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26 巨人的花园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26 巨人的花园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冰雪覆盖、砌墙叱责、大雪覆盖、北风呼啸、亲吻脸颊”等词语。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了解巨人的变化和花园的变化。
3.想象画面,从超常的人物与离奇的情节中感受童话故事的奇妙。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想象画面,感受童话的神奇。
2.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本课生字较多,有些字易受方言发音干扰而读错,要提醒学生借助汉语拼音字典弄清字音。本课要求会写的11个字,大都笔画繁多,要让学生仔细观察字形,准确识记并书写。
2.阅读理解
本课教学主要采用朗读和想象的方法,在充分朗读和想象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读后有什么体会或发现。
3.表达运用
让学生在明白了童话所揭示的道理之后,深入揣摩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形式上不拘一格,如果对故事情节感兴趣,可以与同学合作读一读、演一演、议一议。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
教学课时 1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解题趣
1.板书课题,揭题导入。
(1)师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一篇童话,题目是《巨人的花园》。
(2)课件出示:巨人的花园。
2.简介作者,齐某某课题。(出示课件)
(1)师介绍作者,引导:从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
(2)生齐某某课题,交流回答。
3.看题观图,初识巨人。
(1)师:这个课题很有意思,一读就知道这是一篇童话,你是从哪个词语知道的?说说你的理由。
(2)生交流。(预设:巨人)
(3)师引导:你想象中的巨人是什么样子的?
(4)课件出示巨人图片。
①师引导:这就是巨人。把他跟他身边的孩子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②预设:太超常了。
③师小结:童话中的人物就是这样的奇妙。(板书:奇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1)师引导:《巨人的花园》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走进花园去瞧瞧吧!
(2)读故事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呢?(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想一想: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①师指名读阅读要求,并指导:读童话可不能像读普通课文一样,而是要像讲故事一样读。边读边思考以上问题,还要想办法认识不会读的字词。
②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词。
2.学习生字新词。
①生自由读词,边读边想:这三组词在课文中分别是描写什么的?
②师指名读词并交流这三组词。
③师小结:这三组词在课文中分别描写的是巨人、花园、孩子。
④师指导读词:边读边想象词语描绘的画面,注意读出词语的味道。
⑤师指名读后全班齐某某。
3.师引导思考: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呀?(预设:巨人)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文中的哪些语句中读出来的?
4.生交流,师引导生用上“开始、后来、最后”等词,概括地说一说。
示例1:巨人给我留下了冷酷的印象。我是从巨人突然回来,见到孩子时的样子看出来的。
示例2:巨人给我留下的印象是知错能改,我是从一开始巨人把孩子们赶走,然后明白了有孩子们的地方就有春天,最后和孩子们一起在花园里玩这些情节中感受到的。
5.师小结:这位同学用上了“一开始……然后……最后……”这样的词语,一下子把故事大意都说清楚了。看来,抓住主人公的形象,的确是了解童话内容的一个好方法。明明是同一个巨人,同学们却读出了不同的感受,说明大家都在认真思考,用心体会。初读课文时巨人给我们留下了不同的印象。
三、品读故事,体会巨人以及花园的变化。
1.(1)师引导: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巨人的花园以前是一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己再试着读读。
⑥生自由练习朗读。
⑦师再指名读,相机创设情境朗读,边读边指导生想象每次巨人发脾气时在想些什么,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
(5)体会巨人自私冷酷的形象。
①师:同学们,老师发现大家都已经沉浸在这个童话中了。你们的眼前出现了一个怎样的巨人呢?
②生交流。(相机板书:冷酷)
过渡:是谁让巨人有了这样的变化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的第8、9自然段。(课件出示阅读要求)思考:小男孩是怎么做的?巨人有了怎样的变化?
师:虽然小男孩什么都没说,但是他那双凝视的眼睛却分明在告诉巨人什么呢?
示例1: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3说说巨人的变化
4小练笔:把孩子们在花园玩耍的情景写下来。
5小结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26 巨人的花园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