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纲要》知识整理XX

本文由用户“丸子25345”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1-01-28 17:18:42 举报文档

以下为《《中外历史纲要》知识整理XX》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整理依据:课标、《中外历史纲要》教材、XX市教学指导意见 整理团队:明某某(人分)、赵某某(理工分)、曾某某(北外附)、曹某某(师达)、 赵某某(育校)、何某某(中法实验) 《中外历史纲要上》知识整理 第一部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1—4 单元) 一、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新石器时代到西周 1.基本史实 (1)旧石器时代:中华文明多元发生,旧石器时代遗址上百处,代表:XX人、XX人。 (2)新石器时代:①约 1 万年前中国进入新石器时代。分布广泛的新石器时代遗存,奠 定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②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进入文明时代。 政权更迭:夏和商朝。约公元前 1046 年,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某某。 2.国家治理 周初建立分封和宗法制度。分封制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宗法制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 财产和权力分配的矛盾。 3.民族和疆域 西周通过分封制和宗法制,加强了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巩固并扩大了中原王朝的统治范围。 4.经济与文化 农业:土地国有、推行井田制。 手工业:青铜铸造业发达 文化:商代甲骨文 5.关键概念 文明 主要以阶级、国家、城市、文字、青铜器等为标志。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开始进 入文明时代。大约 5000 年前,中国的XX文化、XX文化和良渚文化时期,出现了玉器、 祭坛、私有制和阶级分化,可能形成早期国家,进入了文明的门槛。 二、早期国家向统一封建国家的过渡:春秋战国 1.基本史实 东周大致分为春秋和战国。春秋时期周天子权威下降,出现了诸侯争霸的局面。战国时代, 各国间兼并战争频繁,最后以秦灭六国结束。 2.国家治理 (1)王权衰微,宗法、分封制瓦解 (2)战国时期,各国相继变法,逐步建立君主专制制度。 (3)商鞅变法,实现富国强某某,为秦国的统一奠定基础。 3.民族和疆域 1 春秋时期,中原各国自称“华夏”。战国后,戎狄蛮夷也产生华夏认同观念,并融入华夏 族。各诸侯国都促进了土地的开发和疆域的扩大。 4.经济与文化 (1)农业:铁犁牛耕推广,各国修XX利工程,如秦国XX; 手工业:冶铁技术出现; 商业:货币流通广泛,中心城市商业发达。 (2)春秋时期:孔子开创儒家,提倡仁、礼、为政以德观点;教育上整理典籍,提出教 育因材施教教育主张;其思想载于《论语》。老子开创道家,宣扬“道”,辩证法思想,主 张无为而治,其思想载于《老子》。 战国时百家争鸣。儒家的孟子主张人性善、提倡仁政。墨家提倡兼爱、非攻。韩非子 为代表的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百家争鸣是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成为中华文 化的源头。 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秦 1.基本史实 公元前 221 年,秦国实现统一,建立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陈胜、吴广起义掀开灭秦序幕, 秦朝最终被刘邦、项羽所灭。 2.国家治理 秦朝在中央建立皇帝和三公九卿制度,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秦朝还通过统一文字、货币、车某某、度量衡、修筑驰道等措施巩固统一。 3.民族和疆域 秦朝灭六国后,南征百越,疆域至于XX;北击匈奴,修筑长城。统一国家促进了各民 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4.经济与文化 空前统一的封建国家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焚书坑儒”对思想文化造成了打击。 5.关键概念 中央集权 中央集权是指地方权力集中于中央。地方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命,官员作为中央的 代表而管理地方。秦朝全面实行郡县制,标志着中央集权的建立。此后,中央集权一直是中 国的基本政治特点。 四、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汉 1.基本史实 刘邦公元前 202 年建立汉朝,史称西汉。西汉结束后,刘秀在公元 25 年重建汉朝,史 称东汉。黄巾军起义后出现军阀割据局面,东汉名存实亡,220 年被曹魏取代。 2.国家治理 汉初郡国并行制,威胁中央集权。 汉武帝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上:实行推恩令,削弱了诸侯王某某;设置刺史, 监督郡县和诸侯,加强中央集权;通过察举制选拔人才。经济上: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盐铁 专卖,推行均输平准;抑制工商业者。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民族和疆域 汉武帝开拓疆域。卫某某、霍去病击败匈奴,汉朝设置XX四郡。公元前 60 年,设置西 域都护府。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得到巩固加强。 4.经济与文化 (1)西汉张骞通西域,沟通中西交通,促进了中原与西域的联系。丝绸之路开辟。 2 (2)《史记》首创纪传体通史体裁;班固《汉书》,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3)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五、民族交融的时代:三国两晋南北朝 1.基本史实 曹丕废汉称帝,国号魏。随后与蜀(汉)、吴三国鼎立。280 年西晋短暂统一。西晋灭 后,北方出现多个割据政权,史称十六国,南方有东晋。后来,南方出现宋齐梁陈四个朝代, 称为南朝;北方出现鲜卑族的北魏,及其继承者西魏—北周、东魏—北齐,称为北朝。民族 融合和南方区域开发是该时期显著特征。 2.国家治理 在国家形式上,魏晋南北朝时期以长期的分裂为特征,出现众多割据政权。在政治制度 方面,曹魏创立九品中正制,逐渐成为士族维护特权的工具。 3.民族和疆域 两晋南北朝是民族交融的时代。十六国时期的少数民族政权,大量采用中原王朝的制度 前秦短暂统一北方,在淝水之战后迅速崩溃,表明民族隔阂仍然存在。北魏孝文帝改革,推 动民族交融,为隋唐的统一准备了条件。 4.经济与文化 (1)南方经济获得开发。北方战乱,西晋末出现北方人口南迁,带去先进的技术,促进了 南方的土地开发和经济发展。 (2)魏晋南北朝时,道教广为传播,佛教开始盛行,儒、释、道相互渗透。 魏晋南北朝时,书法各种字体完备,王羲之被称为书圣。 六、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重建与发展:隋唐 1.基本史实 隋文帝建立隋朝,实现统一。唐高祖建立唐朝,唐太宗时代出现为贞观之治。唐玄宗前 期出现开元盛世,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907 年,唐朝灭亡,进入五代十国。 2.国家治理 选官:隋朝开创科举制,唐朝完善了科举制,成为重要的选官途径。 中央:隋朝确立三省六部制。唐朝中书省(起草诏令),门下省(封驳审议),尚书省(下设 六部,具体执行)。 赋税:唐前期实行租庸调制度,安史之乱后实行两税法。两税法改变了主要根据人丁征税 的做法,主要根据财产来征税。 民族政策: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唐太宗被尊奉为天可汗。 3.民族和疆域 唐朝加强对西域的管理,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某地地区)。 7 世纪前期,吐蕃的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成.文公主入藏促进了汉藏的友好关系和经济 文化交流。 唐玄宗时,东北梲棬族粟末部强大,首领大祚荣被唐朝封为渤海郡王。 4.经济与文化 (1)隋朝开通大XX,巩固统一、促进南北经济交流。安史之乱后,随着北方的破坏和人 口的南迁,南方经济开始超过北方。 (2)①唐朝时儒释道三教并行; ②唐朝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玄奘往天竺取经;唐文化对世界产生影响,鉴真东渡日本, 大量留学生来唐某某。 3 5.关键概念 科举制 汉朝的察举以道德选官,魏晋的九品中正制注重门第,都不利于官员的选拔和中央集权。科 举制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来选拔官员,扩大了选官范围,让皇帝掌握了用人权,中下层阶级 获得了上升的机会,官员的素质得到提高,也促进了教育文化的发展。 七、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统一:辽宋夏金元 1.基本史实 960 年宋朝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与辽(契丹)和XX对峙。辽和北宋被金某某 灭,金与南宋长期对峙。蒙古兴起后灭掉XX、金,征服了吐蕃和理.大。忽必烈建立元朝后, 灭南宋,实现全国的统一。 2.国家治理 ①宋:北宋吸取唐朝藩镇和五代十国的教训,通过收地方权力(文官任某某、地方财政上缴 中央、精兵收入禁军)和分割各级机构权力(中央枢密院和三司分割相权;地方以四监司对 各州监控;设通判与知州彼此制约)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宋朝完善科举制度,实行崇文 抑武方针。 ②民族政权:辽—契丹族,实行南北面官制度(南面官管理汉人农耕区事务,北面官管理草 原游牧区事务); XX—党项某某,模仿宋朝政治制度; 金—女真族,实行猛安谋克制,金某某在位时全力学习中原制度,出现“大定 之治” ③元朝:中央设置中书省,以丞相为首。地方推行行省制。 3.民族和疆域 民族政权:北方契丹人的辽(耶律阿保机建立);西北党项某某的XX(元昊建立);东北 女真族的金某某(完颜阿骨打建立);铁木真(成吉思汗)统一草原,建立蒙古国。 民族关系:辽与北宋对峙,“澶渊之盟”后长期和平。金灭北宋后进攻南宋,岳飞抗金, 之后长期对峙。蒙古—元朝对南宋长期战争,文天祥舍生取义。 元朝大一统:元朝实现了空前规模的统一。设立宣政院进行管辖西藏。澎湖列岛设立澎湖 巡检司,影响台湾。元朝民族交融加强,回族形成,但是元朝“四等人制”造成民族矛盾。 4.经济与文化 (1)农业:复种制普及,出现经济作物种植专业户; 手工业发达:五大名窑 商业:宋代商品经济发达。①各级市场发展:城市打破了坊市界限;榷场贸易活跃;基层 市场涌现;②出现最早的纸币。③中国经济重心完全转移到南方。④宋元时期海外贸易兴盛。 (2)两宋时产生理学,朱熹为代表。“理”是自然界和社会根本原则,理学提倡“格物致知”、 “存天理,灭人欲”。 (3)社会变化:宋朝门第观念淡化、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国家对社会控制相对松弛。 5.关键概念 王安石变法 为解决北宋积贫积弱,改善国防和财政问题,王安石实行变法。基本原则是加 强国家对农业、商业、军事等方面的控制。变法增加了财政收入,但没有解决强某某问题。 4 八、中国版图的奠定:明清 1.基本史实 1368 年朱元璋建立明朝。东北女真族的努尔哈赤建立大金政权,皇太极称帝后,改国号 为大清。1644 年,清军占领XX。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为清朝的强盛期。 2.国家治理 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明成祖设立内阁,皇权增强。 清代形成奏折制度。以及为解决西北军务问题设立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3.民族和疆域 东北:根据《尼布楚条约》,外XX岭以内的整个东北属于中国。 台湾:康熙击败郑氏政权,将台湾纳入版图,设立台湾府。 某地:康雍乾时期,击败并消灭准尔.噶部。乾隆XX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管理某地。 西藏:清朝册封达-赖和班禅;派遣驻藏大臣管理藏务;乾隆时创立金瓶掣签制度,加强 了对西藏的管理。 清朝理藩院掌管民族事务,对边疆采取因地制宜政策。 清朝中期,奠定了现代中国疆域的基础。 4.对外关系 (1)明:明前期郑和下西洋,是航海史上的壮举。明中期倭寇侵扰沿海地区,戚继光抗倭。 葡萄牙人占据了澳门。荷兰占据了台湾。 (2)清:清初,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击败入侵东北的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清乾隆 年间闭关锁国,实行XX一口通商。 5.经济与文化 (1)美洲作物传入中国,促进农业发展。江南出现使用雇佣劳动进行大规模生产的现象。商 品经济繁荣,白银成为主要货币。 (2)明朝的王守仁提倡致良知。明晚期的李贽提倡个性自由,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明末 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主张“工商皆本”。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 (3)科技:出现总结性著作,如药学《本草纲目》,农业《农政全书》,农业和手工业《天 工开物》;西学东渐,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播科学知识。 (4)小说和戏曲:四大名著等小说;昆曲流行,京剧产生 第二部分:争取独立和解放的民主革命历程(5—8 单元) 一、列强侵略与救亡图存(晚清) 1.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 (1)原因:导火索是虎门销烟,根本原因是英国为开辟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2)结果:中国失败。签订不平等条约。 条约 内容 《XX条约》 割香港岛;赔款;开放XX、XX、XX、XX、XX等五处为通 商口岸;中国关税要与英国协定。 附件《虎门条约》 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 《五口通商章程》 (3)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1)原因: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1856 年英、法两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2)经过、结果:英法联军进入XX,焚毁圆明园,签订中英、中法《XX条约》。通过条 5 约,英、法获取了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以及外国公使进驻XX,鸦片贸易合法化。 3)影响: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俄国趁机侵占东北大片土地。 3.开眼看世界 林则徐、魏源是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魏源编写《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 制夷”。徐某某《瀛环志略》是中国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 4.太平天国(1851-1864) (1)背景:阶级矛盾激化、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2)过程: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天京变乱—天京沦陷 (3)指导纲领: 前期的《天朝田亩制度》,提出平均分配土地的主张,反映农民追求社会财XX均的理 想。后期的《资政新篇》,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但由于历史条件所限,都未实施 (4)影响:a.沉重打击清王朝统治。b.湘淮官僚集团崛起,中央权力下移。 5.洋务运动(19 世纪 60—90 年代) (1)背景:列强入侵和太平天国(清王朝统治内忧外患) (2)代表人物:曾国藩、李鸿章等 (3)目的:维护封建统治 (4)内容: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建立近代海军;创办新式教育(新式学堂,派 遣留学生) (5)评价: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刺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的产生。 6.边疆危机 在洋务运动时期,中国出现了边疆危机。 西北:中亚军阀和俄国侵占某地地区。左宗棠收复了某地。1884 年,某地成为省。 东南:日本入侵台湾后,清政府于 1885 年在台湾设省。 西南:法国在侵占越南后侵略中国,发生中法战争。 7.甲午战争(1894—1895) (1)背景:日本借口朝鲜危机挑起战争。欧美列强默许日本侵华,清政府软弱无能。 (2)过程:丰岛海战(战争爆发)、平壤战役、黄海战役(日本取得黄海制海权)、辽东 战役、XX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结果:签订《XX条约》。条约内容:割让辽东半岛(未交付)、台湾及其附属岛屿; 赔款 2 亿两白银;增开XX等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华设厂。 (4)影响: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8.戊戌变法(1898) (1)背景: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深。 (2)过程:康有为、梁启超等“公车上书”揭开序幕。1898 年 6 月光绪帝颁诏开始变法。 (3)结果:慈禧发动政变,变法失败。除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新政均被废止。 (4)评价: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 9.义和团运动高潮(1900) (1)背景:民族危机加剧,反洋教斗争兴起。 (2)过程:义和团的口号“扶清灭洋”,1900 年义和团扩展至整个华北并进入XX和XX。 最终被绞杀。 (3)评价:具有爱国性质;盲目排外。 10.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 (1)借口:镇压义和团 6 (2)过程:进犯XX。 (3)“东南互保”:南方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动摇清政府统治根基。 (4)结果:签订《辛丑条约》:惩办“首祸诸臣”;巨额赔款;划定东郊民巷为使馆区; 拆毁大沽炮台到XX至海的炮台,各国可在XX至XX铁路沿线驻军。 (5)影响:《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从辛亥革命到国民革命(清末民初) 1.辛亥革命 (1)背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兴中会、同 盟会等革命团体、政党的建立。 (2)革命政党和革命纲领:政党—同盟会;纲领—三民主义 名称 纲领 内涵 民族主义(民族革命)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革命推翻清政府 XX主义(政治革命) 创立民国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民生主义(社会革命) 平均地权 略 (3)XX起义与民国建立 1911 年XX起义爆发,多省响应,宣布独立。1912 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XX成立,孙某某 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临时政府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清帝退位后,孙某某山辞职,袁世 凯成为临时大总统。 (4)意义 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共和国;传播 民主共和理念,推动思想解放。 2.新文化运动(1915-1923) (1)原因:1915 年,袁某某为了复辟帝制尊孔复古,激起知识界不满。知识分子认为必须 改变人民的思想观念。 (2)兴起: 标志 陈独秀在XX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青.新年》) 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胡适、鲁迅 活动基地 XX大学和《青.新年》 内容 前期宣扬民主和科学,批判封建礼教(“打倒孔家店”),号召用白话文代 替文言文。 后期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3)评价: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有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 3.五四运动(1919) (1)背景: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 (2)过程:5 月 4 日,**_*,反对帝国主义和卖国政策。北洋政府逮捕 学生,学生持续抗议。6 月,**_*,商人罢市,工人罢工。 (3)结果: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卖国官员、拒签《凡尔赛和约》。 (4)评价: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也是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的思 想启蒙运动。学生为先锋队,工人为主力,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 的诞生做了准备,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5.中国共产党建立(1921) (1)背景:十月革命后,李大钊等知识分子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无产阶级力量壮大,工 人运动的持续发展;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7 (2)过程:1921 年 7 月,中共一大在XX召开。 (3)影响: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6.国民革命(1924—1927) (1)背景:中国共产党意识到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1923 年中共三XX过了国共合作问 题的决议。 (2)过程:1924 年,国民党一大在XX召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1926 年,国共 两党合作北伐,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3)失败 1927 年 4 月 12 日,蒋介石在XX发动反革命政变。7 月 15 日,汪精卫集团在XX“分 共”。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国民革命失败。 三、国民政府与土地革命(1927—1937) 1.XX国民政府的统治(略) 2.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1927 年 8 月 1 日,中共发动XX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建立人民 军队。 3.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1)背景:1927 年 9 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受挫,决定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 (2.)过程:毛泽东领导部队到达XX,建立XX革命根据地。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 割据,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为革命指明了方向。1930 年,全国已经建立起十几块农村 革命根据地。1931 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3)意义:开辟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4.红军长征 (1) 背景: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2) 过程:1934 年 10 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1935 年,XX会议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 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1935 年 1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 (2)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的推动。 3.经济全球化影响: (1)加快世界经济发展,增加各国经济联系依存度; (2)发展中国家增加经济失控风险。 (二)区域经济集团化 欧盟是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组织;***国家组成的区 域经济集团;亚太经合组织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东盟是东南亚地区政治、 经济、安全一体化的合作组织。 二、时代潮流 1.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 2.世界发展趋势: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 3.面临的问题:①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日益严重;②地区热点问题、 核扩散、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环境气候变化问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等。 4.问题解决策略:合作共赢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①二战后的国际组织依然发挥作用,如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 ②已经出现了不同层次的国际组织和治理机制,如二十国集团(全球层面)、XX合作组 织(地区层面); ③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治理方案,并以“一带一路”和“亚投行”的实践 切实推动共同发展。 21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1.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民主生活会 检视剖析材料(模板)
  2. 港澳青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研究
  3. 华侨大学学校简介(数据截至2019年2月1日)
  4. 民法典学习心得
  5. 3.1生活在民主国家教学设计
  6. 抗疫心得体会2500字:通过疫情见中国之强大
  7. 《统一国家的初建》教学设计方案
  8. 农业农村部关于规范统一高标准农田国家标识的通知
  9. XX大学校园文化校训常考知识点总结
  10. 《国家监察》观后心得体会
  11.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高中类评分表
  12. 秦统一中国教学反思
  13. 世界主要国家-城市中英文
  14. *_**清洁生产审核报告
  15. 抓对上争取讲话材料
  16. 500字XX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简介
  17.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教材主要知识点
  18. 国家安全知识考试参考答案

以上为《《中外历史纲要》知识整理XX》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