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专业建设规划

本文由用户“goldgrass”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1-11-16 12:41:04 举报文档

以下为《计算机应用专业建设规划》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计算机应用专业建设规划

(2012年—2016年)

专业建设是中职学校的一项教学基本建设,它决定着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与办学特色,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关键。我校计算机应用专业创始于2004年,是为适应我国信息化需要而设立的。为办出特色精品专业,在学校专业发展规划的框架下,根据学校提出的专业发展规划要求,为了进一步推进我校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和建设,特制定计算机应用专业建设的规划。

一、专业概况

计算机应用专业是我校的传统专业,十年的办学历史,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具备了一定水平和规模的师资队伍,累计向社会输送毕业生达千余人,这些毕业生服务于各行各业,在各种岗位上发挥自己的才能。

目前计算机教师共18人,其中“双师”教师的教师比例达到了50%以上;全部为本科以上学历。从年龄结构上看: 30-40岁之间的教师7人,30岁以下教师11人。

计算机应用专业除借助学校现有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室、机房)开展教学外,现有计算机组装实训室2个, 10个计算机实验室,用于学生计算机技能训练。

二、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需求状况分析

生活信息化,信息网络化,电脑家电化,计算机已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一种工具,由此产生了对计算机及相关产品的生产销售、维护管理、操作应用等庞大的职业岗位需求,为本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光明的前景。技术性人才的需求缺口巨大。

由于中、小企业中不可能配置众多计算机应用技术人员,要求毕业生具有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较宽,在实践工作中一专多能。我们专业设置灵活,以适应人才市场的变化。对于计算机应用专业,以及几乎所有企业、公司、事业单位都需要的技术,本专业在立足于专业基础知识教育稳定的前提下,保持专业课程开设的灵活性。

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以大、中、小企业的办公自动化、计算机应用与维护岗位为主,从事计算机办公自动化、数据库的应用与维护、计算机设备维修、网页制作、软件编程、销售等,同时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

三、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

根据本专业的发展状况,进一步明确专业建设指导思想。以“学以致用”、服务地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以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实事求是,以科学调查为依据,以学校已经具备的和潜在的办学条件为基础,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保证质量,突出特色,并把专业建设同学科建设有机的结合起来。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既要培养学生满足实际需要的应用能力和素质,又要强调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要求的能力和素质;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要突出中职特色,突出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加大实践课比例,结合实际问题,探讨和提高理论水平,培养学生适应不断变化的信息化环境与处理新业务的能力和素质。经过5年时间的改革与建设,使各项教学条件达到校级示范性专业的要求,确保计算机专业成为校级特色专业。采取切实措施加强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实现本专业建设的总体目标: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充分体现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特色。

四、专业建设的思路与总体目标

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立足于专业实际,着眼于社会对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长远的需求趋势,正确地确定专业培养方向;探讨以专业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建立科学、适用的专业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为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建立恰当适用的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教育体系,以及相应的教学保障措施。经过几年的努力,到2014年使现有的计算机专业的办学质量明显提高,形成专业基础雄厚,专业特点明显、专业方向设置灵活的办学特色,2016年达到市同类专业的先进水平。

1、本专业办学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培养计算机应用专门人才。

2、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正确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是:培养面向广东地方经济发展特别是珠江三角洲中小企业的IT高技能人才,培养具有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良好职业道德,掌握平面设计、室内设计人才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较强的信息化处理能力和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计算机一线工作的高技能人才。

3、根据培养目标确定办学模式,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

4、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编制教学计划;反映计算机领域的新思想、新理论、新动向。积极探索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实务流程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重视实践教学,加强教材建设,不断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

5、建设一支既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以保证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落实。

6、努力贯彻产学研相结合的方针,加强学校与社会、教学与生产、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内、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以保证实践教学任务的完成。

五 、专业建设的具体目标与措施

(一)教学管理与教学基本文件建设

1、教学文件与管理制度

为突出专业特色,要不断完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专业建设计划、课程建设计划、教材建设计划,人才培养方案等,使得本专业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授课计划等文件齐全,符合学校有关制度规定的要求。要求大纲格式统一、规范,由任课教师讨论编写,教研组把关,教务科审核实施。要求任课教师接到教学任务书后,必须按教学大纲和教学日历编写授课计划,写好教案,授课计划和教案内容充实,结构完整。重视教学过程管理,教学中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内容要求,每学期组织教学检查、随机抽查听课等方式检查教学大纲执行情况。教学大纲的修改,必须经教研组研究讨论、报教务科审核批准后做出适当调整。

2、实践教学环节大纲

完善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大纲。实训大纲的选题、制定、编写结合就业方向,注重实效。实验课先开设相应的验证实验,再过渡到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指导教师认真指导,严格要求,学生能够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实践技能。实训课编制有实训大纲及考核手册。实习课编制有实习大纲(计划)及考核手册,主要在校外稳定的实习基地完成。聘请企事业技术人员为实习指导老师,组织好实习的指导与检查,加强实习期间的管理,做到实习有记录、有汇报。实习单位对学生的能力和表现反映良好。各实践教学环节要按照相应的实践教学大纲执行。

3、教学档案

继续完善完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学期授课计划、教学日历、教案、教研活动记录、考试试卷、学生实训、实习手册等教学文件和资料。鼓励支持教师编写符合中职教育的适合本专业的课程讲义、课程设计指导书、实验指导书、综合实训大纲等,力争在5年内完成计算机应用系列教材的编写,以补充实践教学教材的不足。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确保专业建设目标的实现

教师队伍建设是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关键,是专业建设的重点,必须高度重视,抓好落实。由于今后5年是奠定基础和进行专业发展的时期,我校将集中力量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方面要大力引进相关专业的专任教师,继续聘任名校名师做客座教师;另一方面在保证基本专业课教学的情况下,着力培养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具体规划如下:

1、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经5年时间“双师型”教师达到教师总数的60%以上。主要措施是:从实务部门调入具备教师条件的专家充实教师队伍;安排现有教师到企业进行实习、实践锻炼提高专业实际能力,积累实际经验;加强师德教育,每学期进行一定形式的教育,对新上岗教师进行师德教育的培训;加强教师现代教育理论学习,相互讨论,介绍经验;加强青年教师培养,与老教师切磋交流教学经验。要求中青年专任教师创造条件,在五年之内获取中级以上职称;要求中青年专任教师每年参加顶岗锻炼一次,提高实际业务处理能力。

2、为解决目前的“双师型”师资力量不足的困难,可加大兼职教师的聘用数量。请有实际工作经验,又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的企业工作人员到学校做兼职教师。建立健全外聘教师资料库和客座教授聘用制度。并聘请相关企业的负责人和一线员工来系部举办讲座。

3、选拔培养校级学科带头人3-5名,专业精品课负责人2-3名。

4、为满足扩大招生和专业发展的需要,每年计划增加教师1-2人。采取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教师职称结构,使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达到专业教师总数的40%以上。给现有副高职称的教师创造条件,培养鼓励他们进行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使之尽快成为本专业的学科带头人。

5、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教师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

6、通过明确对学科带头人及其学术梯队科研管理目标和任务,重点培养一批具有稳定学术方向的中青年教师,完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培养的激励与评估机制。引入竞争意识和激励机制,调动教师科研及教学工作的积极性。鼓励教师进修,提高知识水平和学历水平。经5年努力,使教师队伍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达到2--4人。

7. 以专业教研室为单位,课程组为单元,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学团队的整体教学水平。

(三)、实训基地建设发展规划

根据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结合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开展本专业实训条件建设。在实训条件建设中,突出体现本专业的职业性、开放性,建立模拟的职业环境,引进企业真实项目,培养学生的技术服务能力。

1、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重点建设校类实训室,并让学生参与实训室的管理及实训设备的维护,通过让学生教师参与学校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搭建为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而服务的专业平台,提高师生的技术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扩大社会服务的范围,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示范作用。

完善实训基地运行管理制度。实行“开放、合作、竞争”的运行机制,实现对共享院校师生和社会开放。同时,实训基地实现校企合作,对社会承接计算机业务,使生产经营形成一定规模。

推进实施职业技能鉴定。联合计算机企业、公司,制定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质评价标准。拓展计算机服务岗位职业技能鉴定项目,使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达到98%,其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15%。

完成与实训基地配套的管理制度、实训项目开发、实践教学资源、环境等建设。制定实训基地岗位职责、实训基地操作规程与规章制度;建立计算机技术实训平台管理办法,制定技能训练规范与管理流程;健全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机制,完善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

建立符合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丰富实践教学资源,如实践项目、项目案例库、网络教学平台等;编制相关课程实训项目的实践教学标准、考核标准和操作手册,建立实践教学标准和考核评价体系。引进企业文化和管理方式,营造职业化学习、实践、工作环境。

? 2、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新建10个实习实训基地,努力探索规范的基地建设。在企业与学校双赢的前提下,让企业接纳学生实习实训成为选择企业新兴技术力量的优先道路;让学生通过实习实训,在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工厂观念和职业素质方面都受到极大的教育与提高,从而达到实习实训过程成为宣传学校特色人才培养的最好途径。

(四)、资源库建设发展规划

充分利用计算机专业教师在计算机应用方面的优势,加强专业信息化资源的建设,汇集教师的课件、论文、电子教案、教学讲义、校本教程及网络下载整理的学习及教学资料等,建立计算机专业网站,利用网站整合计算机教学资源。

(五)、校企合作规划

校企合作在职业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联系计算机产品***、***、动漫***等校外实习企业,实现校企间的紧密合作。专业教师制度性地下到企业工厂学习、参观、交流,提高专业技能,扩大信息量,指导教学。未来几年,计划将进一步邀请企业高层管理技术人员进校讲学、参与教学探讨。成立由校方、企业、教育专家等方面人员组成的“专业委员会”,指导教学。。

(六)、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建设目标相匹配,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教材。加强教材建设,各门课程尽量使用教育部推荐教材或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和公认学术水平较高的教材;没有统编教材的课程,准备结合我校实际,编写教材、教参和讲义。计划和有关学校合作编写针对性强、有特色的部分专业教材。根据学生的反馈,适时调整教材,增加其适用性、合理性、科学性。由于职业技术教育的特殊性和发展要求,且按照培养目标要求必须加大实践教学内容的比重。因此,主干专业课教材应按照职业教育的特性和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选择教材,并充实教学参考资料和案例教学资料。

(七)、课程建设

1、要按照“就业导向、能力本位、需求目标”构建一套完备的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兼顾专科学历教育知识与职业资格能力。全面落实实践教学课程化,考证课程进计划,考核方式多样化。开发以能力为中心的项目课程体系,首先由学校聘请行业中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专家组成专业委员会,按照岗位群的需要,层层分解,确定从事这一职业所应具备的能力,明确培养目标;然后,再由学校组织相关教学人员,按照教学规律,将相同、相近的各项能力进行总结、归纳,构成教学模块,制定教学大纲,依次施教。注重差异化建设,计算机应用专业应有至少4门课程完全在机房上课,以体现会计信息化的特点。

2.以课程组为单元,制定课程建设计划,分配课程建设任务,联合企业加强重点课程、精品课程和网络课程建设。专业课程体系还需不断调整和完善,特别是一些核心课程和实践课程,切实要适应中职的特色。为了促进专业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要大力开展精品课程、重点课程建设。精品课程建设是中职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环节。为了促进专业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以精品专业和精品课程的建设作为突破口,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再建1-2门精品课程,将计算机应用专业建成特色鲜明的校级精品专业。

4.人才培养方案直接按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来制订,课程内容由岗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来确定,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位置,也是按岗位能力的形成过程来排序;人才培养方案中应更重视专业技术课的教学,在各类课程比例中,专业技术课比例要进一步提高。打破以传统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岗位群所需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保证了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在制定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充分听取本专业资深专家意见,以此确保教学质量和实现预期专业培养目标。

(八)、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

1、***职学生的技能要求,要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统筹“一体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兼顾课堂教学和现场教学“一体”,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统筹考核评价,兼顾学历标准和行业企业要求,完善质量保证体系。要发挥教研室的作用,确实把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作为主要议题。鼓励教师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引导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积极性。开展多媒体课件比赛、教案评比、公开课、相互听课等方式,组织专业教师到企业咨询、到兄弟校校交流,取长补短。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特色课程,设计与职业岗位群相符合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组织专门的教学方法研讨会,引导老师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撰写教学方法方面的理论文章,进行交流,评选出优秀论文加以奖励。

2、课堂教学结合不同内容,采用多种灵活方式,并不断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和教学手段改革。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模块,把课程学习内容联系行业企业实际工作,提出各种问题并形成主题任务,进行任务驱动式教学;将学生置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学习。

(1) 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改革试点中,每门课程的任课教师都要积极认真地实行启发式教学,并结合不同课程的不同情况,积极试行各种形式的讨论式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多、更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活动过程之中。

(2) 推广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社会科学、经济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带有特殊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多向的,发散型的思维方式。通过案例提出有关资料,由学生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手段或实现目标的方法和途径,它可以强制性地要求每一个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对知识综合利用的良好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及提出解决方案,也可检验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

(3提高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利用,推广多媒体教学。突出实务性课程,加强实训室建设和课程网络平台建设,推进教育信息化步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在教学中利用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加大电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使教师能够更有效更方便的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更多、更广、更全面地向学生提供教学资料,更及时地利用网上信息充实教学。鼓励教师使用电子教案,使教学手段现代化,跟上信息时代发展的步伐。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学方法的代表。要积极鼓励教师利用电脑技术,活化教学气氛。

(4)不断探讨考试考核方法改革,在制定和修订教学计划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对考试考核方法进行改革:第一、对基本理论知识的考核,除原有的平时考核、期末笔试外,增加面试的方法,考核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及表达能力。第二、加强课堂教学中应用能力的考核。每一门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课程,都要对此环节进行考核、评分,并按比例记入本课程的总成绩。第三、对基本技能、应用能力设置一系列考核的标准,达标作为准予毕业的要求之一。第四、以突出职业技能培养为特色,实行“双证书”制度,具有多种技能鉴定与考试认证资格。坚持应用型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理论与技能为本位,培养符合中职教育素质要求的应用型人才。将学历教育、职业技能、职业认证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实行“双证书”制度,把教学重心放在培养学生能力之上。完成核心课程试题库建设,每门核心课程需有高质量试题不少于10套。

3、重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课堂上尽量减少使用灌输式教学方法,积极提倡诱导、启发及换位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实质性做到师生的真正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九)、产学研相结合

实行产学研合作,是发展中职教育,为社会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人才的主要途径,是中职校校发展的必由之路。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行产学研合作的具体措施如下:

1、与企业合作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行产学研合作的基本途径是与企业联合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为桥梁,加强与企业、兄弟学校的紧密联系,按照互惠互利的原则,校企相互提供服务,合作办学,逐步形成产学研合作的办学机制。

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任务主要是:(1)参与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及教学质量的评估工作;(2)指导实训课程的教学,有条件的委员可担任实践课程的兼职教师;(3)帮助专业建立教学实习基地;(4)协助青年教师到相关企业实践锻炼;(5)制定校企合作的科研规划并赋予实施。

为了使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更科学、更切合实际,除了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对日常教学工作的指导和监督作用外,每年还要定期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重点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进行专门讨论。并根据指导委员会专家的意见认真修订和改进教学计划。

2、与企业合作建立稳固的实习基地

建立实习基地,是保证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条件。在维护和稳定现有的校企合作单位合作关系、把合作推向纵深的同时,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3、聘请行业设计师兼任本专业的实验和实训指导教师。为了保证计算机应用专业实操、实训和实践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应积极创造条件聘请企业有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设计师担任实训和实践教学的兼职教师,主要兼任平面设计、寅等课程的实训和实习教学任务。

 4、选派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

根据中职校校的特点,为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以保证教学质量。每年要选派 1-2位青年教师到条件较好的企业、进行实践锻炼;鼓励中青年专任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不断更新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和提高专业水平;以提高实操能力和专业水平,克服长期只懂理论,不懂实际的缺陷,而且可以收集教学所需要的案例、实际资料,锻炼、提高理论水平和科研水平。

(十)、提高科研水平,以科研促进教学和专业建设发展

根据学校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的有关政策,积极扶持和帮助教师进行教科研活动,特别是在学术研究上有一定基础的教师,给予他们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学术交流和学术研究。要把科研和教学紧密联系起来,完善科研管理制度,落实科研奖励办法。在近三年内力争申报成功1个市级以上课题,申报并完成1—2个校级课题,人均撰写3篇学术论文。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计算机应用专业建设规划》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