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6课.做沙盘(分组实验)
制作目的:通过制作校园沙盘模型培养学生的设计制作能力。
制作材料:硬纸板 学校平面图 橡皮泥 潮湿的沙土 废旧泡沫 包装纸 小木棍 颜料盒 剪刀
制作步骤:
对校园建筑的布局进行观测
2.用大的硬纸板做底座。在纸板上画好学校平面图。(明确建筑物.树木等的位置)
3.用橡皮泥 旧泡沫等材料做出立体的楼房等校园建筑物,根据平面图摆放好位置。(可以用长方体或正方体的泡沫做楼房,硬纸板做围墙,小木棍做旗杆等)。
4.要注意建筑物的比例。(四年级的学生还不能很精确地计算出比例尺,教师适当指导。)
9.推和拉
活动2:纸蝙蝠(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推和拉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推和拉都是力。实验材料:卡纸一张 彩笔 剪刀等
实验过程:
(1)将一张正方形的纸对折成一个三角形。
(2)在有两层纸的一边剪一个三角形的口子。
(3)在头部画出“眼睛”。
(4)将每一侧的翅膀向下折。
(5)上下拉动两个翅膀感受力的变化。
实验现象:推和拉使纸蝙蝠动起来
实验原理:推和拉各是一种力,推和拉的用力方向和结果是不同的
14课太阳和影子
实验目的:分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线等。
实验过程:
1.观察重锤由几部分组成,怎样连接的。
2. 将细线与铁锁连接在一起,检验是否接牢。
3.用自己做的重锤检测教室是否与地面垂直。
实验现象:重锤的锤线都是与地面垂直的。
实验原理: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15课.昼夜的形成
活动2 模拟昼夜的形成(演示实验)
实验目的:模拟昼夜的成因
实验材料:地球仪 手电筒或蜡烛 小纸人 遮光窗帘
实验过程:
(1)将地球仪的北极对着北方,在桌面中间放好;
(2)在地球仪上找到中国北京(或其他省会城市)的位置贴上小纸人;
(3)用手电筒代替太阳光,在正对地球仪1米左右的地方打开手电筒,调整手电筒的远近,以地球仪上清晰地出现明暗两部分为宜;明确地球仪上的白天部分和黑夜部分;
(4) 面对地球仪,使它自西向东慢慢旋转(逆时针方向),将小纸人所在的位置旋转到黑夜部分,接着转动地球仪使小纸人再次转到白天部分;
(5)两人一组,轮流演示同一位置的昼夜变化。
提示:为了帮助学生教师还可以在地球仪旁边放一块钟表,告诉学生地球仪旋转的方向要和表针转动的方向相反。
实验现象:小纸人一会在明亮的一面,一会在黑暗的一面.实验原理:地球的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