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教师卷】课外文言文训练卷》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课外文言文训练卷
姓名 班级
一、(2021·*_**一代名臣
【主题:忠诚忧国】
自古一代帝王之兴,必有一代名世之臣。宋有仲淹诸贤,无愧乎此。仲某某在制中,遗宰相书,极论天下事,他日为政,尽行其言。诸葛孔明草庐始见昭烈①数语,生平事业备见于是。豪杰自知之审,类如是乎!考其当朝,虽不能久,然“先忧后乐”之志,海内固已信其有弘毅之器②,足任斯责,使究其所欲为,岂让古人哉!
(节选自《宋史》)
【注释】①昭烈,指刘备,刘备谥号昭烈帝。②弘毅之器:坚毅品德和远大志向。
自古一代明君有所作为,一定会有贤明的大臣辅佐他。宋朝有范仲淹这样的大臣,也是如此。范仲淹当初在家守孝期间,给宰相写信,尽情讨论国家大事,后来管理政事,完全实践了他说过的话。三国时,诸葛亮在草庐和刘备说了三分天下的谋略,后来用一生去实现当初的承诺。英雄豪杰了解自身,有自知之明,就是如此啊。范仲淹在朝堂执政,虽然时间不长,但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天下人本来就知道,他具有坚毅品德和远大志向完全能够承担他的责任,可以探究他想知道的,难道比不上古人吗?
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 )
A.一代明世之臣 /而或长烟一空
B.极论天下事 /此乐何某某
C.然“先忧后乐”之志 /然则何时而乐某某
D.尽行其言/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点拨:A.表示数量/全、都;B.极力、尽情/穷尽;C.然而,但是/既然这样; D.他的。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断3处)
海 内 固 已 信 其 有 弘 毅 之 器
海内/固已信/其有/弘毅之器
3.结合两段选文,说说范仲淹为什么被称为“一代名世之臣”。
范仲淹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志向,虽然做官时间不是很长,但他遵守诺言,有能力承担他的责任,所以称他为“一代名世之臣”。
二、(2021·*_**襄子退兵
【主题:仁义美德】
赵简某某,未葬,中牟入齐。已葬五日,襄子起兵攻围之。未合而城自坏者数十丈。襄子击金而退之。军吏谏曰:“君诛中牟某某而城自坏是天助我何故去之?”襄子曰:“吾闻之叔向曰:‘君子不乘人于某某,不迫人于险。’使之治城,城治而后攻之。”中牟闻其义,乃请降。
(节选自《淮南子·道应训》)
赵简某某后还没落葬,中牟的守将就叛变投靠齐国了。赵襄子将父亲简子下葬料理停当后,第五天发兵征伐中牟城,但包围还没完全合拢,中牟城的城墙突然自行倒塌十来丈。赵襄子下令鸣金收兵。军吏们劝谏说:“君王亲率兵马征讨中牟守将的罪行,城墙自行倒塌,这说明老天爷帮助我们去讨伐这些天理难容的罪人,为什么我们要撤退呢?”赵襄子解释道:“我听叔向说过:‘君子不该在自己有利的形势下去欺凌别人,君子也不该在别人处于险境时去逼迫他。’所以让他们将城墙修好后我们方开战进攻吧。”中牟城内的守将听到赵襄子这番如此仁义的话后,便请求投降。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未合而城自坏者数十丈(包围)
B.襄子击金而退之(退兵)
C.不迫人于险(逼迫,胁迫)
D.中牟闻其义(传闻)
点拨:听到。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断3处)
君 诛 中 牟 之 罪 而 城 自 坏 是 天 助 我 何 故 去 之
君诛中牟某某/而城自坏/是天助我/何故去之
3.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中牟为什么不战而归顺襄子?
襄子不乘人之危,在中牟城墙毁坏之际没有乘机进攻,而是主动撤退。这种仁义的美德折服了中牟。
三、田侯从谏如流
【主题:大局意识】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骋思高明;他致力学习从不曾有一点点懈怠,所以他达到的成就很深远。他居住在凤凰山西涧的上面,学者把他称之为“西涧先生”。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稍长,敏于记诵(聪敏)
B.遇如己子(遇到)
C.益刻苦自厉(更加)
D.探道德之旨(探究)
点拨:B.对待。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断3处)
其 立 志 广 大 故 其 游 心 也 高 明 其 用 力 未 尝 少 怠 故 其 所 造 深 远
其立志广大/故其游心也高明/其用力未尝少怠/故其所造深远
3.用自己的话说说胡敬方能有所成就的原因。
①天资聪颖,严于律己;②好学而不懈怠;③志向远大。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教师卷】课外文言文训练卷》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