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比喻句与语言积累的教学设想》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比喻句与语言积累的教学设想
修辞方法教学,在三年级教学中,会逐步渗透。
而修辞法的辨识与运用,成为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
就今日的比喻修辞教学看,怎样教效果最好?
先看书上的一则材料:
护士笑了,就像含苞欲放的红玫瑰。
学生先读句子。我问,这个比喻句是把什么比喻成什么?
学生能回答出,把护士比喻成玫瑰。
我强调,要构成比喻修辞,需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个是本体和喻某某之间要有相似点,神似或形似;第二,本体和喻某某不能是同一类事物。
但如果光这样讲,太抽象了。对于一个三年级的学生,什么本体、喻某某,什么叫神似、形似,只会把他们弄得晕乎乎的。
与其往深里钻,不如浅显一点,接近他们的学习实际一点。这就需要提供大量的带有比喻修辞的语料,通过丰富的材料积累,学生形成了感性认识,初步具有什么是比喻句的经验,在此之上,才能更好地把握。
书上提供了练习,要学生填写,如下两种情况:
出示前半部——弯弯的月亮,就像 。
前后皆省略: ,就像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回答出与时间有关。那他们是怎么判断的呢,就要从诗句本身去寻找答案。第一条,有些抽象,白了少年头,怎样才会白少年头,当然是时光的雕刻,岁月的浸染。第二三句相对明显,有“寸光阴”、“岁月如梭”等词。
语言的积累在于运用,不运用的语言是无价值的,只是一堆死材料,徒占去记忆的空间。
那学生怎样才算会用呢?我主张依然要创设情境。
我说,我们班有的同学每天都“游手好闲”,不思进取,同学们,你们用我们学过的古诗句来劝劝他们“回头是岸”吧。
学生一听,都想来劝劝别人,激起了雀跃之心,他们就会更加主动的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要对应的表达。三句意思较为雷同,因此选哪一条都不会有太大毛病。
有的就选第一条,说,某某同学,别再贪玩了,“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啊!其语气之恳切,触动人心呐。
其余的几则亦贯彻此教学原则。
创设情境,激发运用,让语言活起来!
这是不是就是语文生活化呢?把语言的魅力置于日常地生活之中,语言它的生命力反而会更强,更旺盛!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比喻句与语言积累的教学设想》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