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课程试卷

本文由用户“敏敏私物King”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7-27 07:31:12 举报文档

以下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课程试卷》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苏州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

社会实践课程试卷

课程名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实践报告题目: 观《八千里路云和月》有感

***:轨道*** 在修专业: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

学生姓名: 李某某 学 号: ***32

指导教师: 杜某某 成 绩:

完成日期:2022 年 5 月 26 日

《八千里路云和月》的编导史某某(1902~1955),是一位爱国、进步的杰出电影艺术家。他编导的电影作品具有明确的思想追求和艺术追求,意义进步,旨趣高尚。20世纪20年代,他进入电影界,22岁编导了处女作《杨某某》;之后相继编导了《同居之爱》、《奋斗》、《女人》、《人之初》、《狂欢之夜》等片,都力求探究一点“社会”和“人生”问题。抗战爆发后,他积极地参加了抗日救亡运动,全身心地关心着祖国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他相继编导了《保卫我们的土地》、《好丈夫》、《还我故乡》等片,还导演了田汉编剧的《胜利进行曲》。这些抗战影片里,始终贯穿着史某某饱满的政治热情,富有强烈的时代气息。

影片以抗敌演剧队在抗战期间和战后生活为依据,通过江某某、高某某等爱国青年及民众的艰苦抗战和周家荣大发战争之财的鲜明对比,从几方面概括了战时和战后国民党统治区的社会真貌。   一方面表现演剧队鼓励军民合力抗日和农民要求抗日的愿望,另一方面又表现了国民党的狼狈逃窜;一方面表现战区难民饥寒交迫的惨状,同时表现大后方上层社会悠闲奢侈的生活。这些对比使人们看到在战争中受难的是人民,而积极抗战的也是人民。片中关于战后的描写也是同样地进行了对比:战时积极抗战的江某某、高某某,在战后生活贫困、难以为生,而战时大发国难财的周家荣之流,战后依然进行着掠夺。充分表现了国民党统治的腐败、国民党统治区的黑暗。歌颂了江某某、高某某等中国青年知识分子及民众的蓬勃爱国热情和献身精神。

本片讲述了一个文化战士坎坷的半生,思想性高于艺术性,也是历史背景下特有的思想启蒙教育类的影片。

情节跌宕起伏,玲玉决定演话剧-八年抗战的艰难话剧生涯-战后结婚归家-不满表哥行为搬家-写稿揭露表哥行为-雨夜晕倒路上,用玲玉一对夫妇的经历表现国家和社会的面貌。人物刻画花了不少心思,表现玲玉夫妇二人嬉笑的婚前场景现在看来也很甜,高先生在屋顶拉小提琴的一段尤为动人,表哥对玲玉一直以来特别的关心从开头二人的对话和动作就可以表现。诸如此类的场景和细节很多,花了不少心思。但人物弧光不明显,人物缺乏成长,正面人物几乎一直在做对的事,反面人物一直在做错的事(只是表兄最后才和玲玉撕破脸)人物不够立体,更多的不是让人共情而是作为教材和范本引人思考吧。人物的存在有时只是为了剧情,缺乏生活化的细节。多人场景中,没有台词的演员就像塑像一样,没有多余的动作和声音发出,彷佛只是在等着主要人物表演,比如开头玲玉和亲戚的对话、围观玩把戏的段落、凑钱给玲玉手术的段落,当然这也有表演的问题,使影片间离感更强,可能是为了鼓励观众更多去思考影片主题。影片主要采用女主视点,利用坚韧、独立、勇敢的人格特质和爱情亲情战友情等为观众建立移情的基础,使我们认同女主参演、结婚、搬家、写稿的一系列决定,突出表现了女性人物的闪光点。开放性的结局令人深思,但略有偷懒之嫌,人物交代不足。

表演上,用现在的眼光看当然略显夸张,不够真实。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乐某某,变化和情节相映。仍然有配音和背景音的处理问题,尤其抗战段落队伍在屋外整理东西时的鸟鸣声过大,不太自然。

主题上许多台词单拎出来现在看也仍然令人深思,尤其是玲玉的台词“我是一个新闻记者,我有我的责任,我有我的良心,我该说的话也是一样要说的。这个世界,都像你们这样搞下去,还成世界?明敲暗诈,强夺霸占,人人切齿痛恨你们。人家被逼了,稍微发几句牢骚,你们就把什么帽子套在人家头上,常常一个一个的人不知道被你们拖到哪里去了!你们就不想一想,你们欺侮了人家,还不许人家诉一声苦,是多么野蛮、残酷的事,这简直连人性都没有了!你居然嘴上也挂着‘民主’、‘自由’,你简直在糟蹋这两个词。”有不少政论的色彩。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课程试卷》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