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用数字管理——数据在教育领域的崛起》读后感》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用数字管理——数据在教育领域的崛起》读后感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正在进入大数据时代,数据已经成为世界基础性的战略资源,大数据越来越受到各国家和各领域的重视。正如《用数字管理——数据在教育领域的崛起》一书中提到:数据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数据是制定政策的关键资源。2012年,联合国在发布的《大数据促进发展:挑战与机遇》白皮书中指出:“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大数据的出现将会对社会各个领域产生深刻影响。”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其中明确指出将全面推进我国大数据的发展和应用,加快数据强国建设。毫无疑问,大数据正在逐步深入人心,快速融入各行各业,正在对人类的工作、生活与思维方式产生巨大的变革。大数据的“威力”也强烈地冲击着教育系统,正在给教育带来全新景观,成为推动教育系统创新与变革的颠覆力量,展现出未来教育的无限魅力。
1.重视教育数据挖掘与使用是大数据时代各国教育发展共同趋势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业已步入信息化浪潮裹挟而来的大数据时代。[]2013年作为大数据元年,各个行业领域开始将大数据技术作为企业发展的一种重要战略力量,大数据也已经渗透到社会领域的各个角落。数据流是大数据时代最典型的特征,数据得以大规模生产、利用和分享。[]当前,数据已然成为社会各领域的重要资本,并推动着时代转型。"教育数据资源作为教育领域系统变革的工具,各国积极着眼于教育数据的采集与利用,以制定科学教育决策,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创新教学体系。
2015年8 月,我国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国发〔2015〕50号),明确数据已然成为我国当前的基础性战略资源。[]自此,我国正式启动了教育大数据战略。2016年1月 28日,北京举办了"中国教育大数据专家论坛",中国教育大数据研究院院长戚万学作为专家代表在会上宣读了《中国教育大数据发展促进计划》,[]同年4 月17日,我国正式印发首份教育大数据权威发展报告——《中国基础教育大数据发展蓝皮书(2015)》,以深化中国教育大数据理论研究,引领教育改革创新实践。
2.健全的数据治理体系是充分挖掘和发挥教育数据价值的基本保障
教育数据作为数据资产的一个子集,各国在累积了丰富教育数据的基础上,也极其重视教育数据的开发与利用, 包括基于数据的教育科学决策、教学效果评估、学习习惯监测、学习进度分析等系列举措。而作为规范与管理教育数据整个流程体系的基本举措——数据治理自然也成为各国教育决策者、管理者、研究者以及实践者的研究热点。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 nt,OECD)推出复杂教育系统治理项目(Governing Complex Education Systems project),旨在解决教育治理方面的最新问题,其中就包括教育数据治理。OECD认为,在全民终身学习框架下,教育与培训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变得十分复杂,对终身学习体系的治理日趋重要。政府应发挥更多的战略指导作用,提升治理能力。[19]伴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飞速进步,建立功能完备、服务高效的数字政府是国家实现终身教育数字化变革的关键基础。为适应新发展形势及应对新政策挑战,OECD提出,政府需要在数据治理、数字技术等维度,实现从“电子政府”到“数字政府”的转型,从追求业务流程的数字化和信息化升级为以数据驱动的平台智能化与治理现代化。围绕数字政府的政策框架,OECD确定了六大关键要素,包括数字化设计、数据驱动、政府作为平台(government as a platform)、默认开放(open by default)、用户驱动和主动有为(proactiveness)。[20]为顺利实现转型升级,在新的框架下,OECD鼓励成员国政府:一是注重对终身教育体系建设进行整体的数字化设计,且体现以人为本的整体政府方法;二是在终身教育体系发展方面确定主要目标、关键指标、采集数据、追踪监测、跨国比较、结果公开等,三是鼓励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利益相关者的积极参与、开放共享。
3.大数据时代中国教育数据治理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与完善
近年来我国开始倡导教育大数据建设,2015年5月,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ITSS)信息技术服务分技术委员会在国际 IT服务管理与IT治理大会上发布了《数据治理白皮书》,权威界定了数据治理核心理念、框架及治理要素等关键问题,提出了数据治理的国际标准体系。[]2017年 4 月,ITSS 相继发布的《大数据安全标准化白皮书(2017)》在介绍国内外大数据安全政策及法规的基础上,也总结了数据安全挑战,构建了数据安全标准化治理体系。2018年1月,教育部办公厅出台《教育部机关及直属事业单位教育数据管理办法》(教发厅〔2018〕1号),文件定义了教育数据的基本内涵,并将教育数据划分为动态的行政记录数据和静态的法定统计数据,同时对教育数据共享、数据采集、数据储存、数据公开和数据安全等不同领域进行了论述。[]
2018年4月,教育部出台《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教技〔2018〕6号),要求不断完善教育数据标准与规范,执行一数一源和伴随式教育数据采集,落实教育数据分层分级共享权限,进而打破教育数据壁垒,构建"覆盖全国、统一标准、上下联动、资源共享”的教育数据资源体系。[]同年5月25日,教育部2018 年第12次部务会议对《教育统计管理规定》(***令第44号)进行了审议和公布,该《规定》已于8月正式施行。[]《教育统计管理规定》指出我国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积极运用大数据、互联网以及云计算等现代IT技术,设立综合教育数据统计机构,统筹发展,协同管理,构建恒稳的现代化教育数据库,审慎规范教育统计信息收集、统计信息储存、统计信息处理、统计信息传输、统计信息共享等过程。
尽管当前我国在数据治理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基于我国的教育数据治理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其间还存在系列问题。一是教育数据标准模糊。2012 年教育部出台《教育管理信息·教育管理基础代码》等七个官方文件,对数据标识代码进行了规定,但仍然存在一个教育数据名称有多个代码的情况,[]致使国家及各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元数据代码界定和理解不一。二是我国教育数据采集输入与审查程序欠缺,造成教育数据重复收集和数据冗余等情况。而教育数据审查机制匮乏,且教育数据监测技术落后,使教育数据质量低劣,教育数据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三是教育数据治理缺乏顶层设计,目前已有的文件及治理举措大多都是基于教育数据单个问题进行阐释,缺乏整体架构与系统治理机制。四是我国还未构建专门的教育数据治理团队和数据治理体系,导致整个数据治理事项缺乏专业引领与权威指导。
综上所述,教育数据作为与物质、能源齐名并肩的国家战略资源,它是实现教育驱动决策、推动个性化教与学、助力学弱群体精准帮扶的基本条件。然而教育数据库的创建与维护往往面临诸多问题,教育数据治理则必然成为了教育数据库健康发展的必要保障。我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信息与数据统计研究所所长马晓强表示,当前在面向全国 2.7亿学生教育统计信息之际,我国教育系统规模位居世界第一,教育数据资产更是名列前茅。基于此,教育数据治理早已成为我国的一项重要教育事业。当前,我国教育领域数据治理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将人类价值观、角色扮演尤其是治理主体的创意、直觉与创新精神有效嵌入教育领域数据治理大数据系统,并将呆板的运算法则和冰冷的机器变为实现科学决策、有效治理的“利器”,或许是未来实现教育领域数据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条可行之道。
参考文献:
以上为《《用数字管理——数据在教育领域的崛起》读后感》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