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现状及教育帮扶策略

本文由用户“JJ13404145553”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1-09-20 13:56:43 举报文档

以下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现状及教育帮扶策略》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XX东客站帮扶留守儿童的学习现状及教育帮扶策略

XX东所教育9月12日

图片

二十一世纪,我国科技突飞猛进,国民经济风朝云涌。现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务工或经商,留下了众多缺乏父母照管的孩子,形成了“空巢”家庭的“留守一族”

笔者通过大量调查与了解得知:该群体学生存在着感情脆弱、焦虑自闭,或心理抑郁,或沉迷于虚空的网游世界,或自私任性、自律性差、易某某,或亲情缺失、道德失范、悲观消极……由于孩子们最亲近的人长期不在身边,大部分留守儿童形成自闭,不愿与人交流等性格特征。这些孩子放荡不羁、孤僻、缺乏热情和爱心,逆反心理重,这样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由于大批青壮年父母外出务工,他们的子女能跟随父母前往异地接受教育的毕竟是少数,多数外出务工的子女要留在家乡接受教育。这些留守儿童,或生活在由父母一方抚养的单亲家庭里,或过着由祖父母辈、外祖父母辈、亲戚朋友代为抚养的生活,有的甚至让孩子独自留在家中。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这些孩子在教育上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白天在学校有教师照管、辅导。可是一回到家中书包一丢,就像脱疆的野马,放任自由,无拘无束,根本不会温习一下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在学习上缺乏自觉性。如何教育留守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留守学生的现状分析

首先,家庭有效监管的缺失、代理监护人监护不到位,给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习带来负面影响。父母外出务工后,孩子的监护权一般都交给了祖父母辈或亲戚朋友代理。年迈的祖父母辈、外祖父母辈文化程度不高,有很多是文盲,由于和孙辈的生活年代不同,思想意识不同,社会环境、教育环境不同,既没有教育孩子的精力,也没有教育孩子的能力,只能保证孩子吃饱穿暖不受冻。亲戚朋友对孩子的监管如何?这类监护人对孩子的监管教育也是顾虑重重:对孩子管得太多太严,孩子往往会打电话向其父母告状,孩子父母听了一定心疼,这样反而把孩子的父母给得罪了。

其次,缺乏亲情抚慰,导致留守学生的人格塑造、心理健康等出现问题。父母与孩子的情感交流是怎样进行的呢?通过与学生的交谈了解到:大多数孩子的父母要一年以上才回家一次,或者是一个月、几个月联系一次,而父母与孩子的谈话内容也主要集中于学习成绩、身体状况、生活费用,并嘱咐在家要听爷爷奶奶的话,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等。很少问及孩子的心理、思想情况,也很少提及孩子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这反映出家长对孩子的情感关爱是间断的且周期太长,关爱的内容也很难适应情感需求及心理发展,父母不能全面了解子女的心理变化及思想状况。父母关爱的不足,从某种程度上造成了“留守学生”的情感缺失。

二、留守学生的教育帮扶策略

1.加强亲情教育,建立“亲情家庭”。

全国人大代表、**_*马丽说:“我们有两道算术题,一个是‘5+2=0’。就是说5天学校生活加上2天缺乏亲情的周末生活,很可能使教育结果归零;另一个是‘3+2-5=0’,就是说30%的学校教育,加20%的社会教育,如果减去50%的负面的家庭教育,培养效果还是等于零。”由此看来,对留守儿童的亲情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建议父母双方留下一人在家教育孩子。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一个母亲能胜过100个教师,一个父亲能胜过100个校长。”这是国际基础教育界的名言。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极其重要的,父母在外挣钱是为了孩子,那么父母应该为孩子的一切着想,把孩子培养成人、成才,所以经济条件允许的家庭,笔者是极力劝孩子的父母留下一个来教育孩子,给孩子营造一个温暖、和谐的成长环境。

第二,定期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

现在留守孩子家庭大多数是“隔代抚养”,父母都外出务工,由爷爷奶奶抚养;其次是“单亲抚养”,父亲外出务工,母亲在家抚养。他们因受精力、自身文化、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多数留守监护人采用以下三种方法管理教育孩子:一是他们坚信“棍子底下出英才”的传统理念,孩子出现错误时,采取简单粗暴的体罚教育;二是特别溺爱孩子,以孩子为中心,娇生惯养;三是放纵教育,让孩子任其发展。为了引导监护人能正确教育孩子,作为教育孩子主阵地的学校,有必要定期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让他们明白怎样配合学校、老师,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才适合其子女的健康成长。

2.建议成立知心姐姐,知心哥哥结对帮扶。

对留守儿童不但要在生活上给予照顾,更重要的是在心灵上进行沟通。学校老师可牵线搭桥在校读书的大学生和外出打工有业绩的年青人与本校留守孩子结对帮助,这些年青人与留守孩子的年龄悬殊不大,交流没有代沟,容易沟通,以他们的成长历程来影响、教育留守孩子,使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3.建议班主任、学校对留守学生的帮扶。

关心留守学生是教师、学校的天职,对留守学生的关心既要全面又要细致。

第一,班主任要经常和留守学生谈心交心。

班主任要深入到留守学生中间,做他们的挚友,做到“嘴勤、腿勤、心细”,对留守学生要“以心换心”,要求严而处理较宽,慈而不溺爱,宽而有限度。给予他们无私的关爱,排除他们自卑的心理,挖掘和发扬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找回缺失的情感和自信,促使他们健康上进。

班主任老师要凭着积极的情绪、热切的情感、平易近人的态度、笑容可掬的表情,营造和谐、友好的氛围,让留守学生远离苦闷、寂寞忧伤的心境,让他们敞开心扉倾吐自己的想法。

班主任老师要对留守学生的情况、监护人情况、父母外出的去向和联系电话等方面做到知情,并建立留守学生个人档案。班主任要做好留守学生的摸底调查工作,将其在学校各个方面的表现记入档案,及时向监护人或者外出的家长汇报留守学生各个方面的表现。

第二,学校要开通“心连心”电话联系,让外出打工的家长能经常和孩子联系。

总之,农村“留守学生”的教育不仅仅是家庭的问题,学校、社会等各方面都要起到一定的作用。只有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才能为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留守儿童帮扶案例

篇一:留守儿童帮扶的案例

留守儿童是城市竞争化而产生的一个新的弱势群体,因各种原因这个群体已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我的班里也有这样一名留守儿童,他叫小朱,是一名十二岁的男孩。该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较好,四年级时,其父亲外出务工,该生随母亲在家中,在其就读五年级时,他的父母就都出外经商务工,平时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生活,由爷爷奶奶监护,经过我长久细心地观察和分析,发现在这个孩子身上集中出现了以下问题:

1、时不时有厌学的情绪出现。

当该生身体有一点不适时,就让他的奶奶请假,不来学校上学,尤其星期一,他的座位经常是空的。经过多次的家访和与该生谈心,我发现小朱同学的厌学心理成因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上有畏难的心理:首先,该生在学习、生活上对家长有依赖心理,如迟到了一定要爷爷把他送进教室,生病了一定是让爷爷来请假;其次,平时没有亲人检查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养成了他说谎骗家长说作业已完成了,爷爷奶奶均已年迈,除了给予他基本的物质供给之外,很难在精神上鼓励。

(2)懒散的学习心理:该生在学习上有“四怕”:怕用功、怕动脑、怕发言、怕作业,一心想随心所欲地玩。

(3)成绩不理想,有自卑的心理:该生与同学、老师交往时,往往显得不自信,在各种班级活动中常常是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

2、竞争意识淡泊,缺乏良好的集体荣誉感。

在班级、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中,小到一次发言,大到学校组织的活动,都显得没有热情,参与意识淡漠。

3、有孤僻的心理倾向,与同学交往困难。

该生平时沉默寡言,独来独往,偶尔也流露出想和同学们交往的思想,但显得不知所措。

原因分析:

我通过观察、家访、交谈等多种方式接近他和他的家人。我发现他身上的这些心理问题主要来源于三方面的原因:

1、隔代监护出现的溺爱过度,爷爷奶奶对他十分溺爱、大事、小事都迁就该生,不忍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教育,连日常生活小事都不舍得让该生做,甚至连整理书包这些本该孩子做的事都包办了。

2、父母不正确的教育和疼爱方式。

由于该生父母常年在外地务工,在他的生活中缺少父爱和母爱,在外的父母心里觉得内疚,因此对孩子处处补偿、事事迁就,生怕亏待了孩子,特别是在物质上,他们对孩子是有求必应,但和孩子在思想上的沟通却是极少的,对学习更是不闻不问。

3、自卑使他的性格发生了变化。

小时候的他,性格开朗而又活泼,自父母外出后,他的成绩一直不太理想,平时很少和老师、同学交流,表扬更是远离了他,这些使他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

内心深处的自卑感使他害怕竞争、害怕失败,宁可逃避一切竞争,将自己包裹起来,并远离集体。

具体做法:

一、倾注爱心

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尊重每一位学生,“以人为本”,是对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要求。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男孩子一般不太愿意主动寻求帮助,当情绪问题不能够自我排解时就会积压产生心理问题,假如说缺乏自信、焦虑自闭、或者悲观消极。如果老师不能及时地进行一些心理上的辅导,对个人的成长是百害而无一利。

1、让“爱”流露。对于小朱这样习惯比较差的学生,我发觉对他进行全班的批评好像没什么大的作用,相反和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倒是非常有用的。“动之于某某,晓之于某某”,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养成良好的习惯。让他感觉到教师对他的爱,作为教师还要给小朱这样的孩子多一些关注,常摸摸他的头,拍拍他的肩,找他聊聊天,都会让他感到自己在教师心目中的位置的。在上课时可以经常提问,可以使他集中注意力;可以促使他思考问题;他也不会以不注意听讲或搞小动作来吸引教师的注意。班级学习园地也出现了他满意的作品,他受到鼓舞,学习变得劲头十足。

其次,在平时的生活上,我更多地去充当一个母亲的角色在一些细节上给予他更多的爱护和帮助,比如换季的时候提醒他注意冷暖,及时添减衣服,早上没吃饭我会给他钱某某等等,我这样做是想消除他和我的距离感,会听老师的话。最后我发动全班同学帮助他,让他在学习、生活等方面更有自信。

2、捕捉亮点培养他的学习兴趣,提高他的自信心。根据他的年龄特点,通过形象的事物,有意的关注,适当的表扬来提高他的兴趣。根据他爱好体育的特点,我给他讲了优秀运动员刘某某的事迹。并向他提出问提:①、刘某某是怎样拿到奥运会冠军的?②、他成功的关键是什么?③、你该向他学习什么?④、你是怎样对待自己的学习的?通过这些问题激励他学好文化课的决心。

二、家校沟通从监护人和家长入手,使他们能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孩子习惯的养成,学校和家庭联系是必不可少的。小朱不良习惯的形成和家庭的教育密切相关,所以我和家长取得联系,和家长一起分析孩子不良习惯形成原因,让家长知道在家应该督促指导孩子怎样做,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及时与家长沟通是整个习惯养成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我给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正确对待孩子的错误,该批评时要批评,要让孩子习惯接受批评,习惯认识错误,并使孩子形成有错就改的良好习惯。

2、教给孩子正确对待困难的态度,当孩子面对困难时应该教会他如何解决,而不是替孩子去解决困难。

3、使孩子形成良好的抗挫能力,如当孩子生病时,可该鼓励他战胜疾病,让他接受这一最好的挫折教育。

4、还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地,不要让孩子远离集体,要让他到小伙伴中去,和他们一起融入集体。

5、父母的教育关心要得法,要尽可能多回家来看望孩子或者经常打电话给孩子,多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并对孩子取得的每一点微小进步及时肯定,这样能让孩子感到父母在千里之外的关心和呵护。

三、检查督促

首先,针对经常漏做、不做作业或忘带作业等现象给予方法指导,让他自备一个作业记录本,记下各科作业。然后是每天早晨由我亲自检查作业完成情况,对于不会做的给予耐心指导。最后我为他准备了一个档案袋,把作业装在袋子中。

帮扶效果:

进步明显。现在小朱能按时上学,能坚持完成作业,上课发言也积极了,成绩提高幅度较大,这段时间没有撒谎现象,值日认真负责。现在还当上了我们班的班长。

经验总结:

小朱的事例,让我觉得小学生习惯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个学生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因此老师必须弄清楚学生的具体情况,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像对待小朱这样,要让他懂得我为什么要这么做的道理,从理想上加以认同,只有明白了道理,才能使学生自觉地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去做,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争取家庭的配合。

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在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反复现象,因此平时的督促就显得更为重要,要通过经常性的督促检查,使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养成自觉的习惯。小朱从一个习惯比较差的学生转化为一个习惯比较好的学生,其中关爱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在培养人才,在创造人才的时候,一定要释放自己伟大的爱。“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用爱唤起爱,用爱催生爱,爱的奉献,方能出现爱的奇迹。

篇二:留守儿童帮扶的案例

一、产生背景

由于“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特殊的环境中,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久而久之,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留守儿童”自幼离开父母,缺乏亲情的关爱,往往易产生焦虑、悲观、不信任等一系列的消极情绪;在性格方面较为突出的是柔弱内向、自卑孤僻;学习方面因缺乏家庭的辅导,导致困难重重;行为方面缺乏父母的管教,在监护人不敢管也管不了的情况下,“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引起行为上的偏差,严重者甚至误入歧途走上犯罪的道路。“留守儿童”问题已不是单纯的教育问题,而是已经发展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他们给老师,家长,社会提出了许许多多的难题。

二、案例描述

小陈,从小活泼可爱,乖巧伶俐。可在她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外出打工了。从此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成了一名留守儿童。当我初次见到她时,我看到她睁着大大的眼睛,眼睛里满是忧郁。通过观察,我发现她课堂上几乎不发言,经常走神;课外也很少说话,不喜欢交朋友。即使老师问她问题,她也只是点头或摇头,要不就是简短的几个字。

孩子内心是一种怎样的痛啊!如何开启孩子的心灵之门,还原一个健康快乐的她,成了我困扰于心的一个难题。

三、主要做法

(一)开启心扉吐露心声

孩子的心是最脆弱的,何况是遭受家庭变故后的孩子。她们自我封闭,排外,孤独,忧郁。郁结在心的情感,太久了,必定要发泄,否则,对身心都是极大的摧残。可她们是那么敏感,不愿意提及自己的家庭,不愿意在这方面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我也考虑通过家访的途径和孩子进行沟通,但又觉得冒昧造访说不定会适得其反,对孩子造成更大的伤害。

我在活动课中重视这个孩子,让她多参加一些活动,在活动中通过和她一起玩,交流,让他树立信心。能坦诚的告诉老师心里话。并让班其他孩子一起和他玩,在我的动员下,同学们都愿意和她一起玩,一起游戏。通过在活动中,我了解了这个孩子的想法,使她变得活跃了。重而树立了信心,对生活充满了热情。

(二)有的放矢增强信心

为了让小陈尽快从阴影中走出来,我在课堂上特别留意她,我故意提比较简单对她来说比较有把握的问题,点她起来回答,然后及时给予赞扬。经过几次后,她犹豫很久的小手终于举了起来,那一刻,我看到了她脸上的红晕像绽放的花儿般灿烂,美丽!课外,我有意识的让她帮老师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让她感受到老师对她的信赖与喜爱。渐渐的,她的笑容多了,课堂上变的专注了,发言积极了,和同学的交往密切了……期末考试,她的成绩直线上升,一跃而名列班级前矛!

(三)加强练习促进沟通

留守儿童的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更是社会,家庭的责任。毕竟紧靠老师的力量太过于单薄。我成立的留守学生档案,掌握了各个家长的联系方式,通过电话,短信及时向家长反映孩子的情况,然后要求家长每周给孩子写封信,和孩子通一次电话。让孩子及时回信,汇报自己的生活学习情况。一来二往,是啊,沟通如丝丝春雨,滋润孩子心田,如徐徐春风,化解心中疙瘩!

四、成效及反响

老师的关爱加上自己不懈的努力,如今的她勤奋上进,自强不息;热心助人,知孝行善。她不仅是同学的好朋友,老师得力的小帮手。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下一代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留守儿童虽然各有自己的个性,但存在的问题有许多共性。我想,只要我们多点爱心,多点耐心,多点恒心,为留守儿童共同架起一座呵护的桥梁,她们将会演绎更过精彩!

篇三:留守儿童帮扶的案例

一、学生情况介绍

基本资料:小杨,女,12岁,六(2)班学生;

背景资料:家庭组成成员:爸爸、妈妈、奶奶;

家庭教育状况:爸爸、妈妈外出务工,她自小跟奶奶一起生活。奶奶对其百般疼爱、百依百顺,对她的要求从来不说半个不字。

个性特征:小杨聪明、活泼,但自信心差,性格执拗,容易动怒。上课不太听讲,要么去招惹别人,要么自己做小动作,很少参与课堂的任何活动。与同学的关系很差,大部分都不愿意跟她玩,她也不愿意参加班级活动。

二、原因分析

1.奶奶的无原则溺爱。她的奶奶一味的溺爱、娇宠、迁就孩子,导致她任性、蛮横、不讲道理。

2.父爱、母爱的缺失。杨程程的爸爸、妈妈为了生活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离开她,到大城市打工赚钱,童年的生活少了父母的陪伴与关爱,让她的心理十分自卑,缺乏自信。

3、小杨的奶奶很少让她与同龄的小朋友玩,让她成了一个缺少交往体验、惟我独尊的小皇帝。小学六年来,她在同学的交往中常常遭到了同伴的排斥,由于不好的行为表现也会遭到老师的批评,从而加剧了她的易暴易怒情绪。

三、具体教育措施

1.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怀和爱护。我主动和她亲近,和她做朋友。对她的情绪表示理解。当她调皮时,不直接批评,调查清楚,搞明白是什么原因,然后和她讲道理,让她慢慢的平静下来再探讨原因。

2.努力改变家长的教育方法。我和小杨的家长联系,告诉她的奶奶一味的娇纵孩子,已经造成不良后果,要对她的无理要求说“不”,当她犯了错误要注意方法,及时批评教育;让她的爸爸、妈妈通过电话经常和她联系,关心她的学习、生活,让她感受到自己和其她小朋友一样拥有父母的关爱。

3.教给她一些正确表达内心情感的方法。通过适当的提示帮助她回想生气的原因。请她大胆的说说自己的内心感受。带动班上学生给她找优点、和她做朋友。

4.在集体生活中,多鼓励她与其她同学交流和玩耍,多些机会让她参与集体活动,感受集体生活的快乐!

四、取得的成效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努力,小杨已经有些进步,易怒现象少了,学会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了,人际关系好了在班里找到了一些很棒的同学做朋友,上课有时也能举手发言了,在同学心中的地位也有所提高,自信心也强了,参加活动的主动性也高了。希望她有更大进步,明天更美好。

五、存在的问题

1、还需要进一步同学生交流取得她的信任,同她建立亲密的朋友关系,经常同她交流。

2、还需经常同家长取得联系,同家长随时交流孩子的相关情况。

关爱留守儿童总结

一开始对”留守儿童”这词有些陌生,只听说过,不知道具体代表什么,而通过学校跟留守儿童结对这样的活动逐渐了解起来。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经商,大批未成年人留在户籍所在地而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因而由祖父母、外祖父母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的自我介绍,设计团队名称,用于展示。 2. 尽可能全面地展示讨论结果,时长控制在 5 分钟以内。 3. 全员参与组内讨论,积极发表观点。 家庭情况评估的常用方法——家庭结构图 (1)家庭结构图的概念 家庭结构图是用图形方式来表示家庭的结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家庭的一些 重要事件等,它帮助社会工作者迅速、形象地了解和掌握受助家庭成员的结构、成 员关系以及其他一些家庭情况。 (2)家庭结构图的功能: 1、分析案主生活的历史以及各种社会关系和重大历史事件 2、勾画家庭成员的社会心理特质 3、了解家庭的互动模式 4、与案主分享对家庭环境的认识 (3)家庭结构图的表示 口表示男性 0表示女性 ——表示婚姻关系 ≠表示离婚关系 —/—表示分居关系………表示同居关系 (4)家庭结构图的绘制原则 ①长辈在上,晚辈在下; ②同辈关系中,年长的在左,年幼的在右; ③夫妻关系中,男的在左,女的在右。 注意:在家庭结构图中,可以用一些简单的符号来记录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如:出 生 、死亡、结婚、离婚、分居、毕业、失业、退学、住院、搬家、工作变动、意外 事故等,并在家庭结构图的下方记录这些信息的来源和日期。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1.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问题调查研究(王某某)
  2. 10月第二周安全教育主题
  3. 小学健康讲座
  4. 亲子格言64句
  5. 如果说孩子是小苗教案
  6. 守望教坛,痴心无悔征文
  7. 教师学期工作总结
  8. 做父母的是一场修行讲座听后感
  9. 一四班第二学期期末家长会发言稿
  10. 家长会发言稿
  11. 观《银河补习班》有感
  12. 教育专著读书笔记
  13. 《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读后感
  14. 亲子教育微信公开课模版1:心理营养(1)
  15.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16. 《周国平论教育:守护人性》心得感悟
  17.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案
  18.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的调查报告
  19. 个人期末总结

以上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现状及教育帮扶策略》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