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学备课教案
科目
化学
备课教师
董某某
授课时间
课时
1课时
课题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教学内容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那些是物理性质,那些是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 (2)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兴趣,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教学难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教学方法
先学后教
教具
是否渗透法制德育
否
渗
透
内
容
板书设计
一、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
(1). 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2). 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体、固体)的变化。
2、化学变化(1).概念: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2).特征:①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②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二、 物质的性质
1.化学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2.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教学内容
二次备课注意事项
教学过程
[引言] 我们知道在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例如,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炎热的夏天食物易腐败、燃料能燃烧、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会慢慢生锈等。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特点,掌握其规律,对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是至关重要的。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板书]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学习目标:(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那些是物理性质,那些是化学性质。一、自学指导1:
学生阅读课本6---8页的第三段并认真观察课本图1—1、1—2、1—3,结合思考题边看书边划下重点词句。
思考题: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2、举例说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二、学生先学(6分钟)
三、后教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下面请大家观察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实验,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列表记录。演示[实验1-1] 水沸腾,有大量水蒸气冒出,玻璃片上有小水滴附着。演示[实验1-2] 首先展示胆矾晶体 蓝色块状固体研碎后成为蓝色粉末[提问] 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 变化过程中只是形状或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像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板书] 一、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 1. 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2. 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体、固体)的变化。演示[实验1—3] 由学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两支试管都形成蓝色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立即生成蓝色沉淀。这里的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铜。这个过程是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作用生成了新的物质氢氧化铜。演示[实验1—4]由学生描述并记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物质的沸点随着大气压强的增大而升高。[板书]3、密度两块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有经验的人只要用手分别“掂量”一下,就可以鉴别出哪是铁,哪是铝。这是由于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它们的质量是不相等的。我们把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演示[实验1—5][讨论与交流]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我们不仅要掌握这些概念,更重要的是要分清哪是物理变化,哪是化学变化,这就需要我们抓住两者的本质区别,多做一些练习。五、课堂练习:课后练习,高效课堂
教学反思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