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研讨材料(自然灾害风险防范应对)》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研讨材料
各位领导,同志们:
通过今天下午的学习,我对防范和应对自然灾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抗灾救灾工作,多次在重要场合强调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紧迫感”抓好自然灾害防范应对工作。他强调,要不断从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实践中总结经验,落实责任、完善体系、整合资源、统筹力量,提高全民防灾抗灾意识,全面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下面,我结合本次专题学习和我旗涉及重点防灾方面谈谈谈体会。
一、当前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旗在应对自然灾害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但与上级的要求相比,与广大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差距。
一是缺乏专业人才和技术支持。虽然各苏木乡镇均组建了防汛抗旱队伍,但大多数工作由非专业人员承担,缺乏专业素养,特别是面对突如其来的山洪、内涝等自然灾害缺乏应对经验,灾害的预警全凭人为掌握。
二是群众对自然灾害缺乏防范意识。虽然每次恶劣天气气象局都会通过媒体发布预警信息,但受传统思维影响,大多数的农牧民都有一种“听天由命”的思想,防范积极性不高。加上平时对自救知识关注较少,在应对自然灾害方面缺乏有效的防范和应对措施。
三是救灾减灾资金投入不足。各级财政投入偏少,地方每年的防汛抗旱工作均勉强维持,一旦发生较大规模自然灾害补助金将捉襟见肘,如果重点进行补助将会引发群体信访,“撒胡椒面”式的救灾模式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工程设施管理,合理调度水源,及时维修工程设施,密切关注偏远牧区群众饮水情况,发挥好水利工程供水保障作用,确保不出现用水困难。
三是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围绕重点时间节点、重点区域、重点人群,组织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广播、电子屏、短信、微信、微博等多种媒体平台,广泛开展教育培训、隐患曝光、问题整改、经验推广、案例警示等多种形式,不断推进防灾减灾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进景区、进机关,营造浓厚的氛围。广泛开展灾害防范宣传教育,引导社会各界增强防灾自救意识,提高民众避险、自救互救能力。根据灾害特点,做好队伍、物资救援准备;应急救援力量和技术支撑队伍靠前驻防,确保响应快速、组织有效、处置有力。
四是进一步保障应急管理投入。加大争取上级财政转移资金力度,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财政保障能力。建立健全政府、企业、社会相结合的防灾减灾保障资金投入机制,动员社会力量投入。结合实际,建立防灾救灾公益性基金,鼓励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进行捐赠。
通过“硬件”的补强和“软件”的补充,建立灵活的灾害动态反应机制,减少降低灾害损失,激发政府治理智慧,激活群众的集体归属感、参与度、奋发力,从而带动辖区文化、社会、经济、生态的共荣共兴。
以上就是我的发言,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研讨材料(自然灾害风险防范应对)》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