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00地形图测绘项目技术设计书

本文由用户“AYODA”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3-01-03 11:08:25 举报文档

以下为《1:1000地形图测绘项目技术设计书》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xxx1:500 1:1000数字地形测量

项目技术设计书

目 录

1 概述 1

1.1 任务来源 1

1.2 项目主要任务及工作量 1

1.3 作业区范围及行政隶属 1

1.4 任务完成期限 2

2 测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 2

2.1 测区自然地理概况 2

2.2 测区已有资料及分析利用 3

3 引用文件 4

4 成果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 5

4.1 测绘基准 5

4.2 地形图技术指标 5

4.3 成图的基本要求 6

5 作业流程与技术路线 6

5.1 作业流程 6

5.2 技术路线 7

6 像片控制测量 8

6.1 像片控制点布设 8

6.2 像片控制点判刺 9

6.3 像片控制点联测和计算 10

7 空三加密 10

7.1 内定向 10

7.2 相对定向 10

7.3 绝对定向 10

7.4 模型连接较差 11

7.5 计算和成果整理 11

7.6 加密接边 11

8 地形图数据采集 11

8.1 数据采集范围 11

8.2 数据采集内容及要求 11

9 航测法外业调绘 13

9.1 外业调绘的主要任务 13

9.2 外业调绘的要求 13

9.3 高程测量的方法 14

9.4 地物补测的方法 15

10 地形图的表示内容 15

10.1 测量控制点 15

10.2 水系 15

10.3 居民地及设施 16

10.4 交通 18

10.5 管线 19

10.6 境界与政区 20

10.7 地貌 20

10.8 植被与土质 20

10.9 注记 21

11 内业数字化编辑 21

11.1 一般要求 21

11.2 编辑原则 22

11.3 编辑具体要求 22

11.4 数据接边 24

11.5 图外整饰要求 24

11.6 元数据整理 25

12 质量控制 26

12.1 质量管理流程 26

12.2 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 26

12.3 质量检查的方法 26

12.4 数据质量检查 27

13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 28

xxx1:500 1:1000数字地形测量

项目技术设计书

概述

任务来源

为满足xxx城市建设和城乡总体规划的需要, 全面加快“乐居XX”建设的步伐,向社会各方面提供现势、详尽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xxx规划局决定对xxx全市范围实施大比例尺全数字航空摄影测量项目。由于项目服务面广,工程量大,技术要求高,科技手段先进,为保证项目承担单位的资信,xxx规划局通过招投标形式确定了**_*A标段)、*_**(B标段)、**_*C标段)、**_*D标段)、*_**E标段) 5家单位承担本项目工程实施。

为规范作业,统一技术要求,保证测绘产品质量符合相应的技术标准,根据国家有关技术规范并结合测区特点编制本技术设计书。

项目主要任务及工作量

(1) 约56.9平方公里松陵XX区1:500数字线划图(DLG)建库数据生产。

(2) 约1124.1平方公里xxx1:1000数字线划图(DLG)建库数据生产。

作业区范围及行政隶属

(1)作业区范围

作业区范围见图1。



图1: 航空摄影测量范围图

(2)测区行政隶属

测区行政隶属于**_*,下辖松陵镇、同里镇、汾湖镇、平望镇、盛某某、七都镇、震泽镇、XX镇等8个镇。

任务完成期限

按照本项目招标文件的要求,计划在 2012年10月15日前完成所有工作。

测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

测区自然地理概况

(1)测区地理位置

xxx位于XX省东南部,地理位置在北纬30°45′36″~31°13′41″、东经120°21′04″~120°53′59″之间。xxx东接*_**,南连**_*,西临XX,北靠*_**区,东南与XX省XX县毗邻,东北和XX市接壤,西南与**_*交界,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誉。

(2)地理概况及地形特征

xxx总面积为1181平方公里(不包括所辖XX水面)。全境无山,地势低平,自西南向东北缓慢倾斜,南北高差2.0米左右。田面高程一般3.2-4.0米,最高某某5.5米,极低处0米附近。境内河道纵横,湖荡棋布。

(3)测区交通

XX东临XX、西濒XX、南接XX、北依XX。市人民政府所在地松陵镇。四通八达的水陆空交通把XX与XX、XX、XX等大城市联成一体。

公路方面:沪苏浙高速公路、318国道(XX-XX-浙江-西藏)东西横穿XX全境。苏嘉杭高速公路、227省道(XX-XX)南北纵贯XX全境。

航空方面:XX至XX虹桥机场54公里,距浦东机场86公里,距XXXX机场150公里,距XX禄口机场226公里。

铁路方面:北与京沪铁路XX站22公里,南与XX站40公里。

水运方面:京杭XX贯穿南北,全年可通航500吨级船舶,可承担集装箱运输。东距XX港100公里,东西穿越XX的太浦河连接XX江,全年可通航500吨级船舶。

(4)测区经济

全市工业以特色产业为依托,产业集群发展优势进一步壮大,电子***的比重超过丝绸纺织业,成为第一大产业。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多个产品获得国家级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称号,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

(5)测区气候

XX全年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北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6℃左右,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适合农作物和水生作物生长。

测区已有资料及分析利用

2.2.1已有控制资料

(1) “十一五”期间**_*组织的**_*,JSCORS、XX省B、C级GPS控制网、XX省高程控制网、XX省似大地水准面等项目成果,为本项目提供高精度、现势性强的测绘基准服务。其中测区内及周边的JSCORS站点、卫星定位(GNSS)大地控制点、二、三等水准点为本项目实施提供测绘基准服务和控制成果起算。

(2)2011年7月XX省测绘工程院实施完成的xxx城乡规划测绘基准改造项目成果,完成了由WJGH、WJQD、WJFH、WJSZ等点共同组成的WJCORS建设并提供区域测绘基准服务,同期完成的C级GPS网、二等水准网及XX区域似大地水准面成果,作为本项目控制测量的起算成果。

2.2.2已有地形图件资料

**_*“十一五”期间组织实施完成的1:1万地形图及xxx行政区域图、交通旅游图,作为本项目指挥及工作参考用图。

2.2.3测区航飞资料

**_*于2011年9月至2011年10月期间组织实施了XX摄区1093平方公里DMC真彩色航空摄影。利用惯导技术和POS数据处理软件获取精确的定位定向数据。飞行方向为东西飞行。摄影比例尺为1:7500,地面分辨率为9厘米,满足1:1000地形图的精度要求。另外将xxx区和开发区以及盛某某、黎某某、汾湖单独设计为航摄比例尺1:4000,地面分辨率为5厘米,满足1:500地形图的精度要求。总计摄影像片12414张,有效像片12215张。

DMC数码航摄仪主要技术参数为:

镜头焦距:120mm

像元尺寸:12μm×12μm

影像分辨率:7680×13824像素

光谱范围:全色频段及真彩色、彩红外、近红外彩色波段

辐射分辨率:12bit

经公司质检人员质检,此次航摄资料的飞行质量和摄影质量等各项指标均符合航摄规范的要求,全摄区影像航向重叠60%-66%之间,最小60%。旁向重叠在22%-35%之间,旋偏角绝大部分小于8°,个别10°-11°,最大不超过12°。获取的原始影像数据信息丰富,反差适中,纹理清晰,可以提供下道工序进行作业。

引用文件

(1) CJJ 8-99 《城市测量规范》;

(2) GB/T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3) CJJ/T 73-2010《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

(4) GB/T 12898-2009《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5) GB/T 7931-2008 《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

(6) GB/T 7930-2008 《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

(7) GB/T 15976-2008 《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范》;

(8) GB/T 20257.1-2007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图式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以下简称《图式》);

(9) GB/T 13923-2006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10) CJJ 100-2004《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

(11) GB/T 17941-200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

(12) GB/T 18316-200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13) GB/T 24356-2009《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14) DB32/T 1223-2008《GPS高程测量规范》;

(15)《xxx1:500 1:1000 1:2000数字地形测量技术规程》;

(16) 经审批的本项目技术设计书。

成果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

测绘基准

(1)平面坐标系统:采用*_**1954年**_*。高斯正形投影任意带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央子午线120?35′。为防止X坐标出现负值,统一在原XX独立坐标系X分量上加50公里。

(2)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地形图技术指标

4.2.1地形图平面位置精度

(1)数字化地形图的X、Y坐标均以米为单位。

(2)图上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平面控制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不超过图上±0.5毫米,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不大于图上±0.4毫米。

(3)建筑物密集的街坊内部及施某某困难的隐蔽地区在上述规定的基础上放宽0.5倍。

4.2.2地形图基本等高距、高程注记点精度和密度

地形图基本等高距:1:500、1:1000地形图统一采用0.5米等高距。城镇区、居民地和水稻田等平坦地区不绘等高线。等高线尽量保证完整,不可随意中断。

高程注记点的精度:测区地势平坦,高程注记点相对于邻近高程控制点的中误差不超过±0.15米。森林隐蔽等特殊困难地区在上述规定的基础上放宽0.5倍。

高程注记点密度:1:500、1:1000地形图一般地区高程注记点图上每平方分米12~15个, 城镇、居民地密集区及水稻田地区每平方分米8~10个, 1:500和1:1000高程均注记至0.01米 。

4.2.3最大误差

地形图各要素的最大误差为平面和高程中误差的2倍。

成图的基本要求

(1)成图方法:测图采用全数字摄影测量方法,内业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上立体采集定位,外业调绘定性和补测新增地物,再通过甲方提供的地理信息数据处理平台,按《xxx1:500 1:1000 1:2000数字地形测量技术规程》的要求编辑成图并录入相关属性,形成符合入库数据标准的成果。

(2)分幅:1:500、1:1000地形图均采用50cm×50cm规格进行分幅,

(3)图幅编号:采用图廓西南角坐标,以公里为单位。1:500地形图图号取小数点前两位和小数点后二位,X坐标在前,Y坐标在后,中间加短线连接,如72.50-56.00;1:1000地形图图号取小数点前两位和小数点后一位, X坐标在前,Y坐标在后,中间加短线连接,如71.0-56.5。

(4)图名选择:图名应选用所在图幅内主要居民地名称或主要企事业及行政单位名称,全测区一般无重名或同名。若图内无名可取时,应以相邻图幅的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命名,方位加括号,如XXX(东)。若加方位命名仍无法取图名时可不取图名,只注图号。

(5)图上新增地物补测截止日期以调绘日期为准。

作业流程与技术路线

作业流程

作业流程图如图2所示:

审查批准





图2:作业流程图

技术路线

(1)像片控制测量:像片控制点按区域网布设,为提高像控加密的精度,***部位置各增加一个平高点。像控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使用GPS测定,凡满足精度要求的点位均提供平面坐标,供内业加密时取舍或作为多余观测评价加密精度。

(2)区域网加密:采用PO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的方式进行区域网加密,加密和定向成果存入电脑。

(3)内业测图:在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上进行内业数据采集,要求像对定向直接调用空三加密成果,并检查定向精度合格后,测绘所有地物外轮廓。对立体判读有疑问的影像要加以说明或作出记号供外业补调,尽量为下道工序提供准确、可靠、完整的数据。

(4)外业调绘:利用内业测绘的数字线划图进行作业,要求做到认真调绘,准确表示。外业除调注建筑物房檐、层次和地物性质外,还应检查内业测图位置是否正确,并补测内业无法判读测量的地物和新增要素,不需要的线条应某某“×”。

(5)高程注记点测定:外业采用水准仪散点法、全站仪三角高程法或网络GPS-RTK进行。

(6)内业编辑:内业数字化编辑根据外业调绘补测、检测数据和调绘内容,按设计书要求,依据《xxx1:500 1:1000 1:2000数字地形测量技术规程》,在甲方提供的编辑软件平台上,对以点线面和注记形式构成的地形要素进行图形编辑和属性挂接,建立拓扑关系,使最终编辑的数据成果符合入库的需要;为保证使用,最终成果为AUTOCAD数据成果。

(7)数据整理:按照《xxx1:500 1:1000 1:2000数字地形测量技术规程》及作业软件的要求,整理DLG数据,满足xxx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要求。

像片控制测量

像片控制点布设

(1) 像片控制点布设一般规定

本测区像片控制点拟采用网络GPS- RTK技术施某某,一般情况下均为平高点。

(2) 像片控制点按区域网布设,区域网的大小一般控制在4条航线,8条基线。每个区域网四周布设6个平高控制点,9个高程控制点,为提高像控加密的精度,***部位置,各加一个平高点,见图3布点方案。鉴于目前使用的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在空三加密区域网平差计算上已具备先进完善的功能,区域网也可采用4条航线,12条基线的布点方案,见图4。

(3) 区域网布点应满足《航外规范》相关区域网布点的规定要求,区域网之间的像片控制点应尽量选择在上、下航线重叠的中间,相邻区域网尽量公用。

(4) 当像主点或标准点位落水时,落水范围的大小和位置如不影响模型连接,可仍按正常航线布点。当航向三度重叠范围内选不出连接点时,落水像对应按全野外布点。当定向点的标准点位置附近落水,离开方位线4厘米以外的航向三片重叠选不出连接点时,落水像对要采取全野外布点。对不规则区域网,应在凸角处增补平高点,凹角处增补高程点。但当凹凸角之间距离超过2条基线时,凹角处亦应布平高点,见图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3 图4 图5

图中: 为平高点 ● 为高程点

(5) 采用PO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方法时,应根据POS辅助航空摄影的实际情况,布设POS检校场。检校场一般布设为四条航线20条基线左右的像控区域网,通过区域网加密求算精确的POS改正数。PO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的加密结果,应不低于相应规范规定的精度要求。

像片控制点判刺

(1) 像片控制点的判刺精度为0.1毫米,点位应选在影像清晰的明显地物上,一般可选在交角良好的细小线状地物交点、影像小于0.2毫米的点状地物中心。弧形地物、阴影、交角小于30°的线状地物交叉不得作为刺点目标。

(2) 像片控制点应选用高程变化小的目标。

(3) 点位在坎边沿及高于地面的地物上时,须量注比高至0.1米,并应注明点位刺在坎上、坎下或地物的顶部、底部。

(4) 像片控制点采用统一编号,平高像片控制点冠以“P”,流水编号,如:P001、P002……;高程像片控制点冠以“G”,流水编号,如:G001、G002……。同一测区不得重号。

(5) 像片控制点整饰:像片正面整饰,以刺孔为中心,绘7毫米直径的圆,用红色整饰,点号与高程用分式表示。像片反面整饰用铅笔,略图绘在2厘米×2厘米的方某某,在方框旁加注点位简要说明,刺孔影像、实地、略图说明要一致,并注明点号,选刺者、检查者应签名。

像片控制点联测和计算

(1) 像片控制联测采用网络GPS-RTK作业模式进行,作业方法参照CJJ/T 73-2010《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中图根点测量要求执行。

(2)利用网络GPS- RTK作业模式进行像片控制点联测时,应进行已知点检核、重复点检核等方式提高成果的可靠性。

(3) 网络GPS- RTK作业时重新初始化观测两测回,测回间的平面坐标分量较差不应超过3厘米,垂直坐标分量较差不应超过5厘米,取两测回的平均值作为最终观测成果。像片控制点的高程成果利用xxx似大地水准面成果数据求算。

(4) 像片控制点联测得到的坐标应及时在1:10000地形图上展点检查,防止出现粗差,确保下工序的空三加密能得以顺利进行。

像片控制点联测和网络GPS- RTK作业的观测、计算和限差要求参照CJJ 8-99《城市测量规范》和CJJ/T 73-2010《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执行。像控点高程求定参照DB32/T 1223-2008《GPS高程测量规范》执行。

空三加密

采用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通过光束法区域网整体平差得到加密点成果。

内定向

在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上,调用通过航摄获得的数字影像数据,输入航摄仪鉴定资料,进行自动内定向。

相对定向

计算机利用人工提取的特征点进行相对定向解某某,再根据解某某结果人工干预剔除粗差。标准点残余上下视差△q不应大于±0.005毫米,检查点残余上下视差△q不应大于±0.008毫米。

绝对定向

区域网控制点的平面和高程成果取用外业测定成果,基本定向点平面和高程残余误差分别不大于0.25毫米 和0.25米,多余外业控制点平面和高程不符值分别不大于0.44毫米和0.44米,区域网内公共点平面和高程较差分别不大于0.56毫米和0.56米,区域网间公共点平面和高程较差分别不大于0.7毫米和0.7米。内业绝对定向应将全野外高程点作为定向约束,一方面提高加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

(1)数据处理

对DEM数据进行编辑处理。

(2)质量检查

针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质量检查,不满足质检要求的数据需要退回到数据处理环节重新整理。

(3)数据入库

最终成果通过DEM数据入库模块入库,建立高程数据库。

13.3.4元数据库建立

元数据是在上述各类数据的入库过程中收录的数据元信息。

(1)地形数据元数据入库

(2)影像数据元数据入库

(3)高程数据元数据入库

13.4数据库更新

数据更新是保障共享平台数据现势性的手段。依托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日常更新计划,

数据更新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图层的归档更新。一种是基于要素的自定义范围更新。

14提交成果资料

(1)项目技术设计书、专业技术设计书;

(2)仪器检校证书;

(3)各种观测、记录资料(手簿);

(4)空三加密成果;

(5)1:500、1:1000地形图分幅数据、元数据光盘各两套(其中一套采用防伪技术);

(6)1:500、1:1000地形图分幅纸质图各一套;

(7)1:500、1:1000纸质结合表一份;

(8)xxx基础测绘数据库管理系统;

(9)测区技术总结、作业单位检查报告;

(10)监理单位质检报告。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1. 测绘技术管理制度2
  2. 测绘地理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制度
  3. 市测绘地理信息成果质量检验报告(样本)
  4. 测绘资质单位要制安.定全生产操作细则
  5. 项目实施技术方案
  6. 测绘地理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制度
  7. 实验二(IT项目管理)(1)
  8.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专业实习报告1
  9. 2.测绘成果保密责任书
  10. 测绘设备检定、校准管理制度
  11. 公司技术部项目设计提成协议方案
  12. 测绘成果质量管理制度
  13. 测绘资质通用标准
  14. 地形图图例大全
  15. 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方案

以上为《1:1000地形图测绘项目技术设计书》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