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情分析方案——倍的认识

本文由用户“旅行的意义829”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5-08 19:27:54 举报文档

以下为《学情分析方案——倍的认识》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附件:学情分析方案

学情分析方案



姓名

李某某

学校

黄鹤小学



学科

数学

微能力点

?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



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学环境



教学主题

《倍的认识》



教学对象

李某某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圈图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2.体验圈一圈、摆一摆的操作活动,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3. 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理解“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建立“倍”的概念。



学习难点

“倍”的概念的建立。



分析目的

本学情分析方案主要是为教学中动态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供参考,因为这堂课的教学目标达成以及教学内容的安排有两个前提:一是学生是否初步建立了“倍”的概念,是否建立起简单的数学模型;二是学生对于相关概念是否充分了解。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二,通过反复用学具操作,在学生脑海里建立“第一行几个,第二行有多少个同样多的几个,就是几的多少倍”的表象,为得出用乘法计算作铺垫。这个过程一定要让学生去经历,让学生去体验,让学生去探索,在亲身的感受中明白道理。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整个课堂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主,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通过问卷星的问卷调查,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利用信息技术扩大学情分析范围、丰富学情分析形式、提升学情分析效率

一个班级的孩子在一起时间长了会形成“班级性格”,有些班级思维活跃、反应迅速,但往往思维深度不够、准确性稍微欠缺;有些班级则较为沉闷,但可能具有一定的思维深度。不同的学生个体也是如此,教师应该结合教学经验和课堂观察,敏锐捕捉相关信息,通过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合作等方式尽量取学生之长、补其之短。



注:仅供参考,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学情分析方案——倍的认识》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