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道教基础知识问答100问(一)》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_*介“掌门人”诈骗1.4亿被判无期
速看最新快讯
道教基础知识问答100问(一)
/
弘道阁
2017-06-19 14:47
小阁将分批次讲述100问知识,望大家持续关注!
/
第一章、道教的历史渊源
道教是根植于华夏大地上土生土长的民族宗教,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教的神仙思想,以及神仙的传祺故事在我国也是家喻户晓。
而如今,我国绝大多数的人对于道教的了解仅限于各类影视作品。然而真正的道教人士对于剧中所描写的道士以及道教形象则愤慨万分。大多剧中将道士的形象刻画成见钱眼开、见利忘义、见色迷性的妖道。目睹中国道教目前满目疮痍,日渐式微的现状,看到影视作品对道教人士的随意歪曲和刻意丑化,我们不能不感到痛心疾首。
/
1、什么是道德?
道,上古称为“造化”。所谓 道,就是造就天地,化生万物的根本。一切有形之物,都是在遵循着道的规则生存、成长、发展、消亡。道虽然无形无象,无音无声,但宇宙间一切的现象都是道的示现。道,可以领悟却无法用言语表达,可以获得却无法接触。《宗玄先生玄纲论》中说:“一切众生,皆含道性。”就是说:一切有情有性的生物,都可以籍着道,进入长生不死之圣域。
《道教义枢道德义》称:“道德一体,而其二义,一而不一,二而不二”。德,也是道的一部分。《宋徽宗御注西升经序》中说:“道之在我之为德。”也就是说,道,在我们身上的体现,就称为“德”。一个人只有德行高尚,才能称得上“有道之士。”因此,道德是不可分割的一体,只有功满德就,才能与道合真。
2、什么是道士?
“道士”之称始于汉代。汉代之前的“道士”称做“方士”,再之前的称做“练某某”(例如大家熟悉的封神榜里有一些修道之人就称自己是‘某某山的练某某’)。道士以‘道’字命名则源于他们修真悟道,穷理尽性,以期得道成仙,长生不死。道士一般是师徒相传。入道后唯道为务,持斋礼拜,奉戒颂经,烧香燃灯,不染尘务。道士又称道人,全真道的男道士又称乾道,女道士又称坤道。旧时,对道士也称呼为黄某某,女道士(民间称为道姑)则称女冠。这是因为道书上说,古时人的衣冠都出自黄帝所定的规制,所以称为黄某某。历代下来已有很大的变异,唯独道士衣冠没有改变。
3、道教的创立及发展?
黄帝问道于广成子,距今已有五千多年。但是,在之前远古时期的一些修道之士,大都是隐居深山密林,栖居洞穴茅庵,饥食柏子山楂,渴饮山泉流水,静心修炼,多则不过三、五人一起相伴,少则一人独来独往,行迹于山水之间,并没有形成具有规模的宗教。至东汉中叶,距今1800多年前,即东汉顺帝(西元126~144年在位)时,老君分身降于蜀都,授予张某某《正一盟威|Y》及《五斗真经》,张某某(张某某)于四川大邑鹤(或作鹄)鸣山创立了“五斗米”教(入道信教的教徒必须交上五斗米),于是形成了颇具规模的道教,这个时候道教才正式诞生了。
4、道教的基本教义是什么?
道教以《道德经》的思想为主要教义,倡导尊道贵德、重生贵和、抱朴守真、清静无为、慈俭不争和性命双修。道教认为,无形无象的“道”生育了天地万物。道散则为气,聚则为神。神仙既是道的化身,又是得道的楷模。故道教徒既信大道,又致力于性命双修得道成仙。
5、道教的基本信仰是什么?
道教以学道、修道、行道为主。道教的基本信仰是“道”,故称道教。尊奉老子一书《道德经》,作为主要经典。
6、道教的戒律有哪些?
道教的戒律很多,如全真初真十戒、中极三百大戒、圆满天仙大戒(以上统称三坛大戒)、太上老君说一百八十戒等,不同的经法也有不同的戒律,如妙林经二十七戒、度人经十二戒、道德经二十七戒等。现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14、道教的主要经典有哪些?
道教最根本经典是老子的《道德经》。其他主要经典则有《南华经》、《阴符经》、《清静经》、《黄某某》、《度人经》、《玉皇经》《三官经》等等。
15、如何加入道教?
加入道教有两种形式:
一是成为正式道士,二是成为道教居士。
成为正式的道士,也有两种情况:一是成为全真派道士,二是成为正一派道士。
二者均需履行拜师手续,但前者必须到道教宫观出家,后者则不需出家。要成为道教居士,只要到道教宫观办理皈依证即可。
作为一个真正想出家修行的道士选择师父很重要。而作为皈依居士,只要到道教宫观随缘拜认个道门师傅,办理皈依证即可,成了居士,就是道家俗家弟子。
16、道教的现状如何?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道教基础知识问答100问(一)》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