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志愿填报中的梯度设置》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志愿填报中的梯度设置
传统的平行志愿填报采用的是“院校+专业”的模式,即考生可以填报若干个平行的院校志愿,在每个院校志愿下再选报若干个专业志愿。
新高考改革后的14 个省市采用的志愿模式有两种,一种是“院校专业组”模式,另一种是“专业+ 院校”模式。无论是哪种模式,其本质都是平行志愿。
·小知识·
“院校专业组”&“专业+院校”
“院校专业组”:由院校根据不同专业(或专业类)的人才培养需要和选考科目要求设置,是志愿填报的基本单位。一所院校可设置一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可包含数量不等的专业(类)。同一“院校专业组”内各专业(类)对考生的选考科目要求相同。一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内一般设6 个专业栏和一个“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
目前采用“院校专业组”模式的新高考省市及各自的志愿数量:XX(24)、XX(24)、XX(30)、江苏(40)、福建(40+20)、湖北(45)、湖南(45)、广东(45)、XX(50+25)。
“专业+ 院校”:以“1 个专业(类)+1 个院校”为1 个志愿,不再设置“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考生填报志愿须符合所填高校招生计划类别和专业(类)的选考科目要求。
目前采用“专业+ 院校”模式的新高考省市及各自的志愿数量:浙江(80)、山东(96)、XX(96)、XX(96)、辽宁(112)。
平行志愿的投档规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次投档”,即依据分数高低将考生进行排序,依序进行投档。在这个规则下,考生填报志愿面临的主要风险是滑档或退档。
滑档:如果考生定位不准,轮到其投档时,他所填报的所有志愿均已满额,即他的分数未能达到院校的调档分数线,导致其档案未能投出,这种情况即称为滑档。
退档:考生的档案投到院校后,也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考生仍可能因为分数较低、专业志愿无法满足、身体或单科成绩条件不符合要求等各种原因而无法被院校录取,档案被退回。
遭遇滑档或退档后,考生的档案都将进入本批次的征集志愿或直接到下一批次的投档环节。有效降低滑档或退档风险的途径是设置合理的志愿填报梯度,即根据预估的院校录取分数,将所填报的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拉开一定的差距,形成“冲”“稳”“保”的层次阶梯。以下就对志愿填报中的梯度设置做解读。
一、志愿梯度解读
志愿梯度包括批次梯度、院校梯度与专业梯度三种。具体说明如下。
1. 批次梯度
批次梯度指的是在打算填报的不同批次之间形成一定的主次关系,并采取不同的填报策略,保证前后的相互衔接。
在具体操作中,关键点在于填报重点即主报批次的确定,主报批次整体要“稳”,次报批次就可以“冲”,可以不服从调剂。
以传统高考模式为例,如把本科第一批作为主报批次的考生,提前批次可以作为次要批次,采取“冲”的策略,不选择服从调剂。这样如果运气好的话,有可能在提前批次捡漏,冲不上去也不影响后面批次的录取。需要注意的是,考生不能因为提前批次不是主填报批次而随意填报,造成高分低录的后果。
分数没有优势的一本线上考生一般需要同步考虑本科第一批次和本科第二批次。如果考生选择本科第一批次为主报批次,则该批次整体上就以“稳”为填报策略,对所选报的院校一定都勾选“服从专业调剂”;如果考生选择本科第二批次为主报批次,则本科第一批次整体上就可以“冲”为填报策略,对所选报的院校可以不勾选“服从专业调剂”,这样如果能冲到自己满意的院校和专业,那就是赚到,冲不到也还有主报批次接住。
2. 院校梯度
院校梯度主要是指在采取平行志愿模式的同一批次中,各个院校志愿前后之间的预估录取分数呈现出由高到低的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点,考生就必须准确定位,占有足够的录取数据和信息,并对新高考的分数走向尽可能地有一个准确的预估。在这个基础上,才能知道自己填报的所有志愿中,哪些是稳的,是自己所有志愿中的“重心”所在,值得自己花最多精力去精选。
至于“专业+ 院校”模式下, 要不要填满最多高达112个的志愿,这个问题同样没有标准答案。如果考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所填报的院校和专业都有了解,填满自然是最好的。
总结:
填志愿有章法无定法。梯度是填志愿的原则,平均梯度值和局部零梯度组合是不同的参考做法。在实际填报志愿时,考生在保证一定梯度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分数层次和个人对院校和专业的偏好来综合权衡考虑并填报志愿即可。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志愿填报中的梯度设置》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