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外墙真石漆施工工艺标准》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外墙真石漆施工
一、真石漆概念
真石漆工艺,由高性能树脂乳液,各种天然彩砂和多种助剂配制而成的厚浆型“质感类”涂料。经喷涂施工,形成类似天然石材装饰效果的一种涂装工艺。
二、真石漆涂层
真石漆涂层,由基层找平层、抗碱封底漆、真石漆、罩面漆组成。通过不同颜色搭配,可呈现出不同的效果。属于高档外墙装饰工艺。
(1)基层找平层
基面应平整、洁净,不得有油污,浮灰或其它污染物。基层找平层,为真石漆涂层平整度,打下基础;
(2)抗碱封底漆?
?抗碱封底漆,对不同类型的基层分为油性和水性。封底漆的作用是在溶剂(或水)挥发后,其中的聚合物及颜填料会渗入基层的孔隙中,从而阻塞基层表面的毛某某,使基层表面具有较好的防水性能,可以消除基层因水分迁移而引起的泛碱、发花等。同时,也增加了真石漆主层与基层的附着力,避免了剥落和松脱现象;
(3)真石漆中层
真石漆中间层,是由骨料、粘结剂(基料)、各种助剂和溶剂组成。
? 骨料
骨料包括彩色骨料和普通骨料两种。彩色骨料是天然石材经过粉碎、清洗、筛选等多道工序加工而成。具有很好的耐候性,耐酸碱和不褪色性,为非人工烧结彩砂。普通骨料选择白某某,含硅量高的石英砂,由于天然石粉颜色比较暗淡,单独使用时颜色比较呆板。用一定量的白色石英砂与天然彩色石粉配合使用,可调整颜色的深浅,,使涂层的色调富有层次感,能取得类似天然石材的质感。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骨料的颗粒级配对真石漆的施工性及涂层的表现状态影响非常大。如果骨料颗粒太粗,在涂料中易某某,喷涂时落地砂也会增多,涂料的用量会大,而且涂层的遮盖力下降,涂层外观粗糙,易积灰尘而被污染;如骨料颗粒太细,则装饰效果欠佳。所以,采用粗细颗粒搭配使用,既不易影响涂层的装饰效果,还可以使涂层致密。
?粘结剂(基料)???
?粘结剂,是影响真石漆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真石漆膜的硬度、粘结强度、耐水、耐候等多方面的性能。
(4) 罩面漆????
使用罩面材料,主要是为了增强真石漆涂层的防水性和耐沾污性,耐紫外线照射等性能,也便于日后的清洗;
罩面漆,包括油性双组分聚氨酯透明罩面漆,油性双组分氟碳透明罩面漆,水性单组分硅丙罩面漆等.。
三、施工工艺
(一)、施工设备及要求
1、脚手架:脚手架必须距离喷涂墙面500—600mm。采用双排脚手架、或者吊篮脚手架施工。脚手架在靠墙一侧,不设支点;
2、空压机:功率为5KW以上,气量充足,压力为0.5~1.0Mpa的空气压缩机,带3根气管,能够满足3个人以上同时施工,能够自动控制压力;
3、喷枪:下壶喷枪,容量500ml,口径1.3mm以上,容量不能太大,操作不便,口径太小,施工速度慢,不宜大面积施工;
4、各种口径的喷嘴:4mm、5mm、6mm、8mm等,口径越小,喷涂越平整均匀,口径大,花点越大,凸凹感越强;
5、无气喷枪:一套;
6、橡胶管:氧气管,直径8mm;
7、毛刷、滚筒、铲刀若干;
8、遮挡用工具:塑料布、纤维板、图钉、胶带。
(二)、施工工艺流程:
墙面基层处理 →刮涂柔性耐水腻子→滚涂专用抗碱底漆 →喷涂真石漆→滚涂罩光漆→修整验收
喷底漆两遍-----喷真石漆2-3mm-----喷面漆两遍
1、施工技术指标: UV、辐射、水性、助剂、颜料
(1)、基层处理
1)检查验收基层,平整度及线条是否顺直清晰,要求基层表面平整、干燥(水泥砂浆面应保养14d以上),无浮灰、沥青等污渍,且PH<10,含水率<10%;基层不平,需刮腻子,做找平层;
2)基层刮腻子前,应彻底清除疏松、起皮、灰尘、油污等杂物。刮柔性耐水腻子,修补墙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薄喷多层,尽量控制每层的干燥速度,喷涂距离以略远为好。
4.3成膜过程中出现裂缝:在喷涂时,覆盖不够均匀或者太厚,在涂层表面成膜后出现裂缝,这种情况就要具体分析,除了施工时注意喷涂方法,必要时,应与生产厂商联系,改变配方,重新试制。
4.4 在5℃以下的施工环境温度会影响水溶性涂料在未凝固前的成份结构,因此在该气温条件下不宜施工;
4.5 雨天后,须干燥3d以上确保完全干燥,以免影响基材内碱基渗出,产生白花,并导致剥落;
4.6涂装基层,应平整。表层粉光,以不起砂为标准;
4.7在施工过程中,严禁在用料中随意加水稀释;
4.8不喷涂部分及物件,应用挡板或纸张等隔开。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外墙真石漆施工工艺标准》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