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形势与政策课程某某:道法自然的中国智慧》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
课 程 论 文
课程名称 形势与政策
论文题目 道法自然的中国智慧
专业班级 2019级小学教育2班
学 号 ***4223
学生姓名 林某某
论文成绩
指导教师 罗某某
时 间 2021-2022 学年第 一 学期
论文题目 道法自然的中国智慧
摘要
知易行难,行胜于言。秉承“天人合一”等优良历史传统,中国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而做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实干家,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站在历史大势的高度,以“六个坚持”为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擘画了美好蓝图,清晰阐明了中国坚持绿色发展的国家战略。以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有实效的举措作出“中国贡献”,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关键词 人、自然、生态治理、中国角色
2021年4月22日,习近平主席应邀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并发表了题为《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讲话,全面系统阐释“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一是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二是要坚持绿色发展;三是要坚持系统治理;四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五是要坚持多边主义;六是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这“六个坚持”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发展和现实状况的深刻洞察,从对世界人民和子孙后代负责任和关心全人类前途命运的高度,重新定位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样态。它既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新发展,也是指导我国乃至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纲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中国始终致力于促进国际社会深化伙伴关系,提升合作水平,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征程中取长补短、互学互鉴、互利共赢。
一、对于人与自然的科学认识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加大应对气候变化力度,推动可持续发展,关系人类前途和未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指出,在气候变化挑战面前,人类命运与共,单边主义没有出路,只有坚持多边主义,讲团结、促合作,才能互利共赢,福泽各国人民。面对应对气候变化的复杂形势和诸多挑战,中国坚持多边主义,以中国理念和实践引领全球气候治理,充分彰显了中国为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作出更大努力和贡献的大国担当。
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国际上的事应该由大家共同商量着办,世界前途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面对全球气候治理前所未有的困难,中国始终主张通过制度和规则来协调规范各国关系,反对恃强凌弱,规则一旦确定,就要有效遵循,不能合则用、不合则弃,这是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国际社会的基本共识。
为凝聚多边主义共识,合力应对气候变化,中国积极推动共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中国呼吁国际社会紧急行动起来,全面加强团结合作。从引导和推动《巴黎协定》等重要成果文件的达成,到推动发起建立“基础四国”部长级会议和气候行动部长级会议等多边磋商机制,从积极协调“立场相近发展中国家”等应对气候变化谈判立场,到积极参加二十国集团等框架下气候议题磋商谈判,中国坚持真正的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气候治理的中国角色——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视角[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57(4):12.
[4]杜某某, 纪某某.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域下的生命共同体[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1):7.
[5]杨某某. 资本逻辑与"生命共同体"的当代生成[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4):9.
[6]孙某某. 唯物史观视野下习近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解读[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9(4):7.
[7]穆某某, 于某某.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当代建构[J]. **_*科学学报, 2019, 59(3):10.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形势与政策课程某某:道法自然的中国智慧》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