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11 彩虹【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11 彩虹
?教学目标
1.认识“虹、座”等12个生字和衣某某1个偏旁,会写“那、着”等7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读好多个分句组成的长句子,注意分句间的停顿,并能试着读出问句的语气。
3.感受儿童纯真的想象世界,体会作者关心家人的美好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读好多个分句组成的长句子,能读出问句的语气。
2.感受儿童纯真的想象世界,体会作者关心家人的美好感情。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1)识字:借助字的特点识记生字。如,本课生字中有9个是形声字,可以引导学生用形声字的识字方法进行识记。又如,“拿”是会意字,合手为拿。还可以通过做动作、组词等方法来识记。
(2)写字:结合“高、兴、成”的书写,引导学生在不同的字中写好笔画“点”。指导“到、那”这两个字的书写,可先用方块代替左、右两个部件,引导学生发现左宽右窄的字形特点,并指导书写。
2.朗读教学
第一,带有“的”字的复杂短语,比如:“你系在门前树上的秋千”“梳头用的那面镜子”。朗读指导时,可以先从较短的短语朗读,读出事物的特点,再逐层展开读,比如:“树上的秋千”——“门前树上的秋千”——“系在门前树上的秋千”——“你系在门前树上的秋千”逐层指导,把词组读正确,读明白。
第二,长句子的朗读指导。
(1)巩固前一课学过的读好长句子的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握好长句子的正确停顿。
(2)在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训练朗读,在反复朗读中加深理解,如“提着它”“走到桥上”“把水洒下来”是三个连续的动作,通过朗读,感知“我”动作的先后顺序。
(3)读好长的问句。本课的长句子还以反问句的形式出现,因此,还应引导学生在读好长句子的基础上读好问句,如,“如果我提着它,走到桥上,把水洒下来,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
3.理解运用
本课首次出现反问形式的长句子,又是由多个分句构成,学生在理解上会产生困难。因此,在教学中要先分别理解分句的内容,了解分句间的关系,抓住句子中连续的动作,体会句子的意思。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还应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积累词语。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虹、座”等12个生字,会写“那、着”等7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图画导入,引出课文
1.出示图画,导入新课。
(1)观看图画。(课件出示:彩虹图)
(2)教师引导,用词语、词组或句子描述彩虹。
(3)交流示例:彩虹、一道彩虹、一道美丽的彩虹、这是一道美丽的彩虹等。
2.学习第1自然段。
(1)引读。
(2)识记生字“座”,平舌音。通过词语搭配“一座房子”“一座桥”,掌握“座”的量词用法。
(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一座美丽的桥”指的是彩虹,让学生体会课文语言的生动,不出现“彩虹”二字同样可以把事物说清楚、说具体。
(4)指导学生读第1自然段。“雨停了”,“了”是轻声;“美丽的桥”,词语连某某。
3.板书课题。
(1)板书:彩虹。
(2)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这里简单引入、提问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朗读,思考问题。(课件播放课文朗读音频)
(1)边听边想:课文讲了几件事情?
(2)教师引导,学生交流。示例:课文讲了三件事,一是“我”在彩虹桥上洒水为爸爸浇田;二是“我”在彩虹桥上拿镜子照着妈妈梳头;三是“我”在彩虹桥上荡秋千让哥哥高兴。
2.自读课文,提出要求。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圈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耐心等。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某某”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或《状元作业本》对应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
课文富有童趣,能够引导学生产生联想。在开始上课时,我利用图片把学生带入情境,拉近了学生与彩虹的距离,使学生有了兴趣,愿意主动探索。所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是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应始终努力去做的事情。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学段的教学重点。对于识记本课生字,我运用了多种方法,调动了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读好长句子是本课的重点。在教学中,我以朗读为主,把长句子分成词语、短语、短句子来读,然后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比赛,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悟,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11 彩虹【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