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教案

本文由用户“xiao260452739”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6 21:42:25 举报文档

以下为《第1课时 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第1单元 长度单位

第1课时 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

【学习内容】:

课本P2-3,例1、2、3

【学习目标】:

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身体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3.认识尺子并知道尺子的作用,能用尺子进行正确地测量物体。(限整厘米)

4.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学习重点、难点】:

认识厘米,并学会用厘米测量。

【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古时候人们是怎样测量物体的长度呢?

学生发挥想象,各抒己见。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熟悉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组织活动,体验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组织学生用身体作标准量同一长度。

1.教师先明确活动的方法。

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汇报。

得出:因为每个人的手不同,所以量的结果不同。因此,有必要用一个统一的长度来测量物体。

三、认识尺子

为了准确、方便地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意测量的方法要正确。

2.学生测量纸条。教师巡视,加强个别指导。

3.交流反馈。教师再次强调测量的正确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

五、巩固深化,实践应用。

1、请学生随意拿出自己的一支铅笔,量一量你的铅笔有多长。量好后同桌交流检查。

2、4人小组合作,每人分别量出3厘米、5厘米、7厘米、10厘米……给大家看。教师个别指导。

3、学生自己选择身边的物品量一量,如一支新铅笔的长,数学本子的长,橡皮的长等。

[设计意图]: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巩固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

【教学反思】

《认识厘米》是在学习了比较物体长短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已有这方面的经验和基础,但对于操作和应用仍有一定的难度。用厘米做单位测量长度是学习测量物体的开始,也是学生初次认识长度单位,学习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厘米长度单位的正确建立,将对学生认识其他长度单位产生积极的影响。在这课时的设计上,我先让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同一长度的过程,引导学生比较测量结果,体会需要采用统一的长度单位,从而揭示课题——认识厘米。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第1课时 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