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 新课标(关键字)答案版

本文由用户“feixuehqy”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3-05-12 15:00:03 举报文档

以下为《day1 新课标(关键字)答案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新课标标红必背

1、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版培养目标是有理想、 有本领、有担当。

2、义务教育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类。以国家课程为主体,奠定共同基础。

3、义务教育课程九年一贯设置,按“六三”学制或“五四”学制安排。

4、小学阶段开设英语,起始年级为三年级;科学在一至九年级开设(初中阶段可选择分科开设物理、化学、生物学)。

5、地方课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划设置,原则上在部分年级开设。

6、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7、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8、语文课程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立课程目标。

9、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集中体现。

10.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

11. 文化自信是指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

12. 语言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初步具有良好语感

13 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主要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

14 .审美创造是指学生通过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语言文字及作品,获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梳理观点、事实与材料及其关系;辨析态度与立场,辨别是非、善恶、美丑,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负责任、有中心、有条理、重证据地表达,培养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

21、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语言材料和语言经验,形成良好语感;通过观察、分析、整理,发现汉字的构字组词特点,掌握语言文字运用规范,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奠定语文基础。

22、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作品,提高审美品位;观察、感受自然与社会,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尝试创作文学作品。

23、语文课程评价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24、课堂教学评价是语文课程过程性评价的主渠道。

25、作业评价是过程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设计是作业评价的关键。

26、阶段性评价是在教学关键节点开展的过程性评价,旨在考察班级整体学习情况和学生阶段性学习质量,是回顾、反思和改进教学的重要依据。

27、短语的结构:并列式、偏正式、主谓式、动宾式、补充式。

28、单句的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29、复句的类型:并列、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

30、常用标点符号: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

31、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day1 新课标(关键字)答案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