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
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十个要义)
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根本保证)
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历史依据)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本原则)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核心理念)
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宗旨要求)
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深刻革命,(战略路径)
坚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系统观念)
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制度保障)
坚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社会力量)
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全球倡议)
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顺应人类文明进程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历史地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古今中外,这方面的事例众多。
/
我国历史上的惨痛教训
/
破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短板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党日益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同时,生态文明建设仍然是一个明显短板,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各类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呈高发态势,成为国土之伤、民生之痛。如果不抓紧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必将付出极其沉重的代价。
“三个高峰”同时到来(2006):
一是环境污染最为严重的时期已经到来,未来15年将持续存在。
二是突发性环境事件进入高发时期特别是污染严重时期与生产事故高发时期看加,环境风险不断增大,国家环境安全受到挑战。
三是群体性环境事件呈迅速上升趋势,污染问题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导火索”。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出现了稳中向好趋势,但成效并不稳固,稍有松懈就有可能出现反复。
我国环境容量有限,生态系统脆弱,污染重、损失大、风险高的生态环境状况尚未根本扭转,加之独特的地理环境加剧了地区间的不平衡。
北方秋冬季重污染天气时有发生
一些河流、湖泊、海域污染问题依然存在
土壤环境风险管控压力仍然较大,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倾倒问题突出;
局部区域生态退化问题比较严重,生物多样性下降的总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开发建设活动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与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密切相关。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交通运输以公路为主,污染物新增量仍处于高位,生态环境压力巨大。
另一方面,与工作落实不够到位有关。一些地方在绿色发展方面认识不深、能力不强、行动不实,重发展轻保护的现象依然存在
GEEP是在国内经济生产总值(GDP)的基础上,扣减人类经济生产活动的生态环境成本,加上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的生态福祉。
也取决于自然原因
胡焕庸线既是大自然的选择,更是大自然的馈赠。
中国的生态脆弱区大都处于“胡焕庸线“以西,例如青藏高原、北方风沙区,构成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
在“胡焕庸线”以东、长江以北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任务异常艰巨,尤以河北、山西为重:
在“胡焕庸线”以东、长江以南地区 (包括福建、江西、贵州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
改革完善生态环境监管考核体制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必须采取一些硬措施,真抓实干才能见效。
健全落地见效的生态环境监管考核体制
监管考核措施:
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
构建国土空间全方位开发保护制度体系。
建立政府、社会、企业公众参与的治理体系。
党的十九大
对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作出新部署,进一步理顺环保管理体制,使监管“一杆子插到底”。
党的二十大
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深入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各地在建立多场所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河湖长制、林某某、环境专项监督长制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