以下为《25古人谈读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25《古人谈读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泗县雪枫小学 周某某
【教学目标】
1.认识“耻、矣、岂”三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好、识”。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则短文。
3.能借助注释并联系阅读经验,理解课文大意,从态度和方法上梳理主要信息。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课文中的哪些内容对自己有启发,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了解有关文言文的一些常识,如多通假字、语言凝练等。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则短文。
【教学难点】
借助注释并联系阅读经验,理解课文大意,从态度和方法上梳理主要信息。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查询孔某某《论语》、朱熹、曾国藩资料
【教学过程】
一、名言导入?初识文体
1.积累展示:小古文背诵展示。
2.出示课题, 了解文言文.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古人谈读书》。板书课题。学生自己介绍对文言文的简单认识。(板书:文言文)
二、预习检测?读通课文
1.了解作者及出处
本篇课文由三篇小短文组成,分别是哪些古人谈论了读书呢?
预设:《论语》、朱熹、曾国藩
《论语》是哪个人在谈论读书呢?你能结合你预习时查找的资料说一说吗?注意只说最关键的信息。
生相继介绍介绍《论语》、朱熹、曾国藩资料。
师补充出示三者的资料:《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比较真实地记述了孔某某其弟子的言行,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有二十篇。本文节选的这几句话都是孔子说的。
2.检测朗读
自由读: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先自己读一读,读准字音。
指名读:请三位同学来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看他是否读准了字音,读好了停顿。
随机强化学习生字和多音字
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好读第四声,强调一下“耻”,组组词,因为它是要求识记的生字。
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同“智”,智慧。(在文言文中,有一种特殊的现象,有很多字由和它相同读音或相近读音的字来代替,这样的字叫通假字。)
③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识:记住
有一个成语:博闻强识识的意思也是记住,记忆。能不能说一说博闻强识的意思?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识:见识
在第三则短文中也有这个字,又读什么呢?
对,字的读音要根据字的意思来确定,在这里是见识、见闻的意思。读(shi)
④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集体朗读检测
三、了解大意
1.总结方法
文言文不仅要读通,还要读懂。读懂文言文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借助——注释(板书:借助注释)
文言文作文古人的写作方式,有许多字经过历史的变迁,意思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有注释的借助注释,没有注释怎么办?(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
没有注释的我们可以联系以往的阅读经验大胆推测判断(板书:联系阅读经验)
2.学习第一篇
①默读理解
这三篇小短文都是在谈读书,我们先来看第一篇,请你认真默读,借助注释并运用以往的阅读经验,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孔子给天下读书人带来哪些告诫?
②小组合作,相互帮助,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③集体汇报交流
孔子作为著名的教育家,人称“至圣先师”,他给天下读书人带来哪些告诫呢?
预设一: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 (这是强调的勤学好问)
预设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这是强调的诚实。
预设三: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孔子和朱熹的这些谆谆教诲对你有什么启发?
五、感受特点?尝试背诵
1.发现特点
虽然我们是第一次正式学习文言文,但我们对文言文并不陌生,你结合以前的积累和今天学习了,说说你对文言文的认识吗?
2.尝试背诵
既然古文的语言精炼且深刻,至今为世人学习,那你能不能从这两篇中选择一篇来把它储存在脑海里呢?
选择背诵。背诵展示。
曾国藩又带给我们哪些读书箴言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 25 古人谈读书
文言文
态度 借助注释
方法 阅读经验
?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25古人谈读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