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考化学试卷

本文由用户“www135eww”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3-05-05 11:04:08 举报文档

以下为《**_*考化学试卷》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2020年**_*考化学试卷

垃圾分类回收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下列可回收垃圾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 玻璃瓶 B. 塑料袋 C. 易拉罐 D. 废报纸

佩戴口罩可以阻挡病毒的传播。医用口罩中熔喷布的成分是聚丙烯(部分结构如图所示),生产聚丙烯的原料是石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聚丙烯属于无机物 B. 聚丙烯中含碳元素和氢元素 C. 石油属于单质 D. 石油属于可再生资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钙属于微量元素,缺钙会引起贫血 B. 鸡蛋中含有蛋白质 C.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氧气 D. 氢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2周期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蒸发食盐水 B. /稀释浓硫酸 C. /收集氧气 D. /熄灭酒精灯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氮气难溶于水,可用作保护气 B. 铝合金能导电,可用于制造门窗 C. 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可用作干燥剂 D. 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炼铁

“低碳”生活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室用NaCl溶液检验??

??

2

B. 过多排放二氧化碳会造成温室效应 C. 燃煤发电比太阳能发电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D. ??

??

2

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蒸馏水中,溶液颜色变蓝

我国南海海底含大量的“可燃冰”。“可燃冰”外形似冰、可以燃烧,其中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可燃冰”可作为能源 B. “可燃冰”燃烧时只生成水 C. “可燃冰”燃烧属于物理变化 D. “可燃冰”能燃烧,说明水具有可燃性

将200g溶有物质M的溶液从95℃降低到10℃,不同温度时析出溶质M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95

90

80

30

10



析出M的质量/??

0

0

15

100

116



A. 95℃时该溶液为饱和溶液 B. M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C. 30℃时析出M后所得溶液中含100g水 D. 从M的不饱和溶液中析出M可采用先蒸发溶剂、再冷却结晶的方法

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操作



A

干燥??

??

2

气体

将气体通过碱石灰(????????和CaO的混合物)



B

除去NaCl溶液中含有的少量??

??

2

??

??

3

杂质

向NaCl溶液中加入适量的????(??

??

3

)

2

溶液,过滤



C

鉴别??

??

4

????和KCl两种化肥

取两种化肥,分别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闻气味



D

配制5%的????

??

3

溶液

向某某5??????

??

3

固体的烧杯中,加入100mL蒸馏水,搅拌



A. A B. B C. C D. D

从微观上看,化学反应是微观粒子按一定的数目关系进行的。已知2???

??

2

、20gHF中所含分子数均为a。一定条件下,某反应中所有物质的分子数随反应过程的变化如图所示(

??

2

和物质X的变化曲线重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个F原子的质量为

18

??

?? B. t时刻,

??

2

和HF的质量相等 C. 反应开始时,物质X的质量为18g D. 物质X的分子式为

??

2

宏观和微观相结合是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的重要方法。 (1)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①原子的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总数的关系是______。 ②一个硫原子得到二个电子,形成一种新粒子,该粒子的符号为______。 ③氧气和硫单质分别与氢气反应生成

??

2

??和

??

2

??.

??

2

??、

??

2

??中氧与硫均为______价,从原子结构上分析它们化合价相同的原因:______。 (2)??

??

2

??

??

3

溶液和

??

2

??

??

4

溶液反应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反应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______。 / (3)硫及其化合物的“化合价?物质类别”关系图如图2所示。物质X的化学式为______,由??

??

3

转化为物质Y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波尔多液含氢氧化钙、氢氧化铜和硫酸钙等物质,是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一种生产波尔多液的工艺流程如图。 (1)“煅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3

?

?煅烧?

??????+??

??

2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反应。 (2)“混合”时不能用铁制容器,原因是______。 (3)“混合”时需不断搅拌,目的是______。 (4)“混合”过程中硫酸铜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混合”后得到的波尔多液温度明显高于室温,原因是______。 (6)用______可以测定波尔多液酸碱度。/

中国画历史悠久、风格多样,是我国的文化艺术瑰宝。 (1)“文房四宝”之一的墨是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绘画材料。 ①墨由炭黑中加入天然胶等制成。墨属于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水墨画能长时间保存,是因为墨汁中的炭黑______。 ②宋代《墨经》记载“立窑烧烟法”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炉膛口较小,松木置于炉膛中燃烧,瓮中收集的烟可用于制墨。“立窑烧烟法”利用了松木的______(填“完全”或“不完全”)燃烧。 (2)敦煌壁画色彩艳丽,矿物颜料功不可没,其蓝色源于石某某[??

??

3

(????

)

2

(??

??

3

)

??

].石某某中铜元素(+2价)与碳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用不含x的比值表示)。 (3)油画促进了中国绘画的多元化发展。长期放置的油画色彩变暗,是因为生成了黑色的??????.油画修复的方法是用

??

2

??

2

将PbS变为白色的??????

??

4

(另一产物为

??

2

??),修复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化学能拓展绘画表现形式。在图2中未着色的“葡萄画”上滴加酚酞试剂,“葡萄”变为______色,打开装有______(填“浓氨水”、“浓盐酸”或“浓硫酸”)的试剂瓶,将瓶口靠近“葡萄”,“葡萄”颜色消失。

铁钉是生活中常见的铁制品。学习小组对不同条件下铁钉的锈蚀和盐酸除锈时的反应进行了探究。 Ⅰ探究不同条件下铁钉的锈蚀 取四枚铁钉,按第图1所示进行实验。一天后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

试管

a

b

c

d



实验现象

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

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

蒸馏水和空气交界处铁钉出现轻微锈蚀

食盐水和空气交界处铁钉出现较多锈蚀



(1)由试管a、b、c中的现象可知铁钉锈蚀的条件是______。 (2)由试管c、d中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切过咸菜的菜刀不及时处理,易某某。防止切过咸菜的菜刀生锈,处理的方法是______。 / Ⅱ探究盐酸除锈时的反应 步骤1将一枚表面部分锈蚀的铁钉置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稀盐酸至浸没铁钉。观察到铁钉表面的铁锈逐渐消失,无锈处有气泡产生,溶液变为黄色。 步骤2将“步骤1”中装有铁钉和盐酸的试管长时间放置后,观察到铁钉变细,溶液变为浅绿色。 【提出问题】①“步骤1”中铁锈消失发生了什么反应? ②“步骤2”中试管长时间放置后,溶液为什么会变色? 【查阅资料】①铁锈中主要含有??

??

2

??

3

; ②??????

??

3

溶液呈黄色,??????

??

2

溶液呈浅绿色; ③

??

3

[????(????

)

6

]溶液为黄色,??????

??

3

溶液遇

??

3

[????(????

)

6

]溶液不变色,??????

??

2

溶液遇

??

3

[????(????

)

6

]溶液会生成蓝色沉淀。 【实验分析】铁锈消失是因为??

??

2

??

3

与盐酸发生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提出猜想】对于问题②,实验小组提出如下两个猜想: 猜想1:溶液变色是??????

??

3

与铁钉表面产生的气体反应所致; 猜想2:溶液变色是??????

??

3

与铁钉反应所致。 【实验验证1】对“猜想1”进行验证的实验过程用如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仪器X的名称为______。 (2)实验是验证______(填气体的化学式)与溶液中的??????

??

3

是否发生反应。 【实验验证2】请设计实验对“猜想2”进行验证,简述实验过程(包括操作、可能的实验现象和对应的结论):______。(实验中必须用到

??

3

[????(????

)

6

]溶液、??????

??

3

溶液和铁钉)

南通滨临长江,将长江水净化处理可成为居民生活用水。 (1)水净化时先加入絮凝剂,沉降过滤后,通过活性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 (2)将硬水通过如图所示的阳离子交换柱后可变成软水(图中阴离子未画出),交换后的水仍然呈电中性。 ①一个??

??

2+

可以交换出______个??

??

+

。 ②阳离子交换柱长时间使用后,??

??

+

变少,失去硬水软化功能而失效。利用生活中常见物质检验阳离子交换柱已失效的方法是______。 (3)二氧化氯(????

??

2

)可用于饮用水的杀菌消毒。取100mL经????

??

2

消毒后的饮用水于锥形瓶中,调节溶液至弱碱性,加入足量KI充分反应,测得生成

??

2

的质量为0.0254????。上述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2????

??

2

+2????=2??????

??

2

+

??

2

,其他物质不参与反应。计算该饮用水中????

??

2

的残留量(以????/??计),在答题卡上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玻璃瓶是由玻璃制成的,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不合题意; B.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不合题意; C.易拉罐是由铝制成的,属于金属材料,符合题意; D.报纸含有的成分是天然的纤维素,不是金属材料,不合题意。 故选:C。 金属材料主要包括金属与合金,可通过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判断。 材料一般分为合成材料、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四类,判断材料类别关键要抓住概念的实质。 2.【答案】B

【解析】解:A、由图可知,聚丙烯是含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项错误; B、由图可知,聚丙烯中含碳元素和氢元素,故选项正确; C、石油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故选项错误; 故选:B。 根据聚丙烯的结构图以及有机物、单质的定义,化学式的意义以及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了化学式的意义,物质的分类等知识,注重基础,题目较易。 3.【答案】B

【解析】解:A、钙主要存在于骨胳和牙齿中,使骨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缺乏幼儿和青少年会患佝偻病,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故错误; B、鸡蛋中富含蛋白质,故正确; 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故错误; D、氢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1周期,故错误; 故选:B。 A、根据钙元素对人体的作用分析; B、根据食物中所含营养素的种类分析; C、根据空气中成分分析; D、根据元素周期表的排布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基础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4.【答案】A

【解析】解:A、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某某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应伸入集气瓶的底部,以利于空气的排出,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某某,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A、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某某,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收集氧气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5.【答案】D

【解析】解:??.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所以可用作保护气,对应关系错误; B.铝合金硬度大、质轻,抗腐蚀性强,所以可用于制造门窗,对应关系错误; C.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所以可用作干燥剂,对应关系错误; D.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所以可用于炼铁,对应关系正确。 故选:D。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解题时根据物质的性质来分析解答。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6.【答案】B

【解析】解:??.二氧化碳与氯化钠溶液不反应,检验二氧化碳要用澄清的石灰水,选项说法错误; B.过多排放二氧化碳会造成温室效应,选项说法正确; C.燃煤发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选项说法错误; D.??

??

2

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蒸馏水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A.根据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来分析; B.根据温室效应的成因来分析; C.根据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D.根据酸碱指示剂的变色情况来分析。 本题考查了有关二氧化碳的性质,难度不大,解题时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以及对环境的影响来分析解答即可。 7.【答案】A

【解析】解:A、“可燃冰”可以燃烧,可作为能源,故正确; B、“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所以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故错误; C、“可燃冰”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 D、“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具有可燃性,但是水没有可燃性,故错误; 故选:A。 A、根据“可燃冰”的性质分析;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C、根据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分析; D、根据水的性质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能源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8.【答案】D

【解析】解:A、将200g溶有物质M的溶液从95℃降低到90℃,没有晶体析出,说明95℃时该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B、将200g溶有物质M的溶液从95℃降低到10℃的过程中,逐渐析出晶体,说明M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C、30℃时析出M后析出100gM,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00g,故选项说法错误。 D、M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从M的不饱和溶液中析出M可采用先蒸发溶剂、再冷却结晶的方法,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根据题意,将200g溶有物质M的溶液从95℃降低到10℃的过程中,降低到80℃,析出15g晶体,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降低到30℃,析出30g晶体;降低到10℃,析出116g晶体;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结晶的方法、饱和溶液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答案】C

【解析】解:A、二氧化碳能被氢氧化钠吸收,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碳酸钠和硝酸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硝酸钠,除去碳酸钠带入硝酸钠,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分别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是氯化铵,是因为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氨气,氨气有刺激性气味,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D、向某某5??????

??

3

固体的烧杯中,加入100mL蒸馏水,搅拌,形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5??

5??+100??

×100%=4.8%,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C。 A、二氧化碳能被氢氧化钠吸收; B、碳酸钠和硝酸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硝酸钠; C、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氨气,氨气有刺激性气味; D、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100%。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0.【答案】D

【解析】解:??.因为2g?

??

2

所含分子数均为a,则含有的H原子数为2a,则a个H的质量为1g,因为a个HF分子中含有a个H和a个F,20gHF中所含分子数为a,所以a个F的质量为20???1??=19??,所以一个F原子的质量

19

??

??,A错误,不符题意; B.分析图象可知a个?

??

2

和a个x反应生成2a个HF,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中含有2个F,所以X的化学式为

??

2

,该反应的方程式

??

2

,+

??

2

=2????,每消耗2份质量

??

2

,生成40份质量的HF,则t时刻,剩余

??

2

的质量小于生成HF的质量,B错误,不符合题; C.该反应的方程式

??

2

,+

??

2

=2????,从图象可知a个?

??

2

和a个

??

2

反应生成2a个HF,又因为2g?

??

2

、20gHF中所含分子数均为a,所以参加反应?

??

2

质量为2g,生成HF的质量为40g,所以反应开始时,物质

??

2

的质量为40???2??=38??,C错误,不符合题意; D.分析图象可知a个?

??

2

和a个x反应生成2a个HF,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中含有2个F,所以X的化学式为

??

2

,D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A.依据2g?

??

2

、20???????中所含分子数均为a,分析出一个F原子的质量; B.依据图象分析出该反应的方程式,推出t时刻,

??

2

和HF的质量关系; C.依据该反应的方程式,和题中数据分析反应开始时,物质X的质量; D..依据质量守恒定律推出X的化学式。 本题主要考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利用图象及反应原理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判断、推理得出正确结论,要求思维缜密,逻辑推理能力强。 11.【答案】相等?

??

2?

? ?2? 氧原子和硫原子的最外层均为6个电子?

??

+

和??

??

3

2?

? ??

??

2

? ??

??

3

+

??

2

??=

??

2

??

??

4

【解析】解:(1)①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原子的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总数相等;故填:相等; ②一个硫原子得到二个电子,形成带有两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

??

2?

;故填:

??

2?

; ③

??

2

??、

??

2

??中氢元素均显+1价,由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原则可知,

??

2

??、

??

2

??中氧与硫均为?2价,从原子结构上看,氧原子和硫原子的最外层均为6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均易某某2个电子,所以它们化合价相同;故填:?2;氧原子和硫原子的最外层均为6个电子; (2)??

??

2

??

??

3

溶液和

??

2

??

??

4

溶液反应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反应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氢离子与碳酸根离子;故填:

??

+

和??

??

3

2?

; (3)??物质是硫的氧化物,其中硫元素显+4价,所以该物质是二氧化硫--??

??

2

;Y是含有+6价硫元素的酸,即硫酸,三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硫酸,化学方程式为??

??

3

+

??

2

??=

??

2

??

??

4

;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

??

2?

?????????? 135????????????????????????254 ??????????? x?????????????????????0.0254???? ??????????????????????

135

254

=

??

0.0254????

???????????????????????????? ??=0.0135???? 该饮用水中????

??

2

的残留量0.0135????×

1000????

100????

=0.135????/?? ?答:该饮用水中????

??

2

的残留量0.135????/??。 (1)依据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分析活性炭的作用; (2)①依据交换前后离子电荷数守恒进行分析; ②依据软硬水的检验方法推出检验阳离子交换柱已失效的方法; (3)依据2????

??

2

+2????=2??????

??

2

+

??

2

,和题中数据计算出该饮用水中????

??

2

的残留量。 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主要是利用反应方程式来分析和解决化学计算中的有关问题,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数据分析能力。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_*考化学试卷》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