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高质量发展党课

本文由用户“初初宝Anna”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3-08-06 16:32:37 举报文档

以下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党课》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经济高质量发展党课

党委委员、副镇长 严某某

  一、高质量发展,推动社会治理提升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2018年确立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从社会治理领域看,面对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现阶段要解决好三个方面问题:一是满足群众对高质量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二是满足群众对矛盾化解和权益维护的需求;三是满足群众对平安社会建设的需求。

  这要求政府以城乡社区网格为基本单元,进一步提高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的覆盖面和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一要转变社会治理思路。随着我国经济迈入中高收入阶段,社会治理进一步全面激发社会活力,构建高凝聚力、高包容性、高参与度的社会结构,要逐步从政府管治为主向多元共治、基层自治转变,从风险防控为主向提供高质量公共服务、激发社会活力转变。

  二要理清社会治理职能。党委政府的角色应更多体现在用改革激发社会活力、用规划引导社会预期,用政策保障社会公平、用监管规范社会秩序,实现从管治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另一方面,在直接为居民提供服务等事项上,政府要给市场和社会让渡更多空间。利用国有资本撬动社会资本和各方力量共同参与,为各类企业和社会组织进入城乡社区服务领域提供便利途径。

  三要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科学制定城乡的规模布局,摸清人、地、事、物、组织等基层社会要素的“底数”,按照便于管理和服务的原则进行服务平台及网格建设。改革基层工作体系,解决“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问题,优化政府服务流程,将行政服务、综治防控、监管执法有机整合为“一张网”,强化基层治理的组织支撑。

四要加快法治社会建设。对社会治理的范围及党委政府的职能予以法定,明确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构建程序公开、标准公开、结果公开的行政执法行为规范。同时,加快社会治理重点领域法治建设,对新型社会组织、社区自治组织、网络社会等领域,加快立法进程,及时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文件。

二、推动网格化管理与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创新

  强化网格化管理体系建设的顶层部署;规范基层网格化建设框架与职能结构;明确基层网格化建设的各级主体职责;加强基层网格事件的信息支撑与处置协作;健全网格信息采集、管理与使用的法律规范;提高基层综治队伍整体素质与网格人员的待遇保障。

  一、基层治理精细化程度显著提升。网格化手段的应用和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的搭建使得基层社会的治安、人口、教育、就业、环保等数据库体系得到快速完善,为网格事件的高效、分类处置创造了有利条件,加之电子地图、卫星定位、远程监控、人脸识别、视联网等现代数字信息手段的持续丰富,使“定位”与“定人”的结合更加紧密,显著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的精细化程度。

  二、政府职能与行政力量加快下沉。网格化管理通过将单元网格内的社会事件进行实时采集与分类处置,有助于把社会治理的触角延伸至基层末梢,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构筑起社会矛盾化解与社会矛盾调处的第一道屏障,使得基层党政组织的职能体系与治理能力也在网格化管理过程中得到持续加强。

  三、基层公共服务范围持续扩大。网格化管理体系与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的建设有效推进了基层基本公共服务的全覆盖,同时也为基层社会组织和社会志愿者团体的成长与服务供给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外,网格化管理体系与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的搭建使得服务业企业下乡的积极性持续提升。总体看,网格化建设使得基层公共服务的种类、范围和水平持续提升,多层次的村基层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形成。

  三、加快推进网格化管理与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创新

  第一,强化网格化管理体系建设的顶层部署。在总结其他地方建设经验基础上,加快研究出台网格化管理体系与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总体目标与建设规范,使网格化管理体系建设成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重要载体与微观单元,做好短期与中长期建设规划。要从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出发,健全网格化建设配套政策,细化单元网格职能,提高网格管理的专业化水平,增强基层网格服务供给能力,强化基础网格的信息化支撑,充分激活基层社会治理要素,加快专业化管理与服务资源向基层流转。

  第二,规范基层网格化建设框架与职能结构。网格化管理体系建设作为新时期加强基层综治工作的重要落脚点,要使其建设框架与“平安中国”战略部署紧密关联,将其职能重心聚焦定位于排查和调处影响基层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兼顾保障和服务民生,构建起以维护社会平安稳定为核心,以排查和处置安全风险隐患为重点,以调处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为路径,以提供社会公共服务为支撑的主体职能结构,不代替政府部门、不代办政府工作。现阶段要将工作重心集中在“事件排查”“联动处置”和“公共服务”等三个方面:在事件排查方面要根据不同地区社会特征细化基层

  第三,明确基层网格化建设的各级主体职责。一是建立基层党委负责制,把网格化建设同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紧密对接,推动基层党组织更好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二是要健全党政建设主体,党委政府要统筹制定各村等各级网格规划思路与具体建设任务,加强整体部署、分步实施与督导协调。三是要加强多元主体共建共治,确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综治牵头、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主体职责结构,同时要高度重视发挥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公益性社会组织、专业化智库与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协同作用,拓宽政府采购社会公共服务的种类和范围,充分调动多元社会力量参与网格化管理体系建设,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第四,加强基层网格事件的信息支撑与处置协作。一是要明确各级网格平台的功能定位,建立以村信息采集平台为基础,以乡镇信息协调平台为枢纽信息支撑结构。二是要提高网格事件信息化处置协作水平,逐步将网上办公、线上服务、在线互动等功能植入网格,同时将纪检、信访、综治、司法、民政等部门信息专网围绕网格化建设进行局部整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医疗、教育、环保、劳动人事等民生领域信息资源,建立用于网格事件协作处置的信息数据库系统。

第六,提高基层综治队伍整体素质与网格人员的待遇保障。一是要完善基层综治工作绩效考核机制,规范网格工作人员的劳动合同与岗位职责,将基础信息采集、社情民意收集、安全隐患巡查、矛盾纠纷调处、政策法规宣传作为其重点工作内容,健全考核标准与评价机制,提高问题处置能力与人员整体素质。二是要优化网格管理人员选拔聘用、管理使用与教育培训机制,将网格管理人员纳入基层服务管理体系,完善相关奖励激励政策,探索在网格管理队伍中培养和发展党员、选拔基层干部、推荐党代表、人大代表、劳动模范等通道。三是逐步改善网格工作人员待遇保障,拓宽公益类建设资金渠道,引入增值类服务的社会融资机制,加强网格化建设多元资金支撑,拓展网格工作者的服务类型与收入来源。

以上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党课》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