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总复习资料

本文由用户“萱草黑色柳丁”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1-02-02 14:41:01 举报文档

以下为《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总复习资料》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总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草原

1、《草原》作者老舍,原名舒某某,满族,人民艺术家,主要作品有《骆驼祥子》《龙某某》。

草原迷人的景色主要体现在景色美和人情美。表达了作者对美丽可爱的草原充满向往与喜爱之情。

2、“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是全文的中心句。

3、形容草原辽阔的词语:一碧千里、一望无际、广袤无垠、一马XX

4、描写草原的古诗句: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早低见牛羊。 南北朝《敕勒歌》 民歌

离离原某某,一岁一枯荣。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古诗

2、丁某某

1、《丁某某》作者宗璞。课文整体上先从丁香的样子、颜色、气味等三个方面来描写丁香,又写了丁某某的由来和由丁某某引发的人生感悟。勉励人们在生活中正视问题、乐观地面对人生。

2、“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从“香气直透毫端” 可以看出这里的积雪指的是“丁香”。

3、作者以丁某某象征生活中解不开的愁怨。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人生的问题也是永远解决不完的。我们应该正视这些问题,人生的意义或乐趣不就是在这不断地解决人生问题的过程中产生吗?有了这解不完的结,我们的生活才有乐趣,我们的明天才更灿烂。

4、描写丁香的古诗句:

芭蕉不展丁某某,同向春风各自愁。(李商隐《代赠》)

殷勤解却丁某某,纵放繁枝散诞春。(陆龟蒙《丁香》)

霜树尽空枝,肠断丁某某。(冯某某《醉花间》)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某某《摊破浣溪沙》)

3、古诗词三首

1、《宿德.建江》唐,孟某某,抒发的是对家乡的思念,旅途的孤独、寂寞之情;《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抒发的是对XX美景的无比热爱之情。《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抒发了诗人陶醉于黄沙道的美景之中,并流露出诗人祈盼丰收,对丰收之年的喜悦以及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2、《宿德.建江》借月亮抒发诗人旅途寂寞、孤独之情,《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也写月,抒发了诗人陶醉于黄沙道的美景之中,并流露出喜爱与兴奋。

见(xiàn):同“现”。

3、“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一个“愁”字奠定了全诗的基调。

4、“黑云翻墨”“白雨跳珠”两个比喻,既写出了云、雨的特点,又写出了天气骤变、大雨滂沱的紧张气氛。“卷地风来忽吹散”“忽”字用的巧妙,突出了天气变化之快。

5、“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用“稻花香”“蛙声”带有夏季特征的景物联想到了丰收在望,表达了作者的喜之情。

6、词牌名:西江月、水调歌头、清XX、卜算子

4、花某某

1、《花某某》作者纪伯伦,黎巴嫩诗人。全诗用第一人称来描写身边的事物,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全文以花的口吻,来表达作者的人生态度。

2、花儿明白的哲理,人类尚未完全领悟的有:“渴饮朝露”“向往光明”“不顾影自怜”“不孤芳自赏”,这些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本文借物抒情,表面写花,其实是自己领悟了,而大多数世人都不能感悟。对世人有批评警示的作用。

语文园地一

路牌的拼音都是大写字母,我们用拼音写名字时应该注意:姓和名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如舒某某, 拼音拼写则为“Shu Qingchun”。

第二单元

5、七律?长征

1、《七律?长征》作者毛泽东,全某某“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为总起,向我们展示了红军长征的壮丽画卷:翻越五岭、乌XX,巧渡XX江,强渡大渡河,勇过岷山……

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意思 :岭山脉绵延千里,高大绵亘,在红军看来,也不过是腾跃着的细小的波浪。气势雄伟的乌XX,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在红军眼中,连绵的 “五岭”只是细浪,高大的“乌蒙”只是泥丸,用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艺术化的缩小,这样写表现出这些艰难险阻根本压不垮中国工农红军,充分体现了红军战士大而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中“不怕”是全诗的诗眼,“只等闲”强化重申了不怕。“万水千山”概括了长征途中的种种艰辛,“只等闲”举重若轻,显示了战士们以苦为乐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4、“XX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意思:XX江的水拍打着两岸高耸入云的山崖,给人温暖的感觉。大渡河上的铁索桥只剩下十几根铁链让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暖”字暗示了红军巧渡XX江后的愉悦心情;“寒”字突出了红军战士飞夺XX桥的惊险与悲壮。

5、描写战争的词语:烽火连天、人仰马翻、枪林弹雨、千军万马

6、狼牙山五壮士

1、《狼牙山五壮士》记叙的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故事共分为五个部分: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其中痛击敌人、顶峰歼敌、跳下悬崖三个部分详写,这样安排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全文记叙了五壮士的英雄事迹,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

2、课文第二自然段既有对班里的五位壮士进行概括地描写,又有时对某个人进行聚焦描写。这样描写,既关注了群体,又写了每一位战士,所以给人很全面的感觉,而且很具体。这就叫“有点有面,点面结合”。既顾及全面、体现广度,又突出重点、体现深度。

3、知道的抗日英雄:赵某某、杨XX、赵某某、王某某

7、开国大典

1、《开国大典》一文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有详有略地描写了会前、大典、阅兵、游行四个场面。

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XX举行了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为五星红旗,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

2、描写受阅部队时,课文按照“兵”出场的顺序依次描写,描写过程中注意点面结合,相互映衬,先“点”后“面”, 雄伟壮观。分别介绍“海军”、“炮兵”等各个方队,详写了“战车师”“骑兵师”这是“点”;然后总写这些部队全部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这是“面”。这种点面结合的方法,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整个阅兵式的庄严、隆重,还让我们对各具特色的队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个阅兵过程,既有对受阅部队的正面描写,又有讲述群众反响的侧面烘托,两者结合,写出了当时热烈的场景。

3、形容人多的词语:人山人海、摩肩接踵、人头攒(cuán)动、熙熙攘攘

8、灯光

1、《灯光》写的是作者漫步在天安门广场,由看到的千万盏灯和听到的“多好啊”回忆起一段关于灯光的往事,歌颂了革命先辈为了后代的幸福生活,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崇高精神,说明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2、“灯光”是本文的线索,由天安门的灯光写起,叙述了郝副营长的故事,又回到天安门前的灯光, 与开头相照应。“灯光”里寄托着作者的哀思与愿望。“灯光”的含义是:生活在幸福中的人们,不要忘记浴血奋战的革命先辈,是他们为了现在的幸福生活牺牲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的英雄壮举是永远闪耀在人们心头的“灯光”。

3、“多好啊!”在课文中出现了三次,依次表达的感情是感叹幸福、充满渴望、憧憬未来。由“灯光”的往事让我们感受到郝副营长向往光明、向往美好的生活、不畏牺牲。

4、豫—河南 ;皖—安徽;苏—江苏

第三单元

竹节人

1、老师大步流星走过来,怒气冲冲伸手一拂,“屏风”颓然倒了,一切秘密暴露无遗。“屏风”指的是课本,“秘密”指的是“我”和同桌用课本遮挡玩竹节人。

2、“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用夸张的手法幽默地写出了桌面上的裂缝之大。

3、屏 píng 屏风、屏幕 bXXXXXng 屏息、屏气 丧 sXXXXXng 丧事、丧服 sàng 沮丧、丧失

叉 chXXXXX 钢叉、夜叉 chXXXXX 叉着腿 卡qiXXXXX住

哄 hXXXXXng 哄闹、哄堂大笑 hXXXXXng 哄骗、哄逗 hòng 起哄、一哄而散

4、文章最后写老师在办公室里玩竹节人,看似闲笔,实则是侧面烘托,更显出竹节人的魅力,不仅是学生,连老师也被迷住了。

5、与戏剧有关的词语:生旦净丑、唱念做打、有板有眼、粉墨登场、字正腔圆、余音绕梁

10、宇宙生命之谜

1、《宇宙生命之谜》一文,我了解了科学家探索地球之外的中是否有生命存在的艰难历程,也懂得了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人类一直探索的宇宙之谜。表明了人们对未知领域不懈探求的精神。

2、天体存在生命至少应具备四个条件: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二是必要的水分,三是适当成分

的大气,四是有足够的光和热。

3、列数据是常见的说明方法,它不但能直观地说明问题,而且能形象地表现出事物的特点。如第 7 自然段中“1%”说明火星的干燥,用“96%”说明火星的大气层含氧量之低。文中还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火星与地球进行比较,说明了火星的环境恶劣到了极点。

4、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11、故宫博物院

1、“前朝”紫禁XX心的“三大殿”是和.太殿、中和殿、保和殿。其中和.太殿俗称金銮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举行大典时,皇帝先在中和殿休息,雍正以后,保和殿是举行最高一级考试——殿试的地方。

2、“内廷”主要建筑有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和东六宫、西六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被称为“后三宫”。乾清宫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批阅奏章、接待使节的地方,坤宁宫是皇后宫,也是皇帝结婚的地方。

3、《故宫博物院》“材料一”主要抓住故宫博物院的三个特征来写:①规模宏大②建筑精美③布局统一。

4、合适的故宫博物院游览路线:和.太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5、描写故宫建筑物的词语:富丽堂皇、雕栏玉砌、雕梁画栋、琼楼玉宇、飞阁流丹

6、保护文物的语句:

来自古老的声音,请您珍惜! 保护文化遗产,造福后代子孙。 不要等失去了,才知道珍惜。

第四单元

12、桥

1、 课文题目“桥”既是指一座窄窄的木桥,它是人们面对洪水唯一的逃生通道;更是指老支书用自己的生命为群众架起的希望之桥。课文以“桥”为题,突出了老支书在危难时刻镇定自若、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2、 黎明时分,当洪水袭来时,村里的老支书冒着生命危险,公正无私地指挥一百多号人有序地走过

木桥,最后却和自己的儿子被洪水卷走了。小说写了一位临危不乱、心系群众、先人后己、不徇私情的老支书,同时他还是一位父爱如山的好父亲。

3、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

汉凶得像只豹子。”这句话中从神态、语言、动作三方面刻画人物形象。

4、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这里连用两个短句,突出了雨来势汹汹的特点,渲

染了紧张、危险的环境气氛。

5、 多音字:

①当 dXXXXXng 当时、势不可当 dàng 上当、安步当车

6、、“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这句话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

出洪水在路面上肆意奔流,疯狂肆虐的魔鬼形象。人们在灾难面前慌不择路。

7、 “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面!”这三者之间紧密联系,顺序不能颠倒。“桥窄!”

说明情况危急,是危机处理的前提。“排成一队,不要挤!”是危急情况下的撤离方式。“党员排在

后面!”是撤离时的补充要求。

8、 为什么说老汉“像一座山”?既表现了老汉的威严,与人们在山洪爆发时的慌乱、惊慌失措形成鲜明的对比,又写出了老汉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这座“山”是人们获得生的希望的“靠山”。

9、 课文为什么到最后才交代老汉与小伙子之间的关系?这样安排让人感到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发人深省,达到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老汉的不徇私情,父子二人英勇献身,最后的祭奠增强了故事的悲壮色彩。

13、穷人

1、 《穷人》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他的代表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他被誉为“俄国文学泰斗”,高尔基曾经这样评价他“不认识托尔斯泰者,不可能认识俄罗斯。”

2、 《穷人》一文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以桑娜的心理活动为线索,写了渔夫和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

死后,不顾自己生活困难,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表现了穷人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充满爱心)。同时也揭露了沙俄专制制度下穷人的悲惨生活。

3、 文中省略号的作用:

①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表示数目的递增)

②“不,没有人!天啊,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桑娜沉思着,久久

地坐在床前。(表示桑娜心理活动断断续续、忐忑不安)

③“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表示桑娜内心不安,心中还想着孩子的事,所以说话结结巴巴)

④“还好,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表示意思转折或语意跳跃)

4、 多音字:

强 jiàng 倔强 qiáng 强大、强调 qiXXXXXng 勉强、强迫

5、 渔家的小屋“温暖而舒适”这一环境描写刻画了桑娜勤劳能干的人物形象。文中的环境描写包括

对天气和桑娜、西蒙两家生活境况的描写,表现了穷人的“穷”和生活的艰难。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

桑娜还是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抚养,更显出其善良的本质。可见: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从侧面烘托出人物的美好品质。

6、 有关善良的名言:

善良的心,就是黄金。 ——莎士比亚 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雨果

14、在柏林

1、《在柏林》作者为美国小说家奥莱尔,是一篇微型小说(小小说)文章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讲述了一列从柏林驶出的火车上,一位在战争中失去三个儿子的老兵,在上战场前不得不将自己神志 不清的妻子送去疯人院的事情,说明了侵略战争给被侵略国家人民带来苦难的同时,也给自己的人民造成了无尽的伤痛。不动声色的叙述包含着一股强大的悲愤力量,人们痛恨战争,热爱和平。

2、“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这句话写出了战争的残酷,健壮的男

子大多上了战场或已战死,也为后文战争夺走老兵的三个儿子埋下伏笔,同时也反映了侵略别人的德

国战争中伤亡巨大,预示着德国必然战败。

3、“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是因为老兵的话引起了大家深深的思考,人们被战争的罪恶深

深震撼,悲哀的气氛也表达了人们对战争的愤慨。

4、文章以“在柏林”为题,柏林是德国的首都,以此为背景主要是控诉德国战争狂给别侵略人民带来苦难的同时,也给本国人民造成了无尽的伤痛。

5、这篇文章以小姑娘的两次笑推动情节的发展,设置的悬念到文末才揭示,全文结构紧密、完整,情节一波三折。是微型小说的典范之作。

6、不假(jiXXXXX)思索、柏(bó)林

7、描写战争伤害的词语:

烽火连天、民不聊生、兵荒马乱、白骨露野

8、描写战争的古诗: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戚继光《马上作》

9.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称二战,亦可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以大德意志帝国、大日本帝国、意大

利王国三个法西斯轴心国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是人类历史

上规模最大的世界战争。二战期间侵略我国的是日本,我国将 9 月 3 日确定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语文园地四

《回乡偶书》作者是唐朝诗人贺知章。偶书:随便写的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衰:减少。“鬓毛衰”从头发的稀疏变少,写出了离开家乡很久,已变老。“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

客从何处来。”两句描写了诗人回到家乡遇到儿童的情景,表面是写儿童笑问,实际是写出了自己失落的哀情。

第五单元

15、夏天里的成长

1、《夏天里的成长》按照总分的结构形式,先写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然后写了植物长、动

物长、无生命的事物长等现象,说明人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好好成长的道理。

2、全文的中心句是“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作者通过描写夏天植物、动物乃至不具生命的

山水、铁轨和柏油路等事物都在生长的现象,说明了夏天的确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最后水到渠成,

说明人也一样,要在自己的“夏季”尽量地用力地长。

3、文中有两句谚语:“六月六,看谷秀”和“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其中第二句的意思是处暑的时候,谷子如果不出穗,就没有收成,就会像无用的荒草一样,只能被割掉喂牛。我还知道一句农家谚语: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4、菜畦(qí) 苞蕾(lXXXXXi) 处(chXXXXX)暑 柏(bXXXXXi)油

5、ABB 式的词语:活生生、亮晶晶、绿油油、静悄悄

6、ABAC 式的词语:不热不长、自言自语、再接再厉、十全十美

7、描写夏天的词语:烈日炎炎、骄阳似火、挥汗如雨、汗流浃背

8、描写夏天的诗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高骈《XX夏日》

9、农谚:

立春落雨,一年多雨。 人靠饭养,稻靠肥长。

寸麦不怕尺水,尺麦但怕寸水。 六月不热,五谷不结。

16、盼

1、《盼》一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围绕“盼”这一中心,依次写了(1)走在放学路上盼着变天。(2)

放学回家时天上下了几个雨点儿,盼着出去买酱油。(3)继续寻找借口出门,盼着雨别停。(4)吃过

晚饭,没有机会出门,怕雨下完了明天就没有雨下了,又盼着雨停。课文用第一人称的形式来叙述,

特别适合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2、“路灯照着大雨冲刷过的马路,马路上像铺了一层明晃晃的玻璃;路灯照着路旁的小杨树,小杨

树上像挂满了珍珠玛瑙。可雨点儿要是淋在淡绿色的雨衣上呢,那一定比珍珠玛瑙还好看。”这句话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大雨冲刷过的路面比作明晃晃的玻璃,把小杨树上的雨水比作珍珠玛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后马路的景色,也引发了“我”对雨衣的憧憬,充分体现了一个“盼”字。

3、省略号的作用。

“可是……还差半小时啊。”我嘟囔着。省略号的作用是:用于话语中,表示说话断断续续或话没有说完。

它们在我的头顶和肩膀上起劲地跳跃:滴答,滴答滴答…… 省略号的作用是:用于列举的省略。

萧统在他的《文选序》中说:“老、庄之作,管、孟之流,盖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省略

号的作用是:用于引文的省略。

4、“每天在放学的路上我都这样想: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

气预报总是‘晴’呢?’”这一段心理描写既生动又有趣,非常具有孩子气,反映了儿童天真、可爱

的特点。“我”为了能穿上新雨衣,便日夜盼望下雨,可天偏偏和“我”作对。于是“我”便撒起娇

来,责怪起太阳和天气预报,一副蛮不讲理的样子。让人读来既感觉亲切,又觉得好笑。

5、表示“盼望”的成语:翘首以盼、拭目以待、望眼欲穿、翘首引领、望穿秋水。

第六单元

17、古诗三首

1、《浪淘沙(其一)》作者是唐代诗人刘禹锡。这首诗的前两句“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是实写。通过“九曲、万里、浪淘、风簸、天涯”等词语的组合,展现了黄河雄伟恢宏的气势。后两句中“直上银河”四字显现了诗人逆流而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而“同到牵牛织女家”一句则化实境为仙境,将读者带到了奇异的神话世界。 “如今直上银河上,同到牵牛织女家。”是虚写。

2、《江南春》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他和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江南春》这首诗抓住莺啼、 绿草、红花、水村、山郭、酒旗风、寺、楼台、烟雨等景物写出了江南春天的特点。诗中,描写江XX媚春光的句子是:“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有的人》是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 13 周年写的一首诗。全诗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号召人们做真正有价值的人。题目“有的人”指的是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压迫者和一生为人民、甘愿当人民牛马的人。

2、“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第一个“有的人”指的是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压迫者;第二个“有的人”指的是一生为人民、甘愿当人民牛马的人。

3、读到《有的人》中“情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小草”这样的诗句,我联想到了古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4、“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读了这句诗我想到了鲁迅先生的名言: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5、“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两句诗对比了两种行

为的不同结局,前一句表达了作者的鄙视,后一句表达了作者的赞颂。

6、描写人民公仆的词语:

大公无私、率先垂范、任劳任怨、鞠躬尽瘁、高风亮节、清正廉洁

语文园地八

柳公权、欧阳询、颜真卿、赵孟?并称“楷书四大家”.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1. 在线阅读西游记白话文版
  2. 2020春细菌、病毒总论案例分析(复习资料二)
  3. 《广东电力》论文模板2019版
  4. “传承精华家国情怀”读书季专家推荐书目
  5. 管制经济学复习资料
  6. 管制经济学复习资料
  7. 绿色生态课题教学设计
  8. 绿色生态课题教学设计
  9. 绿色生态课题教学设计
  10. 《母鸡》教学设计
  11. 《窃读记》教学反思
  12. 马原复习资料终极PK版
  13. 《囚绿记》教学设计
  14. 小狮子爱尔莎 教案
  15. 13、白鹅教案
  16.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
  17. 论文写作中的雷区1
  18. ******-******-书荒必入!十大经典言
  19. 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文重点分析复习资料

以上为《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总复习资料》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