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古代文论终极笔记》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先秦(萌芽和产生)
概说 略
一,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
《易经》:“言有物,言有序”
《诗经》:强调诗歌的美刺作用
《国语》:献诗讽谏说
《左传》:观诗知政说
“诗言志”说
二,儒家文某某
孔子
孟子
荀子
三,道家文某某
老子
庄子
注意:儒家和道家文某某比较
汉魏六朝(发展与成熟)
【【
概说: 嵇康:《声无哀乐论》
一,两汉经学时代文学理论批评
(一)西汉前期
1.西汉前期道家理论:贾谊,刘某某
2西汉前期司马迁的文艺思想
(1)阐明了《离骚》“盖自怨生”的特点
(2)“发愤著书”说
(3)强调“实录”精神
(二)封建正统文艺观(汉代中期儒家文艺思想)
1.《乐某某》的音乐美学思想
(1)音乐的本源在于人心感物
(2)音乐对社会政治有重大反作用
(3)强调音乐中的情感应当是真实的自然流露
2.《毛诗大序》的主要思想
笔记
(三)西汉末年儒家定于一尊:杨某某和班固的文艺理论
1.杨某某:
2.班固:
(四)东汉前期谶纬思想和王某某的真、善、美统一的文学思想
1.王某某
(1)提倡真实,反对虚妄
(2)增善消恶,有补世用
(3)反对复古,题量独创
(五)东汉后期王逸的理论以及文学理论概况
王逸对屈原《楚辞》经学化的评论
二,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批评与玄学的兴起
(一)玄学的兴起与文某某念的变迁
1.文艺的变迁
(1)创作主题的变化
(2)开始重视作家特殊的创作个性
(3)重视文学创作本身特点与规律的研究
2.玄学的兴起
(1)特点:以无为体,以有为用,以自然为体,以名教为用,寄言出意,得意忘言
(2)代表:王粥《周易略例》“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理论
(二)曹某某《典论·论文》与曹植《与杨德祖书》
1.曹某某《典论·论文》文某某为主的主张
笔记
(三)陆某某《文赋》
笔记
(四)南朝文笔之争和永明声律论
1.声律论
2文笔之争
三,刘勰《文心雕龙》
笔记
四,钟某某《诗品》
笔记
唐宋金元(深化与扩展)
概说:
扩展与深化:理论批评的内容深化,批评方法和批评范围得到了拓展,对文学的审美特征研
究有了很大发展,对“韵味”和“意境”做了深入探讨,如皎然,司某某,苏轼,严羽等。
文学批评方式上相比汉魏六朝时期也有了较大发展。唐宋金元时期是中国古代文论承上启下的转
折时期
唐代 对意境问题的探讨(殷某某,王昌龄,皎然,刘禹锡,司某某);白居易“为民请命”; 韩愈“不平则鸣”
宋代 诗话,词论,小说戏剧理论;理论问题争论
一,唐代前期文学理论与“诗境”的提出
(一)唐初反齐梁某某中的两种不同倾向
1.齐梁某某:重视文学的“缘情”本质,讲究艺术形式的华丽,注重运用多样化的表现方法,初步形成了近体诗的格式和雏形。
2..全部否定:李某某,王通,王勃等
3.部分肯定:魏微等
(二)陈子昂,李白和杜甫的诗歌理论
1.陈子昂:“兴寄论” 和 “风骨论”
(1)“兴寄”论:强调作品要有充分的社会内容,同时也是重视诗歌整体审美形象的表现。
(2)“风骨”论:反对齐梁文学描写宫廷艳情诗作,要求文学作品表现政治理想抱负、抒发豪情壮志,有济世安民的广阔社会内容;反对齐梁文学仅再辞藻堆彻、碎用声律这些“小技”上追求纤巧,要求创造鲜明、生动、自然、传神的艺术形象。
2.李白的诗歌理论
(1)肯定并继承和发展风骚传统。
(2)虽然对六朝文学的弊病有所批评,但对其有价值的成就则从不贬斥,而是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3)“清真”的艺术美学理想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结:王夫之、叶燮的诗论,金圣叹的小说理论,李渔的戏曲理论共同形成了文学理论的新高潮,使明末清初成为中国文论史上又一个辉煌时期
五,清代中期的诗文词批评理论
(一)请初诗文理论
南朱北王:
朱某某
重道,宗某某,博学的文学思想
自得说:重视学问的前提下,提倡写不得已的自得之情
王士y浀纳裨纤?/p>
沈德浅的格调说
袁枚的性灵说
翁方纲的肌理说
桐城派的文论
//
近代时期(中西方交汇)
一、刘熙载的《艺概》
笔记
二、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
王国伟的《人间词话》
笔记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古代文论终极笔记》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