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班主任家校沟通能力”培训》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班主任家校沟通能力”培训
现代社会需要和谐与平等的沟通,有了沟通就容易彼此理解,有了理解就便于双方的步调一致、协同努力。对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来说,只有通过有效沟通,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形成友好的伙伴关系,家校之间的合作才会有不竭的动力和源泉,家校协同教育才能获得良性发展。家校合作的基础是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他们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联系沟通的桥梁,他们与家长的沟通、交流是家校之间能否建立良好关系的关键。加强班主任交流沟通能力的修炼,提升实践智慧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呼唤和学校发展的需求。为此,我们将“班主任家校沟通”作为班主任育德能力校本培训的项目之一。
一、了解沟通现状,找准培训切入点
对班主任进行家校沟通能力的培训,首先需要立足学校实际,了解班主任家校沟通的现实状况。我们从班主任与家长主动沟通次数、沟通话题、沟通时机、沟通方式、沟通效果等五个方面了解情况,并对部分家长进行了个别访谈。我们发现,学校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状况有待提高,主要表现为:沟通意识不强;沟通话题单一,以反映学生问题居多,缺少为家长提供专业帮助;沟通艺术缺乏,不善于倾听,以居高临下、教育、命令、责备的谈话方式为多;班主任工作不到位,缺少对班级特殊学生表现、个别家庭需求的关注和了解。其中,班主任在沟通中缺乏对家长的理解和尊重,对于家长来说是最难以接受,甚至引起反感。
针对上述现象,我们组织了班主任座谈会,倾听班主任在家校沟通工作中存在的困惑和需求,从中剖析影响班主任与家长有效沟通的深层根源,并能根据班主任所缺、所需进行针对性培训,解决班主任在家校沟通中最需要解决、最现实、最难解决的问题。通过座谈,我们了解到,繁忙的事务性工作以及家长素质、家庭文化差异在客观上影响了班主任与家长的有效沟通,但班主任沟通理念的滞后、沟通技能的缺乏以及阅历、个性、心理、态度的差异是导致沟通障碍产生的主要因素。
二、探究实际问题,把握培训重难点
针对班主任家校沟通中的现实问题,我们将项目培训的重点锁定为:学会研究学生、掌握沟通策略、善于自我调节。
1.学会研究学生
全面了解学生是班主任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的前提。我们采用了“理论研读与实践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引导班主任增强责任意识,培养敏锐的洞察力,学会研究学生。我们向班主任推荐了一些相关书目,如《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99个班主任的教育机智》、《班主任工作漫谈》、《赏识你的学生》、《给教师的建议》等,要求班主任自学研读,作好读书笔记,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提升理论素养。同时,我们对班主任进行实践指导,要求班主任建立“班级学生档案”,通过多种渠道了解班内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现、兴趣爱好,了解学生家长的文化程度、教育方式、家庭状况等,作好全面记录;关注问题学生,多采用赏识教育,作好跟踪记录;特别关注在日常学习、活动中有异常行为表现的学生,洞悉学生的内心世界,能迅速、准确地掌握情况,适时引导,作好随时记录。每学年班主任交班时,做好“班级学生档案”的移交工作。通过建立“档案”、翻阅“档案”、分析“档案”,促使班主任掌握班级情况,熟悉每位学生。
班主任只有对学生了如指掌,才能在家长面前把问题分析得确切有据、合情合理,语言表述时条理清晰、言简意赅,从而赢得家长的信任,唤起家长积极合作的意愿,达成教育共识。
2.掌握沟通技巧
家校沟通需要技巧,只有掌握了适宜的沟通技巧,才能增强沟通的实效。家长学历、素质、职业等方面的差异,需要班主任合理运用方法策略,因时而异、因事而异、因人而异。在培训实践中,我们采用“问题讨论法、菜单点击法、案例引领法、技能培训法、行为跟进法”等多形式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班主任的案例,通过对书本案例的研读,视频案例的讨论,感悟这些优秀班主任在与特殊家长沟通中所闪现的智慧,并结合身边类似案例进行类比,通过求同存异、灵活运用,内化为自己的经验。
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培训,班主任学会了换位思考,认识到这部分家长文化素质不高,但生存压力较大,特别需要得到班主任的关注和指导,若在沟通中再责备家长,这种沟通将会变成“僵局”。与这些家长进行沟通,更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服务态度,无论是在多么尴尬或困难的场合下,都要体现自己的宽容大度,赢得家长的好感。
真诚的沟通换来了家长对班主任的尊敬,对学校的信赖,家校协作呈现出新的态势。合作、信任、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了和谐校园的形成。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班主任家校沟通能力”培训》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