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风险投资、代理问题与企业创新  

本文由用户“q32860701”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3-08-10 17:12:19 举报文档

以下为《政府风险投资、代理问题与企业创新  》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一、引言

A. 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科技创新的不断推进,政府风险投资成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政府引导基金作为政策自然实验的一种形式,旨在通过投资中小科技企业和初创企业来推动科技创新。然而,关于政府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果和影响机制的研究还存在较大的争议。

在现有文献中,有些研究认为政府风险投资能够促进企业创新,通过提供资金和资源支持,加强企业的研发活动,从而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增长。然而,也有一些研究发现政府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产生了负面影响,主要原因是政府投资机构存在目标导向冲突、政治关联和寻租等问题,导致投资方向偏离了政策初衷,企业创新能力受到限制。

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政府引导基金投资中小科技企业和初创企业的分析,揭示政府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效果和影响机制。通过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结合2008-2017年中国沪深A股***微观企业数据,对政府风险投资进行深入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B. 文章结构

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引言部分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阐述了政府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的重要性和争议。接下来的文献综述部分回顾了相关研究,总结了现有研究的主要发现和不足之处。研究方法和数据部分介绍了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的理论基础,以及数据来源和变量定义。实证结果分析部分对研究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有启示意义的发现。理论解释和政策启示部分从不同视角解释了实证结果,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最后,结论部分对研究的主要发现进行总结,并指出了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对政府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果和影响机制的深入研究,本研究将为政府决策提供重要参考,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二、文献综述

A. 政府风险投资与企业创新的关系研究

过去的研究表明,政府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有着重要的影响。政府风险投资作为一种公共政策工具,旨在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通过提供资金和资源支持,政府风险投资可以帮助企业克服创新过程中的困难,并提供创新活动所需的资本。然而,对于政府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果存在争议。

一些研究发现,政府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例如,政府风险投资可以提供风险投资资金,帮助企业进行研发活动,并促进技术创新的产生。此外,政府风险投资还可以提供战略指导和市场机会,帮助企业实现技术转移和市场开拓。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政府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然而,也有研究发现,政府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产生了负面影响。一些研究认为,政府风险投资可能导致资源配置的扭曲,使得企业在创新活动中存在着代理问题。政府风险投资机构的目标导向可能与企业的创新目标相冲突,从而导致企业在创新决策上的不合理选择。此外,政府风险投资可能对企业的内部治理产生负面影响,进一步抑制了企业的创新能力。

B. 代理问题与企业创新的关系研究

代理问题是企业内部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也是企业创新活动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代理问题指的是企业所有者(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存在的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导致代理人可能追求自身利益,而忽视委托人的利益。

过去的研究表明,代理问题对企业创新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一方面,代理问题可能导致企业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配置,从而抑制了企业的创新活动。代理人可能将企业资金用于非创新活动,或者追求短期的利益而忽视长期的创新发展。另一方面,代理问题也可能导致企业内部治理不善,影响了创新决策的有效实施。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监督制约,使得企业难以有效地调动员工的创新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政府风险投资与企业创新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既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有负面的抑制效应。在研究政府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时,需要考虑到代理问题和企业内部治理等因素的作用。本文将从这些角度出发,对政府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果和影响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三、研究方法和数据

A. 渐进双重差分模型的理论基础

渐进双重差分模型(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PSM)是一种常用的处理选择性问题的方法,用于评估政策对于个体或实体的影响效果。本文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来估计政府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果。

在本文中,首先需要构建一个合适的处理组和对照组。处理组为受到政府引导基金投资的科技企业和初创企业,对照组为未受到政府引导基金投资的同类企业。为了减少处理组和对照组之间的选择性偏差,本文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进行配对。具体而言,根据企业的一系列特征变量(如企业规模、行业、地区等),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估计每个企业受到政府引导基金投资的概率,得到倾向得分。

其次,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将处理组和对照组按照倾向得分相近的原则进行配对,使得处理组和对照组之间的特征变量分布趋于一致。通过配对后的样本,可以计算出处理组和对照组在创新绩效上的差异,从而评估政府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果。

B. 中介效应模型的理论基础

为了揭示政府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本文采用中介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政府风险投资通过哪些渠道对企业创新产生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企业的政治关联和寻租作为中介变量。政治关联是指企业与政府相关部门或政府官员之间存在的特殊关系,寻租是指企业通过非正常手段获取资源或权益的行为。通过中介效应模型,我们可以分析政府风险投资是否通过政治关联和寻租来影响企业创新。

具体而言,我们将政府风险投资作为自变量,企业创新作为因变量,政治关联和寻租作为中介变量。通过回归分析,可以计算出政府风险投资对政治关联和寻租的影响系数,以及政治关联和寻租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系数。同时,通过中介效应的计算,可以得到政府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的总效应和直接效应。

C. 数据来源和变量定义

本文的数据来源为2008年至2017年中国沪深A股***的微观企业数据。主要的变量定义如下:

1. 政府风险投资:用二值变量表示,1代表企业受到政府引导基金投资,0代表企业未受到政府引导基金投资。

2. 企业创新:用一系列指标来衡量企业的创新绩效,如研发投入、专利申请数量、科技成果转化等。

3. 政治关联:用二值变量表示,1代表企业与政府相关部门或政府官员存在特殊关系,0代表企业不存在政治关联。

4. 寻租:用一系列指标来衡量企业的寻租行为,如政府补贴占比、行业准入门槛等。

通过对上述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可以得到政府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果和影响机制。同时,本文还将考虑不同监管环境、不同性质私人基***制与合伙制基金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以提供更全面的分析和理解。四、实证结果分析

A. 引导基金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果

根据渐进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结果,引导基金对企业创新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这与政府风险投资的初衷相反,表明政府引导基金在促进科技创新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进一步分析发现,引导基金更倾向于投资风险相对较小的企业,而不是高不确定性和高风险的小微科技企业和初创企业。这导致了引导基金投资目标与政策初衷的偏离,从而抑制了企业的创新活动。

B. 不同监管环境下的分组检验结果

通过不同监管环境下的分组检验,进一步验证了引导基金的投资目标偏离问题。在相对宽松的监管环境下,引导基金更倾向于投资风险较小的企业,而在相对严格的监管环境下,引导基金的投资目标更加偏离政策初衷。这说明监管环境对引导基金的投资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需要加强监管力度,以确保引导基金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科技创新。

C. 不同性质私人基金的分组检验结果

对不同性质私人基金的分组检验结果发现,相较于股权投资,引导基金和风险投资的投资目标更难协调,对企业创新的负面影响更大。这可能是由于引导基金的投资目标与风险投资的目标存在一定的冲突,导致了对企业创新的抑制效果。因此,在设计和实施政府风险投资政策时,需要更加关注引导基金的性质和目标,以确保其能够更好地支持企业创新。

D. 政治关联和寻租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进一步分析发现,政治关联和寻租现象对企业创新产生了负面影响,并扭曲了企业利用引导基金的投资方向。与其他类型企业相比,有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研发投入更低,创新产出更低。这说明政治关联和寻租会干扰企业的创新活动,并降低引导基金对企业创新的促进效果。因此,需要加强对政治关联和寻租行为的监管,以确保引导基金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科技创新。

E. 机制检验结果

机制检验结果显示,研发支出激励不***内部治理不善是引导基金抑制企业创新的重要渠道。研发支出激励不足会降低企业对创新的投入,而公司内部治理不善会影响创新决策的质量和效果。此外,公司制引导基金相较于合伙制基金的创新绩效更差,这可***制基金的决策机制和激励机制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关。因此,在引导基金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需要加强对研发支出激***内部治理的关注,以提高引导基金对企业创新的促进效果。

通过以上实证结果分析,可以看出政府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产生了负面影响,并且存在一定的影响机制。为了提高政府风险投资的效果,需要加强监管力度,关注引导基金的投资目标和性质,避免政治关联和寻租行为的干扰,加强研发支出激***内部治理,以及优化引导基金的决策和激励机制。这些结论对于政府制定和实施科技创新政策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五、理论解释和政策启示

A. 不同类型基金目标导向冲突的影响机制

本研究发现,引导基金对企业创新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这一结果可能是由于引导基金的投资目标与政策初衷偏离所导致的。引导基金更倾向于投资风险相对较小的企业,而不是高不确定性和高风险的小微科技企业和初创企业。这可能是因为政府在风险投资中存在目标导向冲突,一方面希望推动科技创新,另一方面又希望保证资金的安全性和回报率。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可以制定更加明确的投资目标,鼓励引导基金投资更具创新潜力和成长性的企业。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对引导基金的监管,确保其真正服务于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目标。

B. 政治关联和寻租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

本研究还发现,政治关联和寻租现象扭曲了企业利用引导基金的投资方向。有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研发投入更低,创新产出更低。这可能是因为政治关联企业更关注通过政府资源的获取来实现自身利益,而忽视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应加强对政治关联企业的监管,防止其滥用政府资源和寻求不当的利益。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对引导基金的管理,确保其投资对象真正具有创新能力和潜力。

C. 研发支出激励不***治理问题的影响机制

本研究还发现,研发支出激励不***内部治理不善也是引导基金抑制企业创新的重要渠道。研发支出激励不足可能导致企业对创新的投入不足,而公司内部治理不善可能导致企业对创新的管理和执行能力不足。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可以通过建立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加大对研发的投入。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管,推动企业改善内部治理,提升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

D. 公司制与合伙制基金的创新绩效对比

本研究发现,公司制引导基金相较于合伙制基金的创新绩效更差。这可能是***制基金在决策过程中存在着代理问题,导致投资决策偏离创新导向。

为了***制引导基金的创新绩效,政府可以加强对基金的监管,确保其投资决策真正服务于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目标。同时,政府还可以鼓励合伙制基金的发展,提升其对创新企业的投资能力和创新资源的配置能力。

六、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政府引导基金投资中小科技企业和初创企业的分析,揭示了政府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的负面影响效应和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引导基金对企业创新产生了显著的抑制效应,并且投资目标与政策初衷偏离。不同监管环境下的分组检验结果显示,引导基金更倾向于投资风险较小的企业,而不是高不确定性和高风险的小微科技企业和初创企业,这导致了对企业创新的负面影响。此外,不同性质私人基金的分组检验结果表明,相较于股权投资,引导基金和风险投资的投资目标更难协调,进一步加大了对企业创新的负面影响。

政治关联和寻租现象也扭曲了企业利用引导基金的投资方向。相较于其他类型企业,有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研发投入更低,创新产出也更低。这表明政治关联企业更倾向于利用引导基金进行寻租行为,而不是用于创新活动。公司内部治理不善和研发支出激励不足也是引导基金抑制企业创新的重要渠道。公司制引导基金相较于合伙制基金的创新绩效更差,这可***制基金更注重短期利益,而忽视了长期创新价值的积累有关。

从不同类型基金目标导向冲突、政治关联和寻租等视角进行理论解释,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引导基金的投资目标与政策初衷存在冲突,这限制了其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政治关联企业利用引导基金更多用于寻租行为,而不是用于创新活动;研发支出激励不***内部治理不善是引导基金抑制企业创新的重要渠道。此外,公司制引导基金相较于合伙制基金的创新绩效更差,这可***制基金更注重短期利益,而忽视了长期创新价值的积累有关。

综上所述,政府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产生了负面影响,并且存在多种机制导致这种负面影响。因此,在进行政府风险投资时,需要更加关注投资目标与政策初衷的一致性,加强对政治关联企业的监管,改善研发支出激励机***内部治理,同时考虑基金的组织形式,以提高政府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的促进效果。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政府风险投资的影响机制,以及制定更有效的政策措施来推动科技创新。

以上为《政府风险投资、代理问题与企业创新  》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