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自我免疫力的提升(文案)(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亲爱的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田某某老师。
一转眼,疫情封控将近两个月了,还没有来得及好好感受盎然的春意,就要即将迎来夏日时光。这是我们的人生从未经历过的一段特殊岁月,老师和大家一样,每天宅在家里,看书,学习,讲课,带孩子。
如果你关注媒体,每天 会看到很多的负面消息,关于疫情的传言,关于封控的抱怨,关于物资的缺乏,关于秩序的混乱,疫情之下,没有一个人是幸运的。面对这样的大环境,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各位同学 有没有在不经意间,被这种消极的氛围影响呢,有没有在日复一日的枯燥中感到迷茫呢,有没有在安静的清晨,慢下来,去感受一下自己的内心呢?它是安悦的,还是烦躁的呢?
步入青春期的我们,跟当下的大环境去交融时,各位的同学的心情又是如何呢?
今天田老师跟大家分享《如何提升自己的心理免疫力》,我尝试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去描述一些心理学中的概念及原理,最重要的是希望大家能够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装备我们的内心世界,让它越来越积极,越来越阳光,有足够的免疫力去抵挡外部的消极因素,帮助自己健康快乐地成长。
好,我们一起来看:
第二页:
我们首先进入第一个话题,当我们说,提升心理免疫力的时候,我们所指的心理是什么呢。同学们,你有没有注意到,我们常某某有这样的语言,比如:说说你的心理感受,描述一下此刻的心理状态,某某的内心世界很丰富等,我们所提到的“心理感受”,“心理状态”,“内心世界”究竟存在于身体的哪个部位呢?
请问是心脏还是大脑呢?这个常常挂在嘴边的“心理”到底在哪里?我想当老师抛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同学们一定能够在第一时间反应出,其实是指我们的大脑。我们原本以为,大脑就是负责记忆,学习知识,表现出来的是聪不聪明,灵不灵活等。可能我们从来没有深刻地去理解大脑在我们的心理活动中,扮演着怎样的重要角色。当然,这堂课,田老师并不是要普及大脑的生理性结构,而是希望透过大脑在心理中发挥的作用,来了解它对我们内心活动更深层次的影响。
第三页:
不知不觉间,各位同学已经从无忧无虑的童年悄悄滑进了青春期。看看下面一些场景是不是似曾相识呢?比如:某位好久不见的阿姨,惊讶地拍着你的肩膀说:哎呦,大小伙子了,个子比妈妈都高了!比如:某天早晨突然发现镜子里的自己多了一些青春痘。比如:妈妈会抱怨:这孩子,最近火气可大了,一点就爆。有没有大家熟悉的场景呢?
那各位有没有想过,青春期对你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除了年龄的增长,身高的增加,其他的方面呢?有没有在我们的内心世界发生某些变化?同时这些内在变化是如何影响我们的外在表现呢?
第四页:
田老师带大家,从两个部分来分析,当我们走入青春期,最直观的就是我们在生理发育上的变化,而对于心理影响最大的生理性变化就是大脑的发育。我们进入青春期之后,大脑发育迅速,尤其是大脑中负责体验和感知情绪的部分,我们称之为杏仁核的那个部分,快速发育,这使得我们对于情绪的感知变得非常敏锐,同时情绪爆发也无比迅速。结果就是进入青春期之后我们的情绪很容易失控,也变得烦躁易怒。
同时,我们大脑中还有一个负责调节情绪的部分,被称之为大脑额叶。然而,额叶的发育却远远落后于杏仁核的发育。由于我们大脑这两个部分的发展失衡,就使得处在青春期的我们表现出情绪不容易被管理。也正是由于这样特别的生理发育,才让“青春期”这个阶段被格外关注。
老师用同学们都熟悉的游戏角色,来表达这种对抗关系。额叶要控制杏仁核调节情绪,而额叶没发育好的时候杏仁核却不断发育,导致我们的情绪系统常常被挑战。老师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可能同学们更容易理解:杏仁核先于额叶发育,就好比同学们都已经坐在教室了,老师却一直没有来,可想而知,班级中的氛围会是怎么样的一个活跃程度。当我们了解了 大脑发育 阶段化的特殊性,我们就明白了青春期的情绪化,并非是性格使然。
第五页:
在青春期,随着生理的发展,我们的心理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整体来说有三个方面。第一就是思维的改变。当我们进入到青春期之后,我们的思维尤其是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在迅速的发展,这使得我们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力大大增强,思维敏捷度也快速提升。所以,这个阶段的我们,在和别人的相处中,容易产生观念与认知的碰撞,常某某因观点不一致而导致冲突。这也是为什么有的父母反应说脑子反应快了,会跟父母顶嘴了,就是这个原因。
第二就是随着心智的变化,我们的个性在不断地发展。尤其是处在青春期的同学们,我们渴望探索自我,发现自我,由此变得格外敏感。想去寻找自我的价值,渴望追求个性,所以我们特别在乎周围人到底怎么看我们。同时,我们也期待着父母家人,对我们的认识发生改变,用一个全新的视角看待我们。所以这个阶段的孩子们特别喜欢说: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足以可见我们内心的渴望,
第三就是我们阶段的进化。每个人都要从零到六岁的婴幼儿期,六到十二岁的学龄期,进入到青春期。这是我们成长的必经之路,然而也是一个特殊的阶段。我们从各自的家庭走出来,融入学校这样一个社会群体中,我们渴望在人群中寻找自己的位置,渴望群体的接纳,这一切的变化都使得我们的身心灵在经历着一次洗礼和变革。
与此同时,进入初中,我们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从小学阶段的记忆为主,变成现在的抽象,逻辑思维。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身体在发育,心智在成长。同时我们的社交模式也在发生变化,对于朋友关系的看重远远超越了小学时代。
第六页:
所有这些生理和心理的变化,会叠加在一起形成内心世界的巨大冲击,我们就知道这必然是一个颇不平静的,波澜壮阔的成长过程。所以同学们,当我们深刻地理解了这一点,就能够接纳在这个过程中,自己所有的不完美,所有的不成熟,所有闯过的祸以及所有犯过的错。
因为这不是你一个人的样子,而是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都是如此。所以我们要去坦然地接纳,热情地拥抱这个过程,虽然不完美但是很可爱,虽然很青涩但是很真实。接下来,老师邀请大家做个小小的互动。你拍拍自己的胸膛,告诉自己:虽然我不完美但是很可爱,虽然我还很青涩但是很真实。怎么样,是不是感觉更加理解自己了?
第七页:
在分析心理之前,我们先来讨论几个关键词,我 我的感受和我的想法。乍一听起来好像都是“我”。我们造句的时候,常某某说:我饿了,我困了,我很开心,我很愤怒,我想吃饭,我觉得你不应该这样,我认为这是对的,等等。所以你会发现同样的一个主语,可是它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我们每一个人,自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那个“我”就诞生了。每一个“我”,也就是此刻屏幕前的你,的确是与众不同的。全世界70亿人之中没有一个和你长得完全相同,你就是那个独一无二的存在。
那么“我的想法”和“我的感受”,却是我们在后天成长的过程中,在和周遭环境相处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这些是基于我们的主观体验。(主观体验就是你自己的感受,有可能跟别人不一样)稍后跟大家介绍一个生活中非常熟悉的词汇,就是情绪,心理学的术语给情绪做了很专业的解释,但是简而言之,情绪就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既然是主观体验,也就说明可能每个人的想法和感受是不一样的。那么对于我们的感受,我们需要有几个常规的认识。第一就是,我们的情绪走在思想的前面。面对事物,人们会先有情绪感受,它往往会先于我们的认知和思想。另外,情绪是无法控制的,我们常常被告诉:哎哎哎,别激动,控制一下情绪哈。各位同学,事实上情绪是没有办法控制的。啊?那该怎么办呢?对的,情绪不能被控制,需要的是被理解和接纳。即使你在愤怒之中,或在失望之中,这种看似很消极负面的情绪也不能直观地判断其对错,也就是情绪没有好坏对错,它需要的是被真正地理解和接纳的,因为你的情绪正在借着你的感受向你表达内在的需求。你得倾听他的声音,只有你先处理好了情绪,才能够冷静地利用大脑额叶内的逻辑思维去判断你的想法是否正确。所以足以可见,我们在面对内心世界的时候,有一样东西需要我们彻头彻尾研究明白的,那就是情绪。到底什么是情绪呢?
第八页:
刚才跟大家简单介绍过,尽管心理学中对于情绪有非常复杂和专业的解释,可是老师用一句话概括,情绪就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比如说,田老师今天在这里讲课,这是一个客观事物,那么,同学们对于田老师的讲课,感受如何呢?这就是你们的一种主观体验。可能有人觉得田老师太Up嗦了,越听越生气。有人觉得田老师讲得很实用,非常有收获。还有人觉得就那么回事吧,反正学校安排的,听听也无妨。你看,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主观感受。人类的情绪非常丰富和复杂,其中有四种最基本的情绪分别是喜悦,悲伤,愤怒和恐惧。光是喜悦就有很多细分,比如惊喜,欢喜,喜出望外,眉开眼笑,兴高采烈等等。再比如,尴尬,犹豫,遗憾,愧疚,沮丧,激动,都是我们情绪中的一种。
第九页:
接下来田老师要跟大家分享 关于情绪分析 比较深入的一幅图,就是在心理学中萨提亚的冰山理论。说到冰山你能想到什么呢?冰山一角的成语,泰坦尼克号中游轮撞击了冰山,对的,冰山的特点就是可能上面漂着的只是很小一部分,而地下确实巨大的浮冰体。
那么冰山理论如何帮助我们通过浮现在表面的情绪化行为看见行为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
我们在人际关系中,直观感受到别人情绪的途径往往是通过我们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以及应对方式,用冰山理论来讲,就是海平面以上的部分。比如当我们看到一个人生气发怒的时候,就会举起拳头,皱起眉头,但当一个人喜悦满足的时候,就会手舞足蹈,眉开眼笑。我们能够看到的这些部分,都是一个人的行为应对方式,也就是冰山的表面部分。
而指导这种行为应对方式的是我们里面的各种感受,冰山的第二层,也就是我们内在的各种情绪。
或喜悦,或悲伤,或厌烦,或愤怒,这些感受又是基于冰山的第三层,就是我们每一个人所持有的不同观点。人与人有不同的价值排序,也就是说对于某些事物我们的概念不一样,假设不一样,这些主观认知所形成的差异影响了我们的感受。举个大家熟悉的例子,比如,当看到自己考试成绩不好的时候,我们会很沮丧,这种沮丧感来自于我们的认知:就是成绩好才会被认同,才能有前途,有价值,这种已经形成的观点是我们形成心理感受的来源。
按照生物学的角度,人类个体之间的差异并不大,但为什么面对同样的环境或者事物,我们的观点有巨大的差别呢?我们所认定的某种观点,是来自于哪里呢?这就是冰山的第四层,内心期待。我们对于环境有所期待,对于自己有所期待,同样,他人也会对我们有所期待。
这种期待是源自于我们内心深处的渴望,也就是冰山的第五层。那这种渴望是什么呢?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有这种深层次的渴望,无论是田老师,还是在座的各位同学,以及我们的父母亲人,上至耋耄(mao)老人,下至新生婴儿,每一个生命的深层渴望就是被爱,被接纳,被认可,觉得自己有价值。
这些渴望全部源自于我们对生命最核心本质的思考与探索,也就是冰山的最底层。
这些知识可能对大家有一些深奥,但是如果你能理解,那真是了不起,因为这么都是心理学家很多年的研究结果。下面,老师就来举个生活中的例子,比如我们看到一位同学一直低头打游戏,也不跟周围人说话,看似一副高冷孤傲的样子。旁观者可能会判断这个同学太个性,不好相处,从而逐渐疏远他。这种消极孤立的行为真的是因为高冷吗?走进他的内心,真正了解他才发现原来他感觉到很孤独,很失落,所以才消沉地透过游戏打发时间,麻痹自己。那他的这些感受基于什么呢?基于他的观点,他认为自己不被欢迎,同学们都不喜欢自己,没有人互动和回应。而他的观点源于它对这个群体有所期待。这种期待是由于他内心深处的渴望,渴望被爱被接纳,被认可,从而觉得自己有价值。所以大家会不会觉得很惊讶,一个看起来高冷孤傲,不合群的同学,他在用这种被常人误解的行为表达着内心深处被爱,被接纳的渴望。
讲到这里,你还会轻易根据一个人的行为去判断他吗?你还会仅仅基于他的外在表现去对他作出评价吗?你会发现,无论是自己,还是周围的同学,甚至我们的父母,不管我们的外在表现如何,我们内心深处被爱,被理解,被接纳的渴望都是一样的。没有被满足而受伤的时候,我们才表现出来了情绪,情绪才导致我们各种各样情绪化的行为和动作。所以老师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把这座冰山模型装在心里。自己或身边的人出现行为异常的时候,不要轻易贴标签,下判断,而是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去剖析一下,多一份理解,多一份爱与接纳,从而让自己更加成熟有智慧,也让这个世界也因为你而更美好。
第十页:
明白了冰山理论之后,我们就会对我们的心理活动有更深刻的理解,接下来我们分析一下,现实生活中,带给我们心理压力,或者说给我们增加情绪负担的都有哪几个方面。
十一页:
第一个就是我们的家庭关系,进入青春期之后,伴随着我们的身体发育和心智成长,我们常某某和父母产生激烈的冲突。父母指责我们不听话,我们抱怨父母不理解自己。这就是令大部分家长头疼的叛逆期。可是各位同学,大家有没有思考过,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家庭冲突,给我们的心理造成压力呢?
一方面是快速成长的我们,渴望被父母认可,不希望一直被当作小孩子对待。而在父母的眼中,我们仍然是在成长阶段的一个孩子,我们的确很多行为在大人看来是幼稚和冲动的,这种认知的差异会导致我们之间的矛盾。我们觉得父母不理解我们,而父母看到的比我们要更深远和成熟。
我们在乎的跟父母在乎的点不同,我们的关注点跟父母所关注的也不同,这些不同和矛盾就会带给我们心理压力。
同时,我们要学会去理解。父母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有提醒,责备甚至管教,这是源于他们为人父母的责任,更是内心深处的爱。中国有句古语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无父母时方知,可见,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法替代的。田老师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这一点我深有体会。然而,不可否认,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提出质疑:那就是,如果父母爱我,为什么我感受的却是挑剔,要求甚至伤害呢?
其实这是父母爱的表达方式的问题,也是我们需要去理解和接纳的问题。
要知道,有的时候父母对我们严厉管教,甚至责备的背后,是对我们成长的一份担忧,一份牵挂。你也能够去理解,其实对于我们的父母而言,他们的内心当中也有那样的一个情绪的冰山,你所看到的有可能是有的时候对我们有严厉,对我们有要求,对我们有标准,但其实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
都是渴望把那份最真诚的感情给予对方,能够在这种互动当中给予鼓励,关爱,认可,所以,盼望各位同学我们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对于父母给我们的陪伴、关爱和管教能够有一个更清楚,更深刻和更成熟的认识。
第十二页 学业负担
好,那么来看第二个部分就是我们的学业负担。在我们目前的环境中,无论如何,考试仍然是我们在自我教育过程中的必经之路,而教育资源的有限,使得我们对于带有选拔性质的考试,也会感受到压力。
毕竟,考上一个好的学校,能够站在更好的平台上成长自己,这对我们很多的普通孩子而言,是一条最容易去走的路,因为它是相对确定的,与此同时这也给了我们学业的负担。所以有的同学常常为考试排名不能够靠前而倍感沮丧,有的同学会因为繁重的学业而觉得,自己的成长过程失去了很多的童真和乐趣。
另一方面,我们进入到了初中阶段以后,学习内容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学科门类也日渐齐全,而且我们会面临中考的压力和挑战,这一切都会给我们形成无形的负担,是我们的心态容易因疲惫焦虑而脆弱,特别是成绩不理想的时候,更会增加额外的心理负担和压力。虽然成长总是会面临挑战,正如古语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每一个人的青春都在奋斗和拼搏当中成长过来的,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去学习如何能够去平衡好这一切不给自己增加额外的心理负担。用一个正确的心态去看待这一切,你要相信。当你转换一个视角来去看待他的时候,你对他的感受就不一样了。关于更多的如何去面对学业,田老师分享的《如何建立成长型心态》,同学们可以去认真去看一看。那这堂课当中有详细讲。
第十三页 朋友社交
那么第三个就是我们的朋辈社交这个部分,其实也就是我们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
当我们进入到青春期以后,我们对于同学关系的重视程度要超过了以往,原因是随着我们逐渐长大以后,我们渴望在一个群体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我们喜欢交友给我们带来的自信和价值感。
但这同时,也会使得我们在与同学的关系中变得异常的敏感,当我们与同学的关系维持的比较好的时候,我们就会很快乐,很满足,当我们跟同学的关系不好的时候。就会有很多的烦恼,有的时候这种烦恼远远大过了学习给我们带来的充实感,所以这也是我们要去正视的一个部分,那么关于这个部分前面田老师讲过了。其实青春期伴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是有很多的不成熟,无论是在生理上面,还是心理上面,那么,同样同样处在青春期的其他同学都在这种不成熟当中。大家都处在这种情绪磨合的过程当中,所以有冲突,有矛盾自然是在所难免的,有的时候,我们不用把别人对我们的看法当成一种攻击,就算是攻击也不用升级成对我们人格尊严的否定。而且在老师看来,同学们之间发生冲突并非是一件坏事。这正是一个我们可以去学习如何去处理情绪,如何去建设人际关系,以及如何维护人际关系最好的一堂人生教育课。所以呢,盼望大家能够在朋友社交方面转压力为动力。
第十四页 个人成长
那么最后一点就是个人成长的部分,进入青春期我们会比较在意自己的外在,这也会给我们增加很多的烦恼,比如说。有的同学会因为身高而感到自卑,有的同学会因为太胖而担心被同学嘲笑,有的女孩会因为自己的穿衣打扮而过于敏感,有的男生则因为自己的体格是否健壮来去衡量自己在人群当中的地位。所有这些烦恼都会影响我们的心理,影响我们对自己正确的认识,那么我们需要对我们的个人成长有个正确的认识。大家要知道并不是一个人的外在身体条件决定了一个人的价值,我们都知道今天影响我们这个时代的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先生就曾经在给大学生做演讲的时候就调侃自己说,看到马云先生就知道其实人的长相和人的成就是没关系的,泰坦尼克号的女主角,好莱坞的著名影星凯特温某某,就是一个身体偏胖的女孩,可她参演的泰坦尼克号,收获了14项奥斯卡提名。我们都知道,拿破仑的个子矮并不影响他会成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
好,那分析了这么多,一旦当我们真的招架不住有了心理问题,我们该如何去面对呢?
田老师给大家开出4针疫苗,帮助你对负面情绪产生免疫。到底是那四针疫苗,有这么厉害的作用呢?我们一起来看。
第十六页 自觉力
第一针:自觉力,什么是自觉力呢?这里的自觉并不是我们常说的学习上的自觉性。田老师在这里所说的自觉力是一个人的自我觉知,自我觉察,自我觉醒的能力,这种自觉力表现在一旦处于负面情绪当中的时候,你需要自我觉察,你心里面要做第一步的事情就是觉知!你要意识到我现在情绪很糟糕。你要给自己的情绪按下一个空白的暂停键——停!现在我已经失控了,我现在处在糟糕的情绪当中,一旦你做出这一步,你要相信老师,你的大脑会自动自发的。开始对你的思维系统,你的心理系统做出检索,并开始做修复你的内心世界的准备工作,这就好比安排了一个警察在你的心理的大门口,一旦当负面情绪入侵的时候呢,这个警察就会给你报警,Dingdong!注意!注意!你现在的情绪正处在负面情绪当中,这是第一步——自觉力。
第十七页 理解力
第二步就是理解力,还记得田老师在前面就分享过说情绪是无法控制的。所以我们不是说当我们有了情绪之后呢,我们把它按下去,可是情绪就像喷泉一样,是摁不住的,我们要做的是去接纳它
那怎么能接纳呢?就是给这个情绪命名,每一种情绪其实都有名字,当我们能够准确的用它的名称来表达这种情绪的时候,这种情绪就会被正确的理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压力的四个方面,分别是家庭关系方面,学业负担方面,我朋友关系方面,和我们自我成长方面,最后,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处理负面情绪的四个步骤分别是自觉力,理解力,处理力,还有摆脱力,所以这四个步骤帮助大家能够正确地妥善地来去处理我们的负面情绪。
各位同学。所谓免疫力就是我们经历了一次攻击之后就会产生抗体,下次同样的病毒就不会伤害到我们,所以老师盼望着我们这节课以后同学们都能够学会去处理我们的情绪,面对我们的情绪使我们经过之后,就不再被同样的情绪所困,越发的生长成熟,成就一生。
结束语
好了,同学们,结束的时候,老师想说,疫情总会过去,而你们也总会长大,终有一天你们会成长为整个家庭的顶梁柱,也会成为我们这个国家的顶梁柱,会有很多美好的事情等着你们 去发现,去探索,去创造,老师盼望大家能够从小养成积极乐观的心态,拥抱未来精彩的人生。生活很美好,未来很精彩,祝福大家。
各位同学,是环顾当下,跟着风控消极躺平,还是关注未来,相信人们终将战胜疫情,生活总要继续,而科技引领的人工智能时代终将来临,彻底改变这个时代呢?2040年,那个时候你30岁左右,想想你会坐在哪里?跟谁在一些,思考些什么呢?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自我免疫力的提升(文案)(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