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偏见的来源及其传播学案例ppt

本文由用户“lxloop”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1-12-25 05:28:41 举报文档

以下为《社会偏见的来源及其传播学案例ppt》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来源及其在传播学中的案例社会偏见偏见源于不确切的观察(甚至没有观察)并得出错误(或有偏差的)的判断。偏见在社会中广泛地存在,易引发仇视甚至是矛盾冲突,是一种具有破坏力的行为。 进化心理学认为,动物对在基因上与其相近的其他动物具有强烈的认同感,而对在基因上与其不同的其他动物具有强烈的惧怕感和厌恶感,即使这些动物并未伤害到他们。因而偏见可能是与生俱来的人类生物进化机制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机制使得人们热爱家庭和同胞,而对外人怀有敌意。 心理学研究认为,偏见的外在来源主要包括社会化过程中的学习模仿、寻找“替罪羊”的替代性攻击、资源紧缺时的群体间竞争,以及从众的压力等;偏见的内在来源主要包括偏见型人格、个人认知(观念形成)、审美情感、知觉定势与归因风格等。来源传播学中的案例为了能够更加便于为受众所接受,新闻报道一般会遵循一定的共性特点。于是偏见的产生具有了集中性的体现。因此可以通过这些共性特点来探究媒体偏见产生的原因。

当前社会上主流媒体含有偏见的新闻报道有以下四大共性特点:

1.以偏概全,认为从媒体人或受众角度看到的新闻事件就是新闻的全部;

2.以点概面,只采用对自己观点有利的论据,而不考虑其它相悖观点;

3.新闻报道的落脚点经常受到政治立场及社会环境的影响;

4.迎合大众猎奇口味,往往没有实质性的内容和社会意义。 主流新闻媒体通常偏向于自身国家或自身国家的“盟友”,而对敌对国家存有偏见。 在报道其盟国的新闻事件时某某是赞许支持的态度,并凸显其正确的做法,对负面消息轻描淡写; 而在报道其“敌国”时某某是负面事件以及消极影响,对突出的正面事件则只字不提。 在同一个例子中,媒体很容易说服人们相信外国媒体的报道是不客观的存有偏见的,但是要让同样数量的人相信国内新闻报道同样存有偏见则困难的多。大多数人都深陷于单一世界观的窠臼中,在他们的思维里本国家的新闻报道有着天生的偏向性。【刊播媒体】 央视《中国新闻》与央视网

【发表时间】 2013年2月19日

【“新闻”】 2013年2月19日上午央视《中国新闻》与央视网均带来“误报”先看病后付费的新闻:据卫生部消息,今年中国将全面推行先看病后付费制度,原来看病自己先垫付,现在是医院垫付,病人看完病只交自己的那部分,其余由医保支付给医院。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个省份正在进行先行试点。专家认为,医保制度的完善是推行先看病后付费的基础。就算有个别患者逃费,有医保费用托底,医院也能基本保证不亏损。

【真相】 卫生部澄清从未提过“全面推行”,今年肯定不可能。卫生部医政司医疗管理处处长焦雅辉接受记者专访时称,“开展先诊疗后付费模式试点”,只是2013年再次被写入卫生部年度工作要点。至于何时才能全面实现,她表示:“无法给出时间表,今年肯定是不可能的。”2012年4月9日凤凰网影视新闻频道报道称,“近日,3D《泰坦尼克号》将上映,其中露丝全裸露点的镜头被删引起了观众的质疑。对此,广电总局做出了解释,称考虑到3D电影的特殊性,担心播放片段的时候观众伸手去摸打到前排观众,造成纠纷”。

其实,这条“新闻”之前就在微博上广泛流传了,不少媒体微博曾转发过这一信息,甚至被英国《卫报》等国外媒体关注并转发,连《泰坦尼克号》导演詹姆斯?卡梅隆也信以为真。

【真相】这个“国际玩笑”的始作俑者——网友“豆瓣逗你妹”解释了此事的来龙去脉。4月8日他在自己的微博中杜撰了这条“新闻”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但“佛媛”就不行?明明人设打造、自我营销不分性别,但中枪的只有“名媛”?

原因之一,是我们对两性的刻板印象中,女性更“虚荣”、更“无脑”,更爱在社交平台上“自我展示”,也更容易受到消费主义的煽动蛊惑。这就是偏见啊,对两性的刻板印象成了媒体收割流量的手段。 媒体偏见并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这种“偏见”被社会和公众认作“正见”,公众会因此放弃独立思考、自我观点而选择服从。 在媒体充当“耳目喉舌”的时代,一定要认清偏见,善用多角度看待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在存有“偏见”的社会氛围下,保持“自己”的思维方式,做一个信息化媒体时代中的理性者。[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社会偏见的来源及其传播学案例ppt》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