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走进鲁迅》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走进鲁迅》
活动目标:
1.通过鲁迅作品及有关知识的介绍,激发学生了解鲁迅、阅读鲁迅作品的兴趣,感受鲁迅先生的人格魅力。
2.推荐学生课外阅读鲁迅作品,交流心目中的鲁迅形象。
教学重难点:交流心目中的鲁迅形象,感受鲁迅先生的人格魅力。
活动准备:课前布置学生了解鲁迅;阅读关于鲁迅的作品,挑选有感悟的句段进行圈点批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千呼万唤始出来──引出鲁迅
1、课件出示班上一学生写的小诗:
他
黄瘦的脸颊
浓密的胡须
灰黄的长衫
破旧的布鞋
组成了他
他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他是主张自由和民主的文豪
从彷徨到呐喊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救救孩子”是他的呼声
“读书救国”是他的思想
端起一支笔——这便是他的枪
铺开一叠稿纸——这便是他的甲
摆上一张书桌——这便是他的前线
他是坟边青青的野草
春风吹又生
他是一根黑暗中的火柴
点燃了生命的灯
横眉冷对 千夫所指
俯首低头 甘为牛马
他是永恒不朽的民族魂
他是新文学的领头人
纵然逝去 虽死犹生
他与中华民族永存
2、指名学生深情地朗诵。
3、这首诗的作者是咱们班的陈某某同学,掌声送给他。诗中的刻画的人物是谁?(鲁迅)
4、对于这个名字我们并不陌生,他挥着如椽大笔,投身唤醒民众的大潮中;他毕其一生,不断对专制社会进行毫不妥协的批判;他坚持为闰土、孔乙己、女佣、车夫、青年代言,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有太多的理由需要走近鲁迅先生。下面,让我们怀着深深的敬意,恭恭敬敬地跟着老师,书写今天要交流的内容:走近鲁迅。(书写课题:走近鲁迅)
5、齐读课题。
二、天下谁人不识君——认识鲁迅。
1、课件出示一张鲁迅图片。课前你们主要从哪些方面了解了鲁迅先生?能用一句话简单地说说吗?
2、指名一小组的学生全班交流。
三、横看成岭侧成峰──品味鲁迅。
(一)大家心目中的鲁迅形象
1、就鲁迅的文章而言,时有大声的呐喊,时有无情的揭露,时有淋漓的斥责,时有对奋进者热情的颂赞,这就是鲁迅作品得魅力。
2、课前你读了哪些关于鲁迅先生的作品?为什么?
3、在阅读这些作品时,你运用了哪些方法来理解作品内容?
4、学生回忆阅读方法,教师梳理并概括:(课件出示):(1)结合时代背景(2)联系上下文或作品内容(3)联系生活实际或已有知识(4) 学会问为什么(5)适当进行联想或想象(6)抓关键词句……
阅读鲁迅这些特殊的作品,你们觉得采用哪些阅读方法能帮助你最快地理解作品?(引导学生说)
5、的确,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如同饮一杯香醇,越品越有味道,越品越舍不得放手。下面请同学们运用这些方法尽情地品尝手中这一杯杯香醇。相信一定能咀嚼到它独特的味道。
6、学生拿出课前阅读的关于鲁迅的作品课件出示:揣摩感受深刻的语段,想想鲁迅是个什么样的人?在旁边圈点批画,写出自己的体会或感受。
7、学生根据要求感悟感受深刻的句段,同桌交流。
8、全班交流反馈,学生进行补充和评议。
(二)不同角度感受鲁迅的人物形象。
1、瘦削的脸庞,透露着刚毅与坚强;犀利的语言,仿佛能刺透那沉沉的黑夜;每每读完鲁迅的作品,先生的形象与那不朽的文字一起,随岁月的增长,由模糊而清晰。这就是大家心目中的鲁迅形象。那么在儿子周海婴的心中鲁迅又是怎样的呢?
2、课件出示:由于我母亲是高龄产妇,生产的时候很困难,拖了很长时间生不下来。医生问我父亲是保留大人还是要孩子,父亲的答复是留大人。这个回答的结果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此的麻木,眼神空洞。”在进行反馈交流时,这位腼腆的男生却怯了场,不敢将自己的疑问与大家交流。我抓住这个契机,鼓励这位男生站起来大声说出自己的观点:“有一位同学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现在我想请他勇敢地面对大家。大家给他掌声好吗?”……经过几轮的鼓励,他终于将自己的观点流利地说了出来。
但这节课也有遗憾的地方,因为学生表达意犹未尽,所以在教学时间上安排有些紧凑,感悟鲁迅形象时,时间不够。本来安排走近周海婴作品《记忆中的父亲》,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鲁迅作为一名父亲,又有着怎样的特点时,下课铃响起了。另外,如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领会课堂上的读书方法并运用于阅读中,还有待进一步检查并落实。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走进鲁迅》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