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社会治理现代化创新区“6 1”工程工作总结》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社会治理现代化创新区“6+1”工程
工作总结
深入践行“12345”白云“强省会”奋战路径,紧盯社会治理创新区建设目标,大力推进“6+1”工程,更加注重系统观念、法治思维、强基导向,以解决治理难题为创新导向,按照“立项不解决问题不过审、机制不发挥作用不授牌、效果不被群众认可摘牌整改”的要求,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在创新社会治理上的引领作用,着力解决社会治理工作中“平安难创、矛盾难调、环境难治”等突出问题,打造一批特点突出、务求实效、群众满意、可复制可推广的艳山红社会治理亮点品牌,以社会治理示范点建设助力推动更高水平平安艳山红建设。
一、工作开展情况:
(1)坚持党建为魂,筑牢基层治理根基。夯实基层党组织引领基层治理创新的桥头堡作用,通过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建强队伍,不断巩固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一是用“一网”兜起民生大小事。推动了58名镇机关在职党员下沉网格认领服务岗位,充当“联络员”“信息员”“服务员”,使资源“下”得去、问题“上”得来。二是用“一中心”集聚服务多功能。推动村级综治中心建设,把各类服务资源下放“中心”,利用“中心”开展代办、领办服务,为群众开展活动提供阵地支持。三是用“三提”提升干部能力值。组织全镇80余名村(社区)“两委”干部开展能力提升培训,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动员38名符合条件的村(社区)“两委”干部报名参加学历提升。围绕中心工作培训网格员、网格长,提高业务知识水平。
(2)创新联动模式,汇聚整合服务力量。搭建多元治理平台,实现自治共治有机融合。一是推进“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治理机制建设。探索实施联户长激励机制,激发党员群众更多的服务热情,鼓励热心人、能人主动申请担任联户长,构建“受助—助人—互助”“奉献—回报—奉献”的服务新模式,动员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基层自治。二是强化宣传凝聚治理共识。3月、4月通过入户走访3次、发放张贴宣传海报300余张、通过视频宣传、微信转发等形式,加大反邪、防电信网络诈骗、禁毒等宣传力度。三是构建群防群治、共建共治新格局。加强了对村治安巡逻队的指导力度,激发群防群治能量,每周根据发案情况、发案特征及时调整巡逻路线,加强日常巡逻的针对性;加强与派出所、司法所及区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积极邀请退休老干部、老教师、“两代表一委员”等威望高的社会人员,加入信访监督员志愿服务队伍,共同监督信访案件化解工作,推动基层治理水平上台阶。为了推动基层治理的有序运行。一是完善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以综治中心为依托,搭建“一纵一横”(即:纵向争取上级支持下级配合化解,横向强化部门间协调处理)矛盾化解网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多元化解矛盾纠纷的需求;做好信访“调新化积”工作,严格执行“1+3(N)”包保稳控机制,随时掌握动态。二是扎实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加强建设镇村分级指挥平台及1套视频会议系统,设置监控平台、视频存储、语音喊话等功能;科学布局高清视频,高清人脸识别监控,并已向区申请新增,确保能在重要4交通路口、重点部位、人员聚居地全方位无死角和24小时全天候监控。三是稳步推进“平安建设”。协调派出所组织巡逻队伍开展日常巡逻,坚持每天不定时不定点的巡逻防范,并对沿街的赌博、站街情况进行严厉的打击。有效的震慑了违法犯罪分子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涉黄、涉赌问题。
(3)加强工作开展力度,提高群众思想认识。
一是为使平安建设工作有序推进,我镇重新了调整关于调整艳山红镇平安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二是为有效控制发案,每周将各村发案情况进行统计,督促所发案村根据发案情况及发案特征及时调整巡逻路线,开展有针对性的日常巡逻,镇综治中心不定时开展各村的巡逻督查。三是每月将上月发案情况进行汇总,与艳山红派出所开展集中研判,制定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加大辖区治安巡逻力度,由社区民警和警务助理带队对重点发案区域开展24小时蹲守和巡逻防范;四是联合艳山红派出所、镇司法所、镇法庭、镇社会事务办等部门在西南家具城、鸡场村等地开展扫黑除恶、平安建设、反邪、防电信网络诈骗、见义勇为等宣传,正面向群众宣传我镇今年平安建设取得的成效,确保“零抢劫、零命案”的发生。同时,积极不定期的开展宣传活动,发放各类宣传品,能有效地提升群众参与政法相关工作的积极性和知晓率。
同时也要全面围绕“6+1”工程(“6”即政治引领、综治能动、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强基、智治支撑的六治并举社会治理工程,“1”即素质提升工程),以“1+3(N)”(即,1个党支部+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N项社会治理资源、1个党支部+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集体经济组织+明白人【村】+N项社会治理资源)为抓手,结合网格示范点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会治理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将尖山村以及高山村的案发率牢牢控制住,加强巡逻、宣传。牢牢把握群众参与的重要基础性要求。
二、存在的问题
(一)宣传发动需加强。虽然我镇投入了大量的宣传经费,通过张贴通告、悬挂宣传标语横幅、粉刷墙体标语、发放宣传单、制作宣传品、出动宣传车辆等形式,进行了广泛的宣传,营造了良好氛围。但是宣传方式、宣传内容还是比较单一,宣传形式不灵活,注重“面”的宣传,对“点”的宣传力度不够,宣传渠道不够丰富。
(二)阵地建设亟待加强。在互联网这一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乡镇缺少平台管理经验,网络平台管理渠道欠缺,镇一级运用和管理新兴媒体方面与工作要求存在差距。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丰富文化活动,确保精神文化有保障。以“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全民健身运动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不断加强辖区内文艺队伍和志愿服务队伍的建设,带动村民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
(二)加强队伍建设,确保舆论引导有提升。进一步加强宣传思想队伍建设,加快建设一支政治更加坚定、眼界更加宽广、业务更加精湛、纪律更加严明、作风更加务实的宣传思想队伍,把宣传落实基层深处。进一步加强网评员和舆情监管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以上为《社会治理现代化创新区“6 1”工程工作总结》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