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题》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5分,共35分)
1.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中林则徐参与的历史事件是( A )
A.虎门销烟 B.火烧圆明园 C.武昌首义 D.义和团运动
2.“从香港和五口(五处通商口岸)输入的外国商品,开始冲击中国的自然经济,几千年来的社会经济结构被侵蚀而逐步改组。”材料描述的是( B )
A.鸦片输入的危害 B.中英《南京条约》的影响
C.中国边疆的危机 D.中日《马关条约》的后果
3.1856年,英法发动侵华战争的目的是 ( C )
A.对林则徐虎门销烟活动进行报复 B.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C.为了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D.镇压义和团运动
4.李鸿章在上海联合洋枪队镇压太平军时,感叹西方国家“大炮之精纯,子弹之细巧,器械之鲜明……实非中国所能及。”材料反映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 ( C )
A.民主思想 B.政治制度 C.军事技术 D.风俗习惯
5.史料记载:“(甲午战争后)随便走进中国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以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压的印度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A )
A.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手摇纺车效率低下
C.印度棉纱质优价廉 D.民族工业曲折艰难
6.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并吸取其争权夺利导致分裂的反面教训。这从侧面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C )
A.推动了近代的思想解放 B.促成了辛亥革命的发生
C.有益于近代的革命探索 D.激起了国内反清的高潮
7.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表中的选项、史实与推论对应正确的是( A )
A 公车上书 打破了清朝知识分子不得过问朝政的禁令
B 百日维新 挽救了民族危亡
C 《定国是诏》颁布 标志着维新派掌握了国家政权
D 戊戌政变 提高了光绪皇帝的地位
8.《扯线木偶》漫画,讽刺了清政府已变成“洋人的朝廷”。这一漫画根植于( D )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9.导致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 C )
A.护国运动的开展和胜利 B.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坚决斗争
C.民主共和成为时代潮流 D.袁世凯失去帝国主义的支持
10.1919年6月的英国《泰晤士报》评论说,巴黎和会与其说引起了中国学生的争取国权运动,不如说它是近代中国人第一次对西方人说“不”的国际会议。这主要是因为( B)
A.巴黎和会促使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 B.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C.五四运动迫使北洋政府废除了“二十一条” D.中国在巴黎和会上收回了山东主权
11. 1921 年 7 月,停泊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它见证了( D )
A.戊戌变法的失败 B.解放战争的胜利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中国共产党成立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有关史实或史论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在题号前括号中填写“√”,错误的填写“×”。)
1.《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 )
2.武昌起义虽然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约》
辛亥革命 《辛丑条约》
北伐战争 推翻清政府
简答题(20分)
《南京条约》的内容是什么?(6分)
答:要求中国割让香港岛;向英国赔偿军费二千一百万银元;开放通商口岸;协定关税;
洋务运动有什么积极意义?(6分)
答:①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②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科技人才 。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8分)
答: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在中国的统治。
②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③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题》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