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认识钟表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一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钟表
教材第84、第85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九。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学会看钟表上的整时。
2.使学生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生活习惯。
重点难点
掌握看整时的方法,学会看整时。
教具学具
实物钟,电子表,视频投影,钟表学具等。
教学过程
一 学前准备
每天早晨,你们几时起床?你们自己会看时间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钟表。
(板书:认识钟表)
二 探究新知
1.认识钟面。
出示实物钟。
(1)仔细观察,钟某某都有什么?(长针、短针、数字)
(2)明确:长针是分针,短针是时针。
(3)仔细观察:钟某某都有哪些数字,它们是怎样排列的?(有1~12的数字,它们是按从小到大转圈排列的)
(4)可引导说出长针、短针都是按数字的排序运转的。
2.认识整时。
(1)出示主题图。
①图中都有什么,小女孩儿是几时起床的?(7时)
②你怎样看出来是7时的?(小组讨论)
a.从墙上的挂钟可以看出来。(学生说方法,大致对即可)
老师归纳: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就是7时。
b.从床头柜上的电子表可以看出来。(学生说方法)
老师归纳:原来电子表是这样表示7时的,冒号前边写7,后边写两个0。
(2)出示8时的钟面模型,请学生试认,并试写电子表表示8时的方法。
(3)拨时间。
①小组拨3时,并说方法。
②自己拨6时,互相判断。
(4)归纳认整时的方法。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三 课堂作业新设计
1.练习十九的第1题。
2.练习十九的第3题。
3. 练习十九的第5题。
4.练习十九的第8题。
四 思维训练
1. 教材第85页的内容。
(1)说出时间。
(2)写出时间。
(3)完整地说一说小明在什么时间干什么。
(4)一天中有几个7时?几个8时?……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2. 6时再过几时是12时?3时和9时的钟面哪儿不同?
3.画时针。
/
6:00 12:00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1.略
2. 4:00 10:00 6:00 12:00
3.第一个不对 应改为6:00 第二个对
4. 1 12
思维训练
1.略
2. 6 时针所指的位置不同
3.略
教材习题
练习十九
2.略
4.略
6. 快12时了 8时过一点儿
7.略
板书设计
认 识 整 时
钟面的认识:在钟某某,有12个数字。有两根针,长的是分针,短的是时针。
整时:当分针指向12时,时针指几就是几时。
备课参考
教材与学情分析
教材第84页设计了一幅“母亲叫孩子起床”的情景图,帮助学生认识钟面(分针和时针)和电子表。学生每天都会经历妈妈叫自己起床的过程,一看到这幅图,就会联想到早晨起床的情境。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情境里,会很自然地去认识钟表并感受那时是早晨7时。教材第84页下半部,将钟面与电子表表示时间的方式对照出现,使学生认识整时。教材第85页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举出一天中的六个时刻所做的活动,让学生感受时间与生活的联系,帮助学生认识整时,会读写整时,并使学生初步了解一天钟表上的时针要转两圈。
课堂设计说明
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认识时间。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调查一下自己身边的父母、叔叔、阿姨的上下班时间,然后在课上说一说,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受时间。
在教学第85页内容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说一说每幅图的内容,写出相应的时间;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一天是怎么安排的,与图中的小朋友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合理安排自己每天的生活和学习,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典型课例分析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入新课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写两种表示法。
四、巩固练习
1.投影出示教材第85页的第一幅图,问:在做什么?几点了?你能把这个时刻写出来吗?有几种写法呢?
指名让学生板演。
2.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85页其他几幅图的时刻,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
3.投影展示,全班交流。
4.问:他一天的安排合理吗?和朋友说说自己一天的时间安排。
【设计意图:进行合理安排时间、珍惜时间的教育】
五、全课小结
老师谈话:这节课,我们重新认识了一个朋友——钟表,你都了解了什么呢?讲给同学和老师听一听好吗?你都见过什么样的钟表?
六、布置作业
请你当个设计家,设计一个你最喜欢的钟表,涂上颜色,并在下面写出时间。
新-课 -标-第- 一-网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认识钟表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