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高一历史导学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高一历史导学案 编号:15
编制:张杰 审核:刘某某
班级: 姓名: 日期:2022-3-28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学习目标】
1.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列宁主义形成的历史必然性和深远意义。
2.从“时空观念”角度理清俄国十月革命的基本历程,从中概括十月革命的特点和伟大意义。
3.了解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到“苏联模式”的演进,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曲折性和渐进性,并运用“唯物史观”评价苏联模式。
【重点难点】
重点:列宁主义的形成、十月革命的胜利及其意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难点:分析十月革命胜利的必然性、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评价苏联模式。
【课前知识梳理】
一 列宁主义的形成
1.背景
(1)经济上: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
(2)政治上:____________统治却持续强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3)阶级上:工业的发展造就了俄国第一代产业工人。
(4)组织上:1898年,俄国____________宣告成立,展开了有组织的工人运动。
(5)思想上:1900年,流亡国外的列宁创办《火星报》,宣传马克思主义。
2.形成: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这次代表大会标志着____________的建立。党的指导思想是“布尔什维主义”,也就是__________。
3.内容
(1____________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
(2)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
(3)“____________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4)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4.意义
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俄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为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二 十月革命的胜利
1.原因:____________胜利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一直没有满足人民群众对“和平、面包和土地”的要求,并镇压人民的反抗。
2.策略:1917年4月,列宁提出了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____________推进的战略和策略。
3.爆发:_______年11月7日,即俄历10月25日,革命武装占领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
4.结果:1917年11月8日,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诞生。
5.意义:十月革命的胜利是俄国与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划时代事件。
(1)对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人类探索____________的新纪元。
(2)对世界
①十月革命沉重打击了___________对世界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改变了20世纪的世界格局。
②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与竞争,成为世界历史的重要内容。
三 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的敌对势力联合起来,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他们通过武装干涉,使苏俄陷入内战当中。
(2)目的:把有限的力量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强。
——摘编自《世界简史》
材料三 斯大林一再强调,苏联不能走“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实行工业化。“他靠农民‘贡税’来积累资金”,据估计,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从农业吸收的资金占用于发展工业所需资金的1/3以上。随着工业化的推行,在20世纪30年代末苏联工业形成了以加强国家集中计划管理为目的的部门管理体制。
——摘编自陆某某《斯大林工业化道路再认识》
根据材料一,概括俄国工人武装起义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结果。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同和发展。
(3)根据材料三,概括苏联工业化的主要特点。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高一历史导学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