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11 《 解决问题(2)》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分数乘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备课人:王某某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量关系,学会用线段图分析问题。2、能正确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出分析此类问题的方法。
【教学方法】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相结合。
【学情分析】
在学习分数乘法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加、减法的计算等知识,这些知识的掌握有助于学生对本单元分数乘法的学习。本节课教学设计主要突出以下几方面:重视线段图的作用,因为要引导学生依据题意画线段图,既利于学生确定单位“1”,又便于学生确定比较量及比较量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同时还可以把题中抽象的数量关系形象地表现出来。
重视引导学生发现题中的数量关系。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并结合数量关系式确定解题计划及解题方法,让列式有据可依。在新课结束后,注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把学过的旧知识与本节课的新知识联系起来,总结概括出“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这类问题的共同解法,让解法有规律可循,以便达到连点成线,连线成某某,逐渐建立较完整的知识体系的目的。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复习铺垫,注重迁移。
1.课件出示习题。
/
【设计意图】分析数量关系是解决分数乘法实际问题的关键,在进行解决问题的教学时,应当将分析数量关系作为常规训练,每节课都要进行练习。
2.导入新课。
师:你能求出火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2)]
第二环节:经历过程,探究新知。
1.阅读与理解。
课件出示教科书P14例9。
/
师:读完题目,你从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P14“阅读与理解”中的填空练习。
师追问:“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是什么意思?
【学情预设】把青少年每分钟心跳的次数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5份,婴儿每分钟心跳次数比青少年多这样的4份。
【设计意图】读懂题目是正确解决问题的前提与基础,而在本题当中最关键的句子是“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理解这个分率的意义非常重要。
2.分析与解答。(1)画图分析。
师:能用线段图表示出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吗?
①学生尝试画图,教师巡视,寻找可利用的资源。
②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进行讲解与点评,全班同学帮助修改,课件出示正确的线段图。
/
③在交流中使学生明确画线段图的方法。
题目中有“青少年”和“婴儿”两种量,一般要用两条线段来表示;画线段图时,把单位“1”的量画在上面,比较量画在下面;把单位“1”的量平均分成5份,婴儿心跳次数比青少年多的部分相当于5份中的4份。
【设计意图】分数应用题对一部分学生而言是比较抽象的,借助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比较直观、形象。而画线段图也是一种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途径,要在平时的教学中逐步训练。
(2)交流解题思路。
学生结合线段图,在小组内交流解题思路。
【学情预设】预设1:可以先求出婴儿每分钟比青少年多跳的次数,再求出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
预设2:可以先求出婴儿每分钟心跳次数是青少年的几分之几,再求出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
(3)独立解答。教师巡视,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4)指名板演,全班交流。
组织交流汇报,汇报时让学生说说是根据哪种解题思路进行解答的。
【学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件展示教科书P16“练习三”第5题。
(1)学生读题,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鸭的孵化期比鸡长”。
(2)学生独立画线段图解决问题,指名板演。
(3)全班交流。
【学情预设】部分学生不理解“鸭的孵化期比鸡长”这句话,教师要及时引导。
3.课件展示教科书P16“练习三”第6、7题。
(1)学生读题,同桌交流,理解题意。
(2)鼓励学生尝试不画线段图,按照解决此类问题的思路直接列式计算。
(3)指名汇报,说清楚自己的解题思路。
(4)教师评价,提出建议,注意发现学生的思维误区并及时纠正。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第五环节:作业布置。
第六环节:板书设计。
/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11 《 解决问题(2)》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