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开创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开创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研判经济,要看短期波动之形,更要看长期增长之势。中国经济稳中求进以“稳”应对短期冲击,以“进”积蓄增长之势,“进”的动能则主要来自高质量发展。2022年1月至10月,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3.6%,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近30%。多家外媒关注到,尽管面临经济下行压力,但中国在电动汽车、人工智能数字经济、航天技术、深海探索等领域成就斐然,高质量发展转型增强了中国经济创新力和增长可持续性,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我们将如何坚定不移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是我们一直要研究学习的。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就是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非凡10年,我国经济总量从50万某某量级跃至114万多亿元,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从实现全面小康到迈向共同富裕,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从“世界工厂”到“世界市场”,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合作竞争新优势不断增强......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发展大潮风云变幻。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只有把发展质量摆在更突出的位置,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才能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我国已经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历史、实践和理论的统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新时代必须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更为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1.从历史看,高质量发展是在推动经济建设不断向高级形态迈进过程中形成的走向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局面,195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只有679亿元。基于当时的国内条件和国际环境,党中央决定实施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国家集中资源短时间内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改革开放之初,我国整体上仍日是一个贫困大国,1978年GDP为3678.7亿元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进入了加速发展的阶段,生产潜力不断得到释放,生产要素有效利用,经济规模越来越大。此后30多年,我国GDP保持年平均10%的高速增长,2010年突破40 万某某,超过日本,稳居世界第二。与此同时,多年来经济高速增长背后的隐忧显现,环境污染、产能过剩、能耗过高......一些地方和部门片面追求速度规模,发展方式粗放,经济结构性体制性矛盾突出,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些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和利益固化藩篱日益显现。2012 年,我国经济总量约占全球的11.4%,却消耗了全球21.3%的能源、45%的钢、43%的铜、54%的水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问题日益紧迫。
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要用更高质量的发展来解决。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经济发展大局,作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基本面长期趋好,但正处在从高速到中高速的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重要判断,强调不能简单以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党的领导下,2013年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年均6.6%的中高速增长;人均GDP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 ,系统回答了经济形势“怎么看”、经济工作“怎么干”的问题,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这些重要思想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根本思想保证,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过程中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进。立足新发展阶段,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不断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国经济定能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不断书写新篇章,迎来更加光明的美好前景。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开创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