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及其应用试题分类汇编———学年北京市各区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题

本文由用户“lyfgood11”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1-12-27 12:42:46 举报文档

以下为《透镜及其应用试题分类汇编———学年北京市各区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题》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八上第4-5章 光学综合检测

(时 间:45分钟 得 分:100分)

出 题:马某某 审 题:初二物理科组

一、单选题

1.(2020·北京延庆·八年级期末)早在我国西汉时期成书的《淮南万毕术》中就有关于冰透镜的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图中关于该记载解释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2.(2021·**_* 如图所示是南昌海昏侯博物馆“刘充国印”的展台,透过上方镜能看到放大的印章, 通过下方镜能看到印章底部的字。上方镜和下方镜的原理正确的是( )

/

A.上方镜是一面凸面镜 B.上方镜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

C.下方镜是一面凸透镜 D.下方镜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3.(2020·北京西城·八年级期末)小刚利用自制的水凸透镜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如图所示,他将蜡烛、水凸透镜和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经调节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他推动注射器的活塞向水凸透镜内注水,使水凸透镜的焦距变小,如果不改变蜡烛和水凸透镜的位置,要在光屏上再次呈现烛焰清晰的像,他正确的操作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

A.光屏左移,光屏上呈现烛焰更大的像 B.光屏左移,光屏上呈现烛焰更小的像

C.光屏右移,光屏上呈现烛焰更大的像 D.光屏右移,光屏上呈现烛焰更小的像

4.(2020·北京通州·八年级期末)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16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图清晰的像。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

C.放大镜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

D.当点燃的蜡烛靠近凸透镜时,要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光屏应靠近透镜

5.(2020·北京朝阳·八年级期末)图所示的是眼睛的结构图,关于眼睛及其视力矫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眼睛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凹透镜

B.物体通过晶状体和角膜所成的像是虚像

C.矫正近视眼所配戴的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D.远视眼看不清近处景物,是因为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二、多选题

6.(2020·北京延庆·八年级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线垂直照射在平面镜上,反射角是90° B.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是虚像

C.一束光通过凸透镜一定会聚在一点 D.太阳光可以通过三棱镜分解为不同的色光

7.(2020·北京通州·八年级期末)老年人到了一定年龄时,看近处的东西模糊,看不清楚,称之为老花眼,它属于远视眼。在图中,是正确反映老花眼及其矫治的是(  )

/

A.甲是老花眼 B.乙是老花眼

C.丙是老花眼的矫治 D.丁是老花眼的矫治

8.(2020·北京密云·八年级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所成的虚像可能是缩小的

B.漫反射现象中,每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近视眼可以通过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进行矫正

D.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9.(2020·北京顺义·八年级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矫正近视眼时需配戴凸透镜

B.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C.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可以呈现在光屏上

D.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了变化,这种现象叫作光的折射

10.(2020·北京朝阳·八年级期末)人类借助于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看到了人眼所不及之处,实现了对微观世界和浩瀚宇宙的探索。图中的甲和乙是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的结构示意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

A.显微镜的物镜成放大的虚像 B.望远镜的物镜成缩小的实像

C.显微镜的目镜成放大的实像 D.望远镜的目镜成放大的虚像

三、作图题

11.(2020·北京西城·八年级期末)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经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______)

/

12.(2020·北京石景山·八年级期末)图是平行光线经过透镜折射后的光路,请在方框中填入适当透镜的符号。

(____)

/

四、填空题

13.(2020·北京通州·八年级期末)根据图中光的传播路径,可知方框内的透镜是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

/

14.(2020·北京顺义·八年级期末)小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他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位于凸透镜两侧,如图所示。调整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后,小杨将蜡烛放置在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将蜡烛放置在35cm刻度线处,向右移动光屏,光屏上可呈现烛焰清晰的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

/

15.(2020·北京西城·八年级期末)图为光射入眼睛的示意图。由此可以判断:此人所属视力类型为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应佩戴__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制成的眼镜进行矫正。

/

五、实验题

16.(2020·北京石景山·八年级期末)小华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实验桌上备有带支架的蜡烛、光屏、凸透镜A、凸透镜B、平行光光源(接通电源后可发出平行光)、光具座等器材。

/

(1)根据图甲所示,该凸透镜A的焦距是f A=_____cm。

(2)如图乙,实验时,需要把凸透镜A、光屏和蜡烛烛焰的中心调到_____。

(3)如图乙,小华把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_____(选填“放大”、 “等大”或“缩小”)的实像,此成像特点常应用在_____(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幻灯机”)上。

(4)保持蜡烛位置不变,小华用焦距f B为12cm的凸透镜B替换凸透镜A,将凸透镜B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若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向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17.(2020·北京密云·八年级期末)小英利用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

(1)如图甲所示小英测得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

(2)如图乙所示小英调节烛焰中心、_________中心和光屏中心为同一高度;

(3)如图乙所示小英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位于凸透镜两侧。小英将蜡烛移至3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_____、______、____像;

(4)小英将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则光屏应______透镜移动(选填“靠近”或“远离”),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如果这时用纸遮住透镜的下半部分,则(_______)

A.光屏上没有像了 B.光屏上只剩上半部分像

C.光屏上只剩下半部分像 D.光屏上可看到完整的像,但稍暗些

(5)小英将蜡烛移至45cm刻度线处时,她通过凸透镜看到了烛焰清晰的像,此实验现象能够说明____的成像特点。

18.(2020·北京朝阳·八年级期末)小阳通过实验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1)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入射光经透镜折射后如图甲所示,由此判断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cm;

/

(2)小阳将该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把点燃的蜡烛置于凸透镜的左侧,光屏置于凸透镜的右侧,如图乙所示。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在________高度;

(3)接下来小阳利用该实验装置模拟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此时他可以将蜡烛放到光具座上___________cm刻线处,调节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直到光屏上成烛焰清晰___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如果利用该实验装置模拟照相机拍出图甲中的照片后再去拍出图乙中的照片的过程,他应将蜡烛向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移动,同时将光屏向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移动;

/

(4)小阳继续利用该实验装置模拟放大镜的成像原理,他将蜡烛放到光具座上正确的位置后,应从___________(选填“蜡烛”或“光屏”)一侧观察烛焰所成的像。

19.(2020·北京西城·八年级期末)小红利用图所示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

(1)小红先利用图甲所示的方法,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会聚在光屏上,从而确定所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

(2)小红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移动光屏直至光屏上呈现出烛焰的倒立、________的实像,这一原理应用在_______(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上。

(3)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因燃烧变短,所成像如图乙所示,要想使像呈现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凸透镜和________(选填“蜡烛”或“光屏”)一起向下调整。

20.(2020·北京延庆·八年级期末)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

/

(1)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入射光经透镜折射后会聚的情形如图所示,可见此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

(2)实验中当蜡烛与该凸透镜的距离如图所示,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_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________就是利用这种成像规律工作的(选填“投影仪”、 “照相机”或“放大镜”);

21.(2020·北京昌平·八年级期末)某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80cm刻度线处,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

/

请结合此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能够说明______的成像特点。(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照相机 B.幻灯机 C.放大镜

(2)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缩小的像,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将蜡烛左移,光屏左移 B.将蜡烛左移,光屏右移

C.将蜡烛右移,光屏左移 D.将蜡烛右移,光屏右移

22.(2020·北京通州·八年级期末)小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利用图甲所示装置,通过实验记录并绘制了物距u和像距v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

(1)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

(2)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0cm处移到15cm处的过程中,所成的像逐渐变______(选填“大”或“小”)。

(3)当把物体放到42cm刻线处时,光屏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23.(2020·北京门头沟·八年级期末)小张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两侧。

/

(1)小张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25cm 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_____(选 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属于这一应用。

(2)小张将蜡烛从光具座上25cm向35cm移动时,若要让烛焰在光屏上能再次成清晰的像,光屏应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

(3)小张再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5cm刻度线处,他从凸透镜的右侧通过凸透镜可以看到烛焰_____的像(选填“倒立”或“正立”)。

六、综合题

24.(2020·北京密云·八年级期末)请阅读《眼镜的度数》.

眼镜的度数

配戴眼镜主要可以矫正近视、远视及散光所造成的视力模糊.近视和远视使用球面透镜(简称“球镜”,即凹透镜或凸透镜)来矫正;散光使用柱面透镜(简称“柱镜”,即沿圆柱玻璃体的轴向切下的一部分)来矫正.透镜的焦距 f 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的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大,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的焦度,用φ表示,即φ= 如果某透镜的焦距是 0.5m,它的焦度就是φ= =2m-1如果远视很严重,眼镜上凸透镜的折光本领应该大一些,透镜焦度就要大一些.平时说的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以 100 的值,例如,100 度远视镜片的透镜焦某某 1m㧟1,它的焦距是 1m.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下表是某位同学配眼镜时的验光单.其中,球镜一栏和柱镜一栏的数字表示透镜的焦度.轴位就是散光的方向,也就是在这个方向上矫正一定的散光后才能看得清楚.虽然配戴眼镜可以矫正视力,但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因此我们在生活中要养成健康用眼习惯,保护好我们的眼睛.

远用



球镜(S)

柱镜(C)

轴位(A)

矫正视力(V



远用瞳孔距离(PD)65mm

右眼(R)

㧟1.75

㧟0.50

180

1.0





左眼(L)

㧟2.75





1.0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同学配的眼镜是_____(选填:“远视镜”或“近视镜”),其左眼所配镜片的度数是_____度.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

A.透镜的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强 B.透镜的焦距越短,焦度越大

C.透镜的焦距越长,镜片的度数越高 D.透镜的焦度越大,镜片的度数越高

参考答案

1.A

【分析】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成一点;根据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来分析解答此题。

【详解】

由冰透镜对着大阳却能聚光,使艾绒着火,由此可知冰透镜是凸透镜,因为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且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成一点,故选A。

2.B

【详解】

经凸透镜折射的光线更向主光轴方向偏折,经凹透镜折射的光线更向远离主光轴方向偏折,故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平面镜、平板玻璃对光线起反射作用,对光线没有会聚作用,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睛】

凸面镜和凹面镜利用光的反射,凸面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凹面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凸透镜和凹透镜利用光的折射,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通过画图分析,效果会更好。

3.B

【详解】

他将蜡烛、水凸透镜和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如图中所示可知:物距大于像距,经调节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即在光屏上得到了倒立、缩小的实像;不改变蜡烛和水凸透镜的位置,推动注射器的活塞继续向水凸透镜内注水,凸透镜变厚,焦距缩小,折光能量增强,光会聚在光屏之前,所以光屏应该向左移得到更小的烛焰的像,故ACD项不符合题意,B项符合题意。

4.B

【详解】

A.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16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图清晰的像,此时物距大于像距,满足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

B.照相机、摄像机利用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正确;

C.放大镜利用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成某某、放大的虚像,故C错误;

D.当点燃的蜡烛靠近凸透镜时,即物距减小,要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光屏应远离透镜以增大像距,故D错误。

故选B。

5.C

【分析】

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近视眼的晶状体较厚,会聚能力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需戴凹透镜矫正;远视眼的晶状体较薄,会聚能力较弱,看近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需戴凸透镜矫正。

【详解】

AB.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凸透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B错误;

CD.近视眼看不清远处景物,是因为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前方,需戴凹透镜矫正;远视眼看不清近处景物,是因为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后方,所以要佩戴凸透镜使光线提前会聚在视网膜上,故C正确、D错误。

6.BD

【详解】

A.当入射光线垂直于反射面入射时,入射光线、法线以及反射光线三线合一,所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都等于0°,故A错误; B.平面镜成像的本质是反射形成的虚像,故B正确; C.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但一束光通过凸透镜并不一定能会聚在一点,故C错误; D.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某某、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故D正确。 故选BD。

7.AC

【详解】

A.甲图的晶状体比较薄,对光的折射能力比较弱,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后面,只能看的清远处的物体,是远视眼或老花眼,故A符合题意;

B.乙图的晶状体比较厚,对光的折射能力比较强,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面,只能看的清近处的物体,是近视眼,故B不符合题意;

CD.远视眼或老花眼的晶状体比较薄,对光的折射能力比较弱,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后面,为了能是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我们需要用一个凸透镜将光线先折射一下,故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8.BCD

【详解】

A.凸透镜所成的虚像是放大的,所成实像可以是缩小的,也可以是放大的、等大的,故A错误;

B.镜面反射、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B正确;

C.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大,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故C正确;

D.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为七种色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这说明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故D正确.

故选BCD.

9.BD

【分析】

(1)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进而掌握正确的矫正方法;

(2)要识记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3)利用平面镜的成像特点以及实像和虚像区别来分析;

(4)要了解光的折射定义。

【详解】

A.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如果用凸透镜矫正,光线会聚能力增强,使成像更靠前,更看不清,故A错误;

B.光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有关,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故B正确;

C.平面镜成的是虚像,虚像是不能用光屏来呈现的,故C错误;

D.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透明介质进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偏折,故D正确。

故选BD。

【点睛】

这是一道光学综合题,考查光学现象和基础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10.BD

【分析】

显微镜的原理:显微镜包括物镜和目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某某的放大的虚像;望远镜的原理:望远镜包括物镜和目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某某的放大的虚像。

【详解】

AC.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目镜成某某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C错误;

BD.天文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由凸透镜组成,目镜成某某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D正确。

11./

【详解】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过焦点,如图所示:

/。

12./

【分析】

根据入射光和折射光的方向,判断光线被会聚了还是发散了;若光线被会聚则填凸透镜,若光线被发散则填凹透镜。

【详解】

折射光线比起入射光线更加远离主光轴,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立

【详解】

(1)[1][2]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25cm 刻度线处,此时物距为25cm,大于两倍焦距,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是照相机的原理。

(2)[3]将蜡烛从光具座上25cm向35cm移动时,物距变小,所以像距变大,所以应该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3)[4]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5cm刻度线处,此时物距为5cm,小于焦距,成某某放大的虚像。

24.近视镜 㧟275 ABD

【详解】

(1)由材料中“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 “可知,这个同学配的眼镜是近视镜;由表格数据可知,其左眼所配镜片的焦度㧟2.75,则由文中信息可知,其左眼所配镜片的度数为:㧟2.75×100=㧟275 度;

(2)AB、透镜的焦距 f 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的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大;因焦度: ,所以透镜的焦距越短,焦度越大,故 AB 正确;

C、由文中信息可知,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以 100 的值,所以透镜的焦距越长,折光本领越小,透镜的焦度越小,镜片的度数越低,故错误;

D、透镜的焦度越大,镜片的度数越高,故正确.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透镜及其应用试题分类汇编———学年北京市各区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题》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