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内能知识点总结

本文由用户“HDYMQ”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1-09-02 17:08:53 举报文档

以下为《第13章 内能知识点总结》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第十三章 内能

第1节 分子热运动

 01  基础题)

知识点1 物质的构成

1.关于物质的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分子的体积很大

B.分子能够用肉眼看到

C.常见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D.大雾中,我们看到空气中许多极小的水珠就是一个个小分子

知识点2 分子热运动

2.(*_**下列现象表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是(B)

A.灰尘四起 B.花香满园

C.雪花飘飘 D.黄沙扑面

3.(*_**春天时节,百花飘香,这是扩散现象,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B.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扩散现象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

D.在天空中,扩散现象将消失

4.甲、乙两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水杯,盛有质量相等、温度不同的纯净水,其中一杯是80 ℃的热水,另一杯是5 ℃的冷水,将它们都静置在水平桌面上.同时向两个水杯中滴入一滴墨水,过几分钟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



(1)甲、乙两个水杯中,盛有热水的是__乙__杯.

(2)该实验说明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与__温度__有关.

知识点3 分子间的作用力

5.(*_**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紧压,两个铅柱粘在了一起,在下面吊挂一个重物,它们仍没有分开,如图所示,该实验说明了(A)



A.分子间存在引力

B.分子间存在斥力

C.分子间存在间隙

D.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6.(*_**高压下油可以渗透铁管壁流出来,这说明固体分子间有__间隙__.倒水时,无论怎么倒,总会有少量的水残留在杯壁上,是因为分子间存在__引力__.一块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斥力__.

7.“破镜难圆”说明:镜子破裂处的绝大多数分子距离__较大__(填“较大”或“较小”),分子间__几乎没有作用力__(填“存在较大引力”“存在较大斥力”或“几乎没有作用力”).

02  中档题)

8.如图所示的示意图形象地反映了物质的气、液、固三态分子排列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甲是气态 B.乙是气态

C.丙是气态 D.甲是固态

9.(*_**中央电视台新近推出的《经典咏流传》节目,用“和诗以歌”的形式为现代文明追本溯源,一经播出便深受大众喜爱.其中传唱和鉴赏了王安石的《梅花》诗,诗句中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有关的是(D)

A.墙角数枝梅 B.凌寒独自开

C.遥知不是雪 D.为有暗香来

10.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

B.堆在墙角的煤会使墙体内部变黑,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C.打开香水瓶,不久就满屋子都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D.一人吸烟,众人受害,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11.(*_**某日,一群蜜蜂飞入XX区一处民宅,民警将装有蜂蜜的木桶置于宅门外,蜜蜂陆续飞入桶中,下列现象中,与此原理相同的是(B)



A.煮稀饭时米粒在水中翻滚

B.用鼻子鉴别醋和酱油

C.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

D.两个铅柱压紧后粘在一起

12.(*_**关于分子动理论知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

A.端午节粽子飘香,是扩散现象

B.盐放到热汤里,“化”得更快一些,说明扩散现象与温度有关

C.50 mL酒精和50 mL水混合,总体积小于100 mL

D.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液体分子间只存在斥力

13.(*_**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液体很难被压缩, 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B.用手捏海绵, 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C.雾霾天气大量极细微的尘粒悬浮在空中,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在做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中,我们看不到墨水分子的运动

14.天然气液化后,其分子间的距离变__小__,分子间的作用力变__大__.蒸发可以发生在任何温度下,是因为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__无规则__运动.

15.液体和空气接触的表面存在一个薄层——表面层,如图所示,由于液体分子做无规则运动,表面层就存在一些具有较大能量的分子,它们可以克服分子间相互作用的__引力__,脱离液体跑到空气中去.其宏观表现就是液体的__汽化__(填物态变化名称),此过程__吸热__(填“吸热”或“放热”).



03  拓展题)

16.(*_**静置的密封容器内只有氢气,若以“”表示氢气分子,图中最能代表容器内氢气分子分布的是(A)



17.物理课上,老师在装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一个充满空气的瓶子,两瓶口相对,中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如图所示).



(1)抽出玻璃板后,下面瓶内气体颜色逐渐变__浅__,这个现象说明了__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__.

(2)小亮同学想进一步研究这一现象,课后他准备了水和酱油(水的密度小于酱油的密度),将他们倒入到同一个玻璃杯中,他应该先向杯中倒入__酱油__,再借助细玻璃棒缓慢倒入另一种液体,观察发生的现象.

(3)为了加快实验进程,请你提出一种改进的方法:__倒入热水__.

18.(**_*端午情浓,粽叶飘香.端午节那天,小明家里弥漫着粽子的清香.这个现象表明(D)

A.分子间存在引力

B.分子间存在斥力

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慢

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19.(*_**物理老师布置了自主学习活动: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利用生活中的物品探究分子运动与温度的关系.请你选择所需要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步骤并写出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

(1)你选择的实验器材:__两个相同的玻璃杯、墨水、吸管和温度不同的两杯水__.

(2)实验步骤及现象:__向两个相同的玻璃杯中加入等量的热水和凉水,用吸管分别在两玻璃杯中滴入一滴墨水,观察两玻璃杯中墨水的扩散情况;看到装热水的玻璃杯中墨水扩散得快__.

(3)实验结论:__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__.

第2节 内能

01  基础题)

知识点1 内能

1.(*_**冬天睡觉前打盆热水泡脚,能使脚舒适暖和,这样做可使脚的内能(B)

A.不变 B.增加

C.减少 D.无法判断

2.关于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运动的物体具有内能,静止的物体不具有内能

B.温度高的物体有内能,温度低的物体不具有内能

C.机械能大的物体,它的内能也大

D.物体的机械能可以为零,但内能永远不可能为零

3.(*_**如图所示a、b、c三杯水中,b、c两杯水的质量相同,比较它们的温度后,可知:__c__杯中水的内能是最大的,__a__杯中水的内能是最小的.



 a      b      c

知识点2 物体内能的改变

4.(*_**下列各图所列举的事例中,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

 

 

   

 

5.(*_**装着开水的暖水瓶,有时瓶内的水蒸气会把瓶塞顶起,在这个过程中,暖水瓶内的水蒸气对瓶塞做功,温度__降低__(填“升高”或“降低”),内能__减小__(填“增大”或“减小”).

6.(*_**如图所示,在空气压缩引火仪的玻璃筒底部,放入一小团干燥的硝化棉,用力将活塞迅速下压,玻璃筒内的空气温度升高,空气的内能__增加__(填“增加”或“减少”),空气的内能是通过__做功__方式改变的;筒内的硝化棉由于温度升高到着火点而燃烧,硝化棉的内能是通过__热传递__方式改变的.



【易错点:不能正确描述热量】

7.关于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一桶水比一杯水含有的热量多

B.物体温度越高,它的热量就越多

C.物体内能越多,它具有的热量就越多

D.热量等于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的改变量

02  中档题)

8.关于内能和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0 ℃的冰块内能为零

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C.物体内能越大,温度一定越高

D.物体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

9.甲、乙两个物体放在一起,甲物体吸收热量,乙物体放出热量,这是因为甲物体的(C)

A.表面积小 B.内能小

C.温度低 D.热量小

10.(*_**将玉米放入铁锅内,边加热边翻动一段时间后,“砰”的一声它就变成了玉米花,对此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玉米粒主要是通过翻动铁锅对其做功,使其内能增加

B.玉米粒主要通过与铁锅间的热传递,使其内能增加

C.玉米粒内水分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内能不变

D.玉米粒内水分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内能增加

11.(*_**将气压火箭发射筒内充满气体,并在发射管口安装好纸火箭.按下发射气阀,随着“砰”的一声响,纸火箭飞出,这时可以看到管口出现了明显的“白某某”,下列描述正确的是(C)

A.“白某某”是水蒸气

B.发射筒内气体对纸火箭做功,内能增加

C.发射筒内气体对纸火箭做功,内能减小

D.“白某某”是因为外界气温低放热产生的

12.“热”字有着多种含义,有时表示热量,有时表示内能,有时表示温度.请说出下列几种现象中,“热”字所表示的含义.

(1)盛夏,我们感到很热.__温度__

(2)液化气燃烧时放热.__热量__

(3)雪溶化成水时要吸热.__热量__

(4)摩擦生热.__内能__

13.如图为晶体熔化过程图象,物体t3时刻的内能__大于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t2时刻的内能,理由是__熔化要吸收热量__.



14.在做功改变内能的实验中,老师向装有少量水的瓶子内不断打气,使得瓶内的气压增大,水蒸气的内能__增加__(填“增加”或“减少”),温度__升高__(填“升高”或“降低”).当瓶塞跳起来时,可以看到瓶内出现白某某,这是因为水蒸气对瓶塞做功,内能__减少__,温度__降低__,水蒸气__液化__成小液滴.

15.(*_**如图所示实验中,水蒸气会把软木塞冲出去.水蒸气膨胀对__软木塞__做功,水蒸气的内能__减小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这时水蒸气的部分__内能__转化为塞子的__机械能__.



16.(*_**如图所示,在汽缸A中密封有压缩空气,B是一种被销钉K锁住的活塞,C是一个温度计.若活塞与汽缸壁间没有摩擦,当把销钉拔出后,将看到的现象是:(1)活塞将向__右__(填“左”或“右”)运动;(2)因为__物体对处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__.温度计的示数将__降低__(填“升高”或“降低”).



03  拓展题)

17.(*_**2018年4月2日,天宫一号圆满完成预定任务后返回地球.8.5 t重的天宫一号,在100 km左右的高空以约22倍音速进入大气层.其中部分器件在大气层中与大气层摩擦烧蚀销毁.最后大约1.5 t残骸坠入南太平洋.在这个过程中,天宫一号的部分机械能(C)

A.通过热传递转化为大气的内能

B.通过重力做功转化为大气的内能

C.通过摩擦做功转化为大气的内能

D.通过重力做功转化为残骸的内能

 温度、内能和热量之间的关系

1.(*_**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把零下 10 ℃的冰块放在 0 ℃的冰箱保鲜室中,一段时间后,冰块的内能会增加

B.温度相同的两个物体间也能发生热传递

C.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是由于锯条从木板吸收了热量

D.我们不敢大口地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较多

2.(*_**下列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的说法,正确的是(D)

A.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热量

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

D.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

3.(*_**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C.物体的内能增加,它的温度一定升高

D.温度相同的两物体间不会发生热传递

第3节 比热容

第1课时 认识比热容

01  基础题)

知识点1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1.如图为“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在两个烧杯内分别加入__质量__相同的水和食用油,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通过比较__加热时间__来比较吸收热量的多少;或使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它们__升高温度__的多少,从而比较它们的吸热能力.



2.为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选取质量和初温均相同的不同物质A和B,用__相同__的加热器同时加热相同的时间,在实验中必须使用的测量工具有停表和__温度计__.

3.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食用油加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他得到下表中的数据.

物质

次数

质量

m/kg

升高温

度Δt/℃

加热时

间t/min



水

1

0.1

10

2





2

0.2

10

4



食用油

3

0.1

10

1





4

0.2

10

2





(1)分析第1、2次或第3、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__质量__有关.

(2)分析第1、3次或第2、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初步结论:__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或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相同__.

知识点2 比热容

4.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比热容是物质自身的性质,与质量、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均无关

B.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

C.比热容跟物体升高或降低的温度有关

D.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越大

5.根据下表提供的数据,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B)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 [单位:×103 J/(kg·℃)]



物质

水

酒精

煤油

水银

冰

沙石

铝

铜



比热容

4.2

2.4

2.1

0.14

2.1

0.92

0.88

0.39



A.液体的比热容一定比固体的大

B.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

C.同一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后,比热容不变

D.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水的温度变化大

6.酒精的比热容为2.4×103 J/(kg·℃),其物理含义是__1__kg酒精温度升高(或降低)1__℃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2.4×103__J__,一杯酒精倒去一半,剩下酒精的比热容将__不变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易错点:不知道如何比较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7.经常下厨的小关发现,同时用相同的锅和燃气灶加热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食用油,油的温度总是升高得快些.在相同时间内(C)

A.水吸收的热量较多

B.油吸收的热量较多

C.水和油吸收的热量一样多

D.无法比较水和油吸收热量的多少

02  中档题)

8.在下列过程中,物质的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C)

A.把铜放在热水中再取出

B.把煤块碾成煤粉

C.水凝固成某某

D.水吸热升温

9.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升高的温度大于乙液体升高的温度

C.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D.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10.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如图,用规格相同的两试管分别装上质量相同的煤油和水,放在盛水烧杯中同时对两试管加热.哪一图线能反映该实验情况(C)



11.(*_**在比较两种不同液体吸收相同热量后温度升高快慢的实验中,需要控制一些变量,下列各控制内容,有必要的是(B)

A.加热时所用酒精灯里装有的酒精量必须相等

B.盛放液体的容器要相同,两种液体的质量要相等

C.两种液体的体积要完全相等

D.两种液体的初温一定要相同

03  拓展题)

12.(*_**将某种固态物质放入加热功率恒定的装置中,对其加热至沸腾,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关于该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



A.固态时是晶体

B.在ab段内能增加

C.在cd段仍需吸收热量

D.固态时的比热容比液态时某某

13.(*_**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情况”的实验中,小明组装了图甲中两个相同的装置,调节好高度后,分别量取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倒入烧杯中,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由此分析并得出了结论.在对实验进行反思改进后重新设计了图乙所示的装置.请你解答下列问题:



物质

质量/g

初始时间/℃

加热时间/min

最终温度/℃



水

50

20

5

45



油

50

20

5

68



(1)在组装器材时应先调节__A__(填“ A”或“B”)的高度,这是为了__利用酒精灯外焰加热__.

(2)要完成该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天平和__秒表__.

(3)实验中控制__加热时间__相同来保证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相同,然后通过比较它们__升高的温度__从而分析得出结论.

(4)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 __水__吸收的热量多.

(5)写出图乙所示方案的一个优点__更易保证水和煤油相同时间内吸热相同(或节约能源)__.

第2课时 比热容的应用及计算

01  基础题)

知识点1 水的比热容大的应用

1.下列事例中没有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是(B)



   



   

2.我国沿海地区的昼夜温差比某地沙漠地带要小得多,这主要是因为水的__比热容__大,在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的情况下,温度变化__小__(填“大”或“小”).

知识点2 热量的计算

3.将质量为1 kg、初温20 ℃的水加热到100 ℃,需要吸收的热量为__3.36×105__J__;质量为2 g的烧红的铁钉,温度为600 ℃,用水将它降温到100 ℃,释放的热量为__460__J.[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铁的比热容为0.46×103 J/(kg·℃)]

4.(*_**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0.5 kg、温度为70 ℃的水放出4.2×104 J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了__20__℃__,降低到__50__℃__.[c水=4.2×103 J/(kg·℃)]

5.(*_**质量和初温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经同一加热器加热相同的时间后甲比乙的温度高,则甲的比热容比乙的比热容__小__.如果质量为1 kg,初温为20 ℃的乙液体,吸收4.2×104 J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到30 ℃,则乙液体的比热容为__4.2×103__J/(kg·℃).

6.(*_**为了取暖,每天需要给房间供热4.2×107 J.若流进房间散热器的水温是60 ℃,流出的水温是56 ℃,则每天需要__2__500__kg的水流经散热器.[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

【易错点:求水温变化时忽略水的沸点】

7.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2 kg,温度是30 ℃的水,吸收7.56×105 J的热量之后,温度将升高__70__℃__.

02  中档题)

8.(*_**对公式c=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物质的比热容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B.比热容与物体质量多少、温度变化大小、吸热或放热的多少无关

C.物质的比热容与物体吸热或放热的多少有关

D.物质的比热容与物体的温度变化大小成反比

9.(*_**如图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做无规则运动__.

四、实验与探究(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



17.如图所示是研究“做功与内能改变的关系”的实验,玻璃瓶内装有少量的水,用塞子塞紧,并用气筒往瓶内打气,瓶内压强大到一定程度时,瓶塞就会跳起来.

(1)在这一实验过程中,你应当注意观察的是__D__.

A.打气过程

B.打气时瓶内水的情况

C.瓶塞跳起的现象

D.瓶塞跳起的瞬间瓶内出现的现象

(2)玻璃瓶内装有少量水的目的是__以便能产生大量的水蒸气__.

(3)在你认为应当观察的一项中,你所观察到的现象是__瓶内出现白某某__,这一现象所说明的问题是__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__.

五、分析与计算(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18.*_**是一家焚烧生活垃圾的发电厂,它每年通过焚烧垃圾可生产出1.2亿千瓦时电能.假若燃烧1 t生活垃圾可以放出1.176×1010 J的热量,则这些热量可以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多少千克的水由20 ℃加热到沸腾?[c水=4.2×103 J/(kg·℃)]

解: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t=100 ℃,根据公式Q吸=cm(t-t0)得,

m=

=

=3.5×104 kg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1. 中考部编版语文--说明文复习知识梳理
  2. 四大名著常考的知识点
  3. 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课堂测
  4. 原子结构、元素符号—课堂测
  5. 模板2:我的教学设计模板
  6. 春七校联考高一化学试题(定稿)
  7. 第九单元课题1溶液
  8. 垫付情况说明
  9. 思维导图培训心得体会(共6篇)
  10. 化学选择题1
  11. 气体分子和固体表面的热适应系数_达道安
  12. 物质构成奥秘复习题
  13. 89ff1654-c053-805d-d303-65a006a45fc5研修月报模板
  14. Fanuc 0i B操作面板说明
  15. 出差由接待方安排车辆情况说明
  16. 监测监控上传失败说明报告
  17. 等差数列教学设计说明
  18. 分子热运动教学设计1
  19. 期末复习 知识点整理(初三全)

以上为《第13章 内能知识点总结》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