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基本要求

本文由用户“装饰品参较”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1-08-03 02:48:15 举报文档

以下为《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基本要求》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要求

2.1 阶段要求 2.1.1 可行性研究阶段: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所规定的内容和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 建设项目区责任范围及其周边环境概况。   2 项目区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现状。   3 生产建设中排放废弃固体物的数量和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及其危害。   4 水土流失防治初选方案。   5 水土保持投资估算。 2.1.2 初步设计阶段:根据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可行性研究阶段)报告书,对各项水土流失防治工程进行初步设计。初步设计阶段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 水土保持初步设计依据。   2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面积。   3 开发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数量预测。   4 水土流失防治工程的初步设计,重点工程应有较详典型设计。   5 水土保持投资概算。   6 实施的保证措施(机构、人员、经费和技术保证等)。 2.1.3 技施设计阶段:主要是按项目水土保持初步设计,进行各项水土保持工程的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2.2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主要内容 2.2.1 方案编制总则:   1 结合开发建设项目的特点阐述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目的和意义。   2 编制依据:   1)法律法规依据。   2)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等。   3)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及报告书。   4)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大纲及审查意见。   5)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委托书(合同)或任务书。   3 采用技术标准: 包括有关水土保持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等。 2.2.2 建设项目地区概况:   1 建设项目名称、位置(应附平面位置图)、建设性质、总投资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 建设规模、防治责任范围、工程布局(应附平面团)。   3 项目区地形、地貌、地质、土壤、地面物质、植被等。   4 项目区及其周边地区气象、水文、河流及泥沙等。   5 项目区及周边地区人口、土地利用、经济发展方向和水平等社会经济状况。   6 项目区发展规划。   7 建设项目施工工艺、采挖及排弃固体废弃物的特点等。   8 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及防治情况。 2.2.3 生产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预测:   1 水土流失预测时段的划分。   2 预测的内容和方法:   1)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的面积。   2)弃土、弃石、弃渣量。   3)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的面积和数量。   4)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面积及流失总量。   5)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   3 预测结果及综合分析。 2.2.4 水土流失防治方案:   1 方案编制的原则和目标。   2 建设项目的防治责任范围(应附图说明)、本方案的设计深度。   3 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及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应附平面布置图)。   4 分区防治措施布局(大型建设项目还***。   5 方案实施进度安排及其工程量(应列表说明)。   6 水土流失监测。 2.2.5 水土保持投资估(概)算及效益分析:   1 水土保持投资估(概)算:   1)编制依据。   2)编制方法。   3)总投资及年度安排(应列表说明)。   2 效益分析。主要分折和预测方案实施后,控制水土流失、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恢复土地生产力、保障建设项目安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和效益。 2.2.6 方案实施的保证措施:   1 组织领导和管理措施。   2 技术保证措施。   3 资金来源及管理使用办法。 2.2.7 附:水土保持方案(含大纲)审查意见。 2.3 基本情况调查 2.3.1 项目调查:主要调查项目名称、性质、生产规模、总投资、主体工程及附属工程状况、初步设计安排、生产年限及建设项目工艺、采挖及排弃特点等内容。 2.3.2 项目区及周边地区调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项目区位置和范围。查阅有关设计资料,结合现场查勘,进行调查。并附平面位置图。   2 自然状况调查。包括地形、气象、水文、植被、地面物质组成等直接影XX土流失的自然因素。项目区范围较大的包括若干不同的类型区(或不同条件的土地)应分区进行调查。   1)地形调查。通过现场查勘和地形图分析,***山地、丘陵、高原、平原、风沙区等)及有代表性的地面坡度、坡长、沟道、河流情况等。   2)气象、水文调查。收集气象站、水文站实测资料,调查区内降水、气温、风力、蒸发以及河道径流、洪水、泥沙等。   3)植被调查。通过查阅当地的植物志、农业区划、林业区划等资料,结合现场样方某某,了解项目区的植被类型、林草生长及覆盖度等。   4)地面物质组成调查。查阅有关地质、土壤资料,了解项目区内不同地貌部位地面组成物质的种类(土壤、裸岩、明某某)和土壤类型、质地、土层厚度等。   5)土地利用调查。包括项目区目前的土地利用状况,今后土地利用的安排等,以预测拟建项目区的水土流失状况,并附图。   3 社会经济调查。包括开发建设单位及其周边地区(包括项目的移民区)的土地利用、人口、劳力、城镇建设和社会经济状况等。   4 水土流失调查。采取重点与一般相结合,以重点为主的方法进行调查。着重了解不同类型土地的径流模数、土壤侵蚀模数。项目区内每一不同类型区至少选一个有代表性的地段或小流域,对上、中、下游,坡面,沟壑进行全面调查,与项目区内面上一般调查情况相验证。 2.4 项目区水土流失预测 2.4.1 水土流失预测的时段划分。根据建设项目所处的不同阶段,可分基本建设和生产运行两个时段进行预测。重点预测方案服务年限以内的情况。 2.4.2 预测的内容和方法:   1 原地貌、土地及植被损坏情况预测。通过查阅开发建设项目的技术资料,利用设计图纸,结合实地查勘,对项目建设期、生产运行期开挖扰动地表、占压土地和损坏林草植被的面积分别进行测算。   2 弃土、弃石、弃渣量的预测。主要包括主体工程、临建工程、附属设施(如交通运输、供水、供电、生活设施等)、取土(石、砂)料场等生产建设过程中的弃土(石、渣)及工业和生活垃圾等方面。通过查阅项目技术资料及现场实测和预测,了解其开挖量、回填量、剥采比、单位产品的弃渣量等,预测各时段的弃土、弃石、弃渣总量。   3 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预测。对因开发建设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的面积、数量进行测算,并附表列出。   4 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预测。调查建设项目对地面层、植被扰动情况,并了解废弃物的结构组成及其堆放位置和形式。分别对水蚀、风蚀进行预测。预测的方法主要有:   1)数学模型法。利用各地水土保持研究所、试验站的观测资料和研究成果,主要是降雨、地形、植被、地面物质组成、管理措施等因子与水土流失的定量关系,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预测。   2)实地测试法。对已建、在建项目,可进行实地测试,有条件的可布设水土流失监测点,进行实地测试。   3)类比预测法。开发建设项目毗邻地区有类似观测、研究成果的,可以通过分析比较,引用相近资料进行预测。   5 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危害的预测。分析预测水土流失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和影响,对项目区及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导致土地沙化、退化的可能性,下游河道泥沙的增加,对下游防洪的影响等方面进行预测。 2.4.3 预测结果的综合分析:   根据以上预测,综合分析论证开发建设项目造成水土流失的情况及其危害的严重性。 2.5 水土保持方案的制定 2.5.1 方案编制原则和目标:方案编制的原则应符合国家对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的总体要求;水土保持方案是项目建设设计的组成部分,并为项目服务;水土保持工程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项目竣工验收时,应当同时验收水土保持工程,并有水行政主管部门参加。   方案的目标应实现本规范总则中提出的水土流失防治要求,根据国家水土保持的总体部署,结合工程实际,提出各阶段防治目标和具体部署。 2.5.2 建设项目的责任范围、设计深度的确定:   1 建设项目防治责任范围。根据“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和本规范总则的要求,确定开发建设项目单位水土流失防治的责任范围。   2 方案编制深度。根据水土保持方案阶段划分的规定,编制的方案或设计应符合其所属阶段的内容和设计深度的要求。 2.5.3 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及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   1 防治分区。开发建设项目地形地貌变化较大,其扰动和破损地面的方式多种多样,应根据建设项目区的地貌类型、建设时序、造成水土流失特点、项目主体工程布局、防治责任区不同等进行分区,根据水土流失防治的轻重缓急,确定防治重点,提出水土保持措施的总体布局。   2 分区防治措施。根据防治分区,确定各区采取的防治措施及其布局。除文字说明外,要有治理措施设计图。大型建设项目,主要防治区的防治措施可另行编制。 2.5.4 方案实施进度安排:伴随项目主体工程建设,同时对水土保持工程进度作出安排,提出各计划年度的具体工作量。 2.5.5 水土流失监测:应提出建设期和生产运行期的水土流失监测项目、监测方法及保障措施。监测项目一般应包括影XX土流失主要因子、水土流失量及其危害变化以及方案实施后效益等方面的监测。 2.6 水土保持投资估(概)算及效益分析 2.6.1 水土保持投资估(概)算:   1 编制依据。方案中采取的各项防治措施大都属于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的范畴,其估(概)算编制原则上应采用水利行业的标准,水利行业没有的标准可参照项目所属行业或地方有关标准进行计算。水利行业的有关规程见条文说明。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投资估(概)算应将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和水土流失监测费列出。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的范围和款额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计缴。监测费根据开发建设项目监测的实际需要计算。   2 编制方法。根据水利工程投资估(概)算编制的有关规定编制。   3 总投资及年度安排。将各项防治措施的投资分类进行汇总,一般分建筑工程、植物措施、临时工程和其他费用四部分,并用表分列,分类汇总。 投资的年度安排依据防治措施的实施进度进行计算。 2.6.2 防治措施效益分析: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效益主要以减轻和控制水土流失为主,通过对治理程度、拦渣量、林草植被覆盖率、土地整治情况的分析,根据调查了解的治理后的减水减沙资料,预测水土流失控制量、减沙量、减轻洪水危害、防止土地沙化及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效益,以及做好水土保持对项目区防洪保安、增加经济收益的作用。 2.1 阶段要求 2.1.1 可行性研究阶段: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所规定的内容和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 建设项目区责任范围及其周边环境概况。   2 项目区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现状。   3 生产建设中排放废弃固体物的数量和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及其危害。   4 水土流失防治初选方案。   5 水土保持投资估算。 2.1.2 初步设计阶段:根据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可行性研究阶段)报告书,对各项水土流失防治工程进行初步设计。初步设计阶段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 水土保持初步设计依据。   2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面积。   3 开发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数量预测。   4 水土流失防治工程的初步设计,重点工程应有较详典型设计。   5 水土保持投资概算。   6 实施的保证措施(机构、人员、经费和技术保证等)。 2.1.3 技施设计阶段:主要是按项目水土保持初步设计,进行各项水土保持工程的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2.2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主要内容 2.2.1 方案编制总则:   1 结合开发建设项目的特点阐述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目的和意义。   2 编制依据:   1)法律法规依据。   2)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等。   3)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及报告书。   4)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大纲及审查意见。   5)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委托书(合同)或任务书。   3 采用技术标准: 包括有关水土保持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等。 2.2.2 建设项目地区概况:   1 建设项目名称、位置(应附平面位置图)、建设性质、总投资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 建设规模、防治责任范围、工程布局(应附平面团)。   3 项目区地形、地貌、地质、土壤、地面物质、植被等。   4 项目区及其周边地区气象、水文、河流及泥沙等。   5 项目区及周边地区人口、土地利用、经济发展方向和水平等社会经济状况。   6 项目区发展规划。   7 建设项目施工工艺、采挖及排弃固体废弃物的特点等。   8 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及防治情况。 2.2.3 生产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预测:   1 水土流失预测时段的划分。   2 预测的内容和方法:   1)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的面积。   2)弃土、弃石、弃渣量。   3)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的面积和数量。   4)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面积及流失总量。   5)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   3 预测结果及综合分析。 2.2.4 水土流失防治方案:   1 方案编制的原则和目标。   2 建设项目的防治责任范围(应附图说明)、本方案的设计深度。   3 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及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应附平面布置图)。   4 分区防治措施布局(大型建设项目还***。   5 方案实施进度安排及其工程量(应列表说明)。   6 水土流失监测。 2.2.5 水土保持投资估(概)算及效益分析:   1 水土保持投资估(概)算:   1)编制依据。   2)编制方法。   3)总投资及年度安排(应列表说明)。   2 效益分析。主要分折和预测方案实施后,控制水土流失、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恢复土地生产力、保障建设项目安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和效益。 2.2.6 方案实施的保证措施:   1 组织领导和管理措施。   2 技术保证措施。   3 资金来源及管理使用办法。 2.2.7 附:水土保持方案(含大纲)审查意见。 2.3 基本情况调查 2.3.1 项目调查:主要调查项目名称、性质、生产规模、总投资、主体工程及附属工程状况、初步设计安排、生产年限及建设项目工艺、采挖及排弃特点等内容。 2.3.2 项目区及周边地区调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项目区位置和范围。查阅有关设计资料,结合现场查勘,进行调查。并附平面位置图。   2 自然状况调查。包括地形、气象、水文、植被、地面物质组成等直接影XX土流失的自然因素。项目区范围较大的包括若干不同的类型区(或不同条件的土地)应分区进行调查。   1)地形调查。通过现场查勘和地形图分析,***山地、丘陵、高原、平原、风沙区等)及有代表性的地面坡度、坡长、沟道、河流情况等。   2)气象、水文调查。收集气象站、水文站实测资料,调查区内降水、气温、风力、蒸发以及河道径流、洪水、泥沙等。   3)植被调查。通过查阅当地的植物志、农业区划、林业区划等资料,结合现场样方某某,了解项目区的植被类型、林草生长及覆盖度等。   4)地面物质组成调查。查阅有关地质、土壤资料,了解项目区内不同地貌部位地面组成物质的种类(土壤、裸岩、明某某)和土壤类型、质地、土层厚度等。   5)土地利用调查。包括项目区目前的土地利用状况,今后土地利用的安排等,以预测拟建项目区的水土流失状况,并附图。   3 社会经济调查。包括开发建设单位及其周边地区(包括项目的移民区)的土地利用、人口、劳力、城镇建设和社会经济状况等。   4 水土流失调查。采取重点与一般相结合,以重点为主的方法进行调查。着重了解不同类型土地的径流模数、土壤侵蚀模数。项目区内每一不同类型区至少选一个有代表性的地段或小流域,对上、中、下游,坡面,沟壑进行全面调查,与项目区内面上一般调查情况相验证。 2.4 项目区水土流失预测 2.4.1 水土流失预测的时段划分。根据建设项目所处的不同阶段,可分基本建设和生产运行两个时段进行预测。重点预测方案服务年限以内的情况。 2.4.2 预测的内容和方法:   1 原地貌、土地及植被损坏情况预测。通过查阅开发建设项目的技术资料,利用设计图纸,结合实地查勘,对项目建设期、生产运行期开挖扰动地表、占压土地和损坏林草植被的面积分别进行测算。   2 弃土、弃石、弃渣量的预测。主要包括主体工程、临建工程、附属设施(如交通运输、供水、供电、生活设施等)、取土(石、砂)料场等生产建设过程中的弃土(石、渣)及工业和生活垃圾等方面。通过查阅项目技术资料及现场实测和预测,了解其开挖量、回填量、剥采比、单位产品的弃渣量等,预测各时段的弃土、弃石、弃渣总量。   3 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预测。对因开发建设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的面积、数量进行测算,并附表列出。   4 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预测。调查建设项目对地面层、植被扰动情况,并了解废弃物的结构组成及其堆放位置和形式。分别对水蚀、风蚀进行预测。预测的方法主要有:   1)数学模型法。利用各地水土保持研究所、试验站的观测资料和研究成果,主要是降雨、地形、植被、地面物质组成、管理措施等因子与水土流失的定量关系,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预测。   2)实地测试法。对已建、在建项目,可进行实地测试,有条件的可布设水土流失监测点,进行实地测试。   3)类比预测法。开发建设项目毗邻地区有类似观测、研究成果的,可以通过分析比较,引用相近资料进行预测。   5 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危害的预测。分析预测水土流失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和影响,对项目区及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导致土地沙化、退化的可能性,下游河道泥沙的增加,对下游防洪的影响等方面进行预测。 2.4.3 预测结果的综合分析:   根据以上预测,综合分析论证开发建设项目造成水土流失的情况及其危害的严重性。 2.5 水土保持方案的制定 2.5.1 方案编制原则和目标:方案编制的原则应符合国家对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的总体要求;水土保持方案是项目建设设计的组成部分,并为项目服务;水土保持工程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项目竣工验收时,应当同时验收水土保持工程,并有水行政主管部门参加。   方案的目标应实现本规范总则中提出的水土流失防治要求,根据国家水土保持的总体部署,结合工程实际,提出各阶段防治目标和具体部署。 2.5.2 建设项目的责任范围、设计深度的确定:   1 建设项目防治责任范围。根据“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和本规范总则的要求,确定开发建设项目单位水土流失防治的责任范围。   2 方案编制深度。根据水土保持方案阶段划分的规定,编制的方案或设计应符合其所属阶段的内容和设计深度的要求。 2.5.3 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及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   1 防治分区。开发建设项目地形地貌变化较大,其扰动和破损地面的方式多种多样,应根据建设项目区的地貌类型、建设时序、造成水土流失特点、项目主体工程布局、防治责任区不同等进行分区,根据水土流失防治的轻重缓急,确定防治重点,提出水土保持措施的总体布局。   2 分区防治措施。根据防治分区,确定各区采取的防治措施及其布局。除文字说明外,要有治理措施设计图。大型建设项目,主要防治区的防治措施可另行编制。 2.5.4 方案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1 水土保持投资估(概)算:   1 编制依据。方案中采取的各项防治措施大都属于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的范畴,其估(概)算编制原则上应采用水利行业的标准,水利行业没有的标准可参照项目所属行业或地方有关标准进行计算。水利行业的有关规程见条文说明。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投资估(概)算应将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和水土流失监测费列出。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的范围和款额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计缴。监测费根据开发建设项目监测的实际需要计算。   2 编制方法。根据水利工程投资估(概)算编制的有关规定编制。   3 总投资及年度安排。将各项防治措施的投资分类进行汇总,一般分建筑工程、植物措施、临时工程和其他费用四部分,并用表分列,分类汇总。 投资的年度安排依据防治措施的实施进度进行计算。 2.6.2 防治措施效益分析: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效益主要以减轻和控制水土流失为主,通过对治理程度、拦渣量、林草植被覆盖率、土地整治情况的分析,根据调查了解的治理后的减水减沙资料,预测水土流失控制量、减沙量、减轻洪水危害、防止土地沙化及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效益,以及做好水土保持对项目区防洪保安、增加经济收益的作用。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1. 培训机构开学方案两案九制汇编
  2. 英语培训中心传染病舆情管控方案
  3. 疑难问题破解方案
  4. 加油站建设项目施工招标公告
  5. 医技楼建设项目评审会发言稿
  6. 在优化营商环境暨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会上的讲话
  7. **_*法
  8. 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水利部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评审细则(试行)》的通知(办水保〔〕47号)
  9.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
  10. 2.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实施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信用监管“两单”制度的通知(办水保〔〕157号) - 无
  11. 设计费用清单
  12. 4.1.1 安全内业标准化工作指引(1)
  13. 切线长定理教学方案
  14. 幼儿游戏活动组织方案
  15. 铁路建设项目质量安全红线管理实施细则

以上为《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基本要求》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