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_*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碱性氧化物:Na2O、Fe2O3、Na2O2
B.同素异形体:石墨、C60、金刚石
C.非电解质:乙醇、二氧化碳、氯气
D.碱:苛性钠、纯碱、一水合氨
【答案】B
【详解】
A.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不是碱性氧化物,故A错误;
B.石墨、C60、金刚石是碳元素的不同单质,属于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故B正确;
C.乙醇,四氯化碳是非电解质,氯气是单质,不是化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C错误;
D.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属于盐类,故D错误;
故选:B。
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碳酸钙跟盐酸反应:2H++CO=H2O+CO2↑
B.铁粉跟稀盐酸反应制备氢气:2Fe+6H+=2Fe3++3H2↑
C.向双氧水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5H2O2+2MnO=2Mn2++5O2↑+6OH-+2H2O
D.钠和冷水反应:2Na+2H2O=2Na++2OH(+H2↑
【答案】D
【详解】
A.难溶物碳酸钙写化学式,离子方程式为2H++CaCO3%PCa2++H2O+CO2↑,故A错误;
B.稀盐酸具有弱氧化性,能将Fe氧化为亚铁离子,离子方程式为Fe+2H+%PFe2++H2↑,故B错误;
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滴加双氧水反应为:2MnO+5H2O2+6H+=2Mn2-+5O2↑十8H2O,故C错误;
D.钠和冷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离子方程式:2Na+2H2O%P2Na++2OH-+H2↑,故D正确;
故选D。
3.下列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a+、H+、ClO-、Fe2+ B.K+、NH、NO、OH-
C.K+、HCO、SO、OH- D.Al3+、Mg2+、Cl-、SO
【答案】D
【详解】
A.H+、ClO-、Fe2+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A不符合题意;
B.铵根和氢氧根会反应生成弱电解质一水合氨而不能大量共存,故B不符合题意;
C.氢氧根和碳酸氢根会反应生成水和碳酸根而不能大量共存,故C不符合题意;
D.四种离子相互之间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故D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D。
4.一定条件下,卤素互化物碘化砹(AtI)与Zn、NH3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2AtI+2Zn=ZnI2+ZnAt2、AtI+2NH3(l)=NH4I+AtNH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两个反应均是氧化还原反应 B.上述两个反应均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C.ZnAt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D.AtI与Zn反应,AtI是还原剂
【答案】C
【详解】
A、AtI+2NH3(l)=NH4I+AtNH2中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B、2AtI+2Zn=ZnI2+ZnAt2反应中,Zn的化合价升高,At元素化合价降低,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
C、反应中,Zn的化合价升高,对应产物ZnI2、ZnAt2是氧化产物,At元素化合价降低,ZnAt2是还原产物,所以ZnAt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故C正确;
D、AtI与Zn反应中,Zn的化合价升高,锌为还原剂,At元素化合价降低,AtI是氧化剂,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准确判断AtI中I为-1价,At为+1价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答本题要注意化合价降低元素所在的反应物是氧化剂,对应产物是还原产物,化合价升高元素所在的反应物是还原剂,对应产物是氧化产物。
5.废水脱氮工艺中有一种方法是在废水中加入过量NaClO使NH完全转化为N2,该反应可表示为2NH+3ClO-=N2+3Cl-+2H++3H2O。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中氮元素被氧化,氯元素被还原
B.反应过程中NH得电子,ClO-失电子
C.反应中每生成1molN2,转移6mol电子
D.由此反应可知,ClO-的氧化性强于N2
【答案】B
【详解】
A.C1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降低为- 1价被还原,N元素的化合价由- 3价升高为0价被氧化,故A正确;
B.N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升高为0价被氧化,失电子,ClO-得电子,故B错误;
C.N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升高为0价被氧化,所以反应中每生成1molN2,转移3×2×1mol = 6mol电子,故C正确;
D.由此反应可知,ClO-是氧化剂,N2是氧化产物,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故D正确;
故选B。
6.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LH2O中含有H—O键的数目为NA
B.32g氧气所含原子数目为NA
C.足量的钠与1molO2加热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4NA
D.17g氨气所含电子数目为10NA
【答案】D
【详解】
A.标况下水不是气体,11.2L水的物质的量不是0.5mol,A错误;
B.一个氧气分子含有2个氧原子,32g氧气所含氧原子为=2mol,个数为2NA,B错误;
C.足量的钠与1molO2加热反应生成Na2O2,O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所以转移2mol电子,C错误;
D.一个NH3分子含有10个电子,17g氨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含电子数目为10NA,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7.下列有关0.2mol·L-1BaCl2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100mL该溶液与200mL0.1mol·L-1Na2SO4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B.100mL该溶液中Cl-浓度与10mL0.4mol·L-1KCl溶液中相同
C.配制100mL该溶液一定需要用到100mL容量瓶和胶头滴管
D.该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为0.4mol
【答案】D
【详解】
A.100mL该溶液含有0.2mol/L(0.1L=0.02molBaCl2,200mL0.1mol·L-1Na2SO4溶液含有0.1mol/L(0.2L=0.02mol Na2SO4,二者恰好完全反应,A正确;
B.100mL该溶液中Cl-浓度为0.4mol/L,10mL0.4mol·L-1KCl溶液中Cl-浓度也为0.4mol/L,B正确;
C.配制100mL该溶液需要在100mL容量瓶中定容,定容时需要胶头滴管加水,C正确;
D.溶液体积未知,无法确定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D。
8.氯气与下列物质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A.硫化氢 B.C C.氯化铜 D.氨水
【答案】C
【详解】
A.氯气具有氧化性,硫化氢具有还原性,两者能反应,故A不符合;
B.硫化氢具有还原性,能氯气与反应,故B不符合;
C.氯化铜中的铜元素已经是最高价,不具有还原性,不能氯气反应,故C符合;
D.氨水中的N元素处最低价,具有还原性,能与氯气反应,故D不符合;
故选:C。
9.下列物质中属于两性氧化物的是( )
A.CO2 B.Na2O2 C.Na2O D.Al2O3
【答案】D
【详解】
A.CO2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与酸不反应,属于酸性氧化物,故A不符合题意;
B.Na2O2属于过氧化物,与碱不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Na2O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与碱不反应,属于碱性氧化物,故C不符合题意;
D.Al2O3与酸和强碱都能够发生反应,且生成物都是盐和水,符合两性氧化物的概念,属于两性氧化物,故D符合题意;
答案选D。
【点睛】
两性氧化物是指遇强酸呈碱性,遇强碱呈酸性的氧化物,既能与酸作用,又能与碱作用。都生成盐和水。两性元素的氧化物和变价金属的中间价态的氧化物通常是两性氧化物,例如氧化铝或氧化锌等。
10.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正确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氢氧化钠固体易某某,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
B.Ca(ClO)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C.NaHCO3受热易某某,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
D.氧化铝熔点高,可以作优良的耐火材料
【答案】D
【详解】
A.氢氧化钠固体易某某潮解,可用于干燥碱性或中性气体,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干燥二氧化碳,故A错误;
B.Ca (ClO)2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是利用了次氯酸根离子的强氧化性,故B错误;
C.碳酸氢钠具有弱碱性,能与盐酸反应,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与其分解性无关,故C错误;
D.氧化铝熔点高,可以作优良的耐火材料,故D正确;
故选D。
11.对实验Ⅰ~Ⅳ的实验操作现象判断正确的是( )
/
A.实验Ⅰ:产生红褐色沉淀 B.实验Ⅱ:溶液颜色变红
C.实验Ⅲ :放出大量气体 D.实验Ⅳ: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溶解
【答案】C
【详解】
A项、将氯化铁饱和溶液加入到沸水中加热至溶液呈红褐色可得到氢氧化铁胶体,不是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故A错误;
B项、三价铁离子与硫氰化钾溶液反应生成硫氰合铁,溶液变红色,与二价铁离子不反应,溶液不变色,故B错误;
C项、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NaAlO2和氢气,有大量气体生成,故C正确;
D项、氯化铝与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白色沉淀,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溶于强酸强碱,不溶于弱酸弱碱,则氨水过量时,氢氧化铝也不会溶解,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溶于强酸强碱,不溶于弱酸弱碱,则氨水过量时,氢氧化铝也不会溶解是解答易错点。
12.聚合硫酸铁[Fe(OH)SO4]n能用作净水剂(絮凝剂),可由绿矾(FeSO4·7H2O)和KClO3在水溶液中反应得到,还原产物是KC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KClO3作氧化剂,每生成1 mol [Fe(OH)SO4]n消耗 mol KClO3
B.绿矾长时间置于空气中易被氧化
C.聚合硫酸铁与漂白粉都是纯净物
D.聚合硫酸铁可在水中形成氢氧化铁胶体而净水
【答案】C
【详解】
A.1mol [Fe(OH)SO4]n中含n mol Fe3+,则每生成1mol [Fe(OH)SO4]n转移电子n mol,而KClO3的还原产物为Cl-,则1mol KClO3被还原,作氧化剂,需要转移电子6mol,由于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目相同,故每生成1mol [Fe(OH)SO4]n消耗mol KClO3,A正确;
B.绿矾(FeSO4·7H2O)晶体中含Fe2+,该物质易被空气氧化,B正确;
C.聚合硫酸铁[Fe(OH)SO4]n中的“n”值不能确定,故该物质为混合物;漂白粉是氯化钙、次氯酸钙的混合物,C错误;
D.聚合硫酸铁在的Fe3+可在水中形成氢氧化铁胶体,氢氧化铁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物而净水,D正确;
答案选C。
【点睛】
聚合物中的“n”不是定值,故聚合物一般认为是混合物,毕竟n=1和n=2时,分子式是不一样的,则这两个数值代表的物质肯定也不一样。
13.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动车组在京沪高铁上跑出过486.1公里的世界列车最高时速,这得益于全路铺设的优质无缝平滑的超长钢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制造钢轨的材料是钢,钢是用量最大的合金
B.钢的熔点比铁的熔点高,而铁的用途更广泛
C.自然界中的金属元素大部分存在于化合物中,也有少量以游离态形式存在
D.铁元素不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
【答案】B
【详解】
A.目前世界上用量最大的合金是铁合金,即钢材,故A正确;
B.钢铁是用途最广泛的合金,比铁的用途更广泛,但它的熔点比铁的熔点要低,故B错误;
C.由于大部分金属性质较活泼,在自然界中大部分存在于化合物中,也有少量以游离态形式存在,如Au,故C正确;
D.铝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故D正确;
故选:B。
14.下列图示方法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
A.用图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
B.用图②在实验室制取Cl2
C.用图③探究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的热稳定性
D.用图④制备少量Fe(OH)2并能较长时间看到其白色
【答案】D
【详解】
A.容量瓶中不能溶解固体物质,则不能用图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A与题意不符;
B.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共热制备氯气,则不能用图②在实验室制取Cl2,B与题意不符;
C.外试管加热的温度高于内试管,且碳酸钠受热不分解,则不能用图③探究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的热稳定性,C与题意不符;
D.硫酸与铁反应生成氢气,氢气能把装置A中生成的硫酸亚铁压入装置B,且氢气能排净装置内的空气,可防止氢氧化亚铁被氧化,则用图④制备少量Fe(OH)2并能较长时间看到其白色,D符合题意;
答案为D。
15.卤素互化物如ICl、ICl3等具有与卤素单质相似的性质。实验室可用如下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制取少量ICl3。已知:反应I2+Cl2=2ICl,ICl的熔点为27.2℃,沸点为97.4℃,容易水解,能发生反应:ICl+Cl2=ICl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圆底烧瓶中的固体可以为KMnO4
B.装置B、C中的试剂分别为饱和食盐水和浓硫酸
C.装置E的作用为吸收尾气,可用装置F替代
D.盐酸的滴加速度过快,ICl的产率会明显降低
【答案】C
【分析】
装置A中在常温下制取氯气,可以用KMnO4与浓盐酸混合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Cl2,在装置B中除去HCl,在装置C中用浓硫酸干燥Cl2,在装置D中Cl2与I2反应制取ICl3,E可避免空气增大水进入D导致水解,且吸收尾气,避免造成大气污染。
【详解】
A.A用于制备氯气,且在常温下进行,可用KMnO4与浓盐酸反应制备,A正确;
B.用纯净的氯气与碘反应,由于制取得到的氯气中含有杂质HCl及H2O,所以应除去氯化氢和水,则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用于除去HCl,装置C中浓硫酸可用于除去水,B正确;
C.E可避免空气中的水进入D导致水解,且起到吸收尾气的作用,而装置F中含有水,会导致水蒸气进入D发生水解反应,因此装置E不能用F代替,C错误;
D.盐酸的滴加速度过快,气体反应不充分,则ICl的产率会明显降低,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C。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粒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8、8结构,则该粒子一定是氩原子
B.7Li的中子数为4
C.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18个族
D.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则该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答案】B
【详解】
A.某粒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8、8的结构,并没有指明粒子的种类,故该粒子可能是K+、Ca2+、Cl-等,A错误;
B.原子符号左上角的数字表示质量数,左下角的数字表示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Li的中子数为7-3=4,B正确;
C.元素周期表中有7个横行,为7个周期,有18个纵行,其中8、9、10纵行为一个族,共有16个族,C错误;
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不一定是金属元素,如可能是He元素原子,D错误;
故答案选B。
17.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 Na>Si>Cl B.稳定性 SiH4Al D.酸性 H3PO4
以上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