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第一课时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
[考试要求]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过滤、蒸馏、萃取、分液、结晶)(b/ c)
1.过滤操作中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2.除去KNO3中的KCl杂质,利用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KCl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的性质。
3.可用CCl4萃取出溴水中的Br2,原理是:CCl4与水互不相溶,且Br2在CCl4
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其在水中的溶解度。
4.蒸馏操作要注意:
①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在蒸馏烧瓶支管某某;
②冷凝水的流向为自下而上;
③沸石的作用是防暴沸。
1.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1)分离依据:混合物的分离是依据混合物中各组分性质的差异进行的。
(2)常见分离方法:常见的混合物分离方法有过滤、结晶、萃取、分液、蒸馏等。
2.过滤
(1)适用范围:两种物质的混合物,一种组分可溶于水,另一种组分难溶于水,可采用加水溶解,然后过滤的方法分离。
(2)过滤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
(3)实验装置:写出下图中仪器名称:
3.结晶
(1)适用范围
若固体混合物中的两种组分都可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有较大差异,可利用溶解、结晶的方法分离。
(2)两种结晶方法
①蒸发结晶:即蒸发溶剂,使溶质析出。如海水“晒盐”。
②降温结晶:先蒸发浓缩,形成较高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再冷却,即有晶体析出。如硝酸钾的结晶提纯法。
(3)蒸发结晶实验装置:写出下图中仪器名称:
1.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过滤时,玻璃棒与三层滤纸的一边接触
B.过滤时,漏斗下端紧贴烧杯内壁
C.制作过滤器时,滤纸边缘应低于漏斗口
D.过滤时,将液体沿玻璃棒注入过滤器, 并使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2.蒸发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使蒸发皿盛满滤液,用小火加热
B.等到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C.待溶液蒸干后,再停止加热
D.将蒸发皿放在XX网上,用酒精灯加热
1.萃取
(1)依据: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两种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
(2)概念: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将物质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中的分离方法。
(3)萃取剂:萃取时,在液态混合物中加入的溶剂。
(4)实例:CCl4和水互不相溶,而且溴在CCl4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CCl4可以把溴从溴水中提取出来,CCl4为萃取剂。
2.分液
(1)概念:将互不相溶的液体分离。
(2)萃取和分液的主要仪器:分液漏斗。
(3)实验装置
[特别提醒]
(1)常用萃取剂有苯和CCl4。
(2)用CCl4萃取溴水中的溴时,上层为水层,下层为CCl4层,而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时,上层为苯层,下层为水层。
1.从碘水中提取碘的实验中,可以用酒精代替CCl4作萃取剂吗?
提示:不可以。尽管碘在水中和酒精中的溶解度有较大差异,但酒精与水互溶,不分层,故不能用酒精作萃取剂。
2.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时,充分振荡后,再如何操作?
提示:充分振荡后,应将分液漏斗放置在铁架台上,静置分层,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1.萃取实验的操作步骤
[记忆口诀]
萃取剂互不溶,溶解程度大不同;
充分振荡再静置,下放上倒记分明。
2.萃取、分液的操作注意事项
操作
目的
振荡过程中要不时旋开活塞放气
防止分液漏斗内部压强过大发生危险
分液时要使分液漏斗的下端管壁紧贴烧杯内壁
防止液体飞溅
待下层液体恰好流尽时及时关闭活塞
防止上层液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溶;碘(I2)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1)下列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是______(填字母)。
A.液溴和四氯化碳 B.乙醇和煤油
C.固体CaCl2和Na2SO4 D.苯和蒸馏水
(2)在乙醇、苯、四氯化碳、NaCl、蒸馏水五种试剂中:
①能把碘单质从碘水中萃取出来的是________,进行分液之后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到纯净的碘单质。
②四氯化碳________(填“能”或“不能”)把碘酒中的碘萃取出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