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记》与《雄辩术原理》教育思想的比较与启示

本文由用户“bbdavis”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18 12:17:30 举报文档

以下为《《学记》与《雄辩术原理》教育思想的比较与启示》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学记》与《雄辩术原理》

教育思想的比较与启示

《学记》是我国战国末期思孟学派的作品,是一个叫乐正克的著名学者撰写的。《雄辩术原理》则是公元1世纪古罗马最有成就、影响最大的教育家昆体良的杰作。它们从不同角度,分别奠定了中外古代教育的理论基础。

这样两部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名著产生于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是中华民族和罗马民族的光荣和骄傲。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中、罗两国远隔千山万水,音讯不通,显然是无法交流的。但在人们通过共同的教育实践总结出来的教育理论结晶——《学记》与《雄辩术原理》中、却有着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也存在着重大的认识上的反差。比较这些共同点,可以加深人们对人类教育发展共同规律的认识;区别这些不同点,也可以使人们认识中西古代教育的长短所在,并对我们当今的教育、教学改革以某种启迪。

那么,《学记》和《雄辩术原理》的教育思想及其异同究竟何在呢?笔者认为,它们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在教育作用和教育目的上,二者都重视教育的巨大作用,主张为统治阶级培育人才;但在教育与人、与社会的发展关系上却存在着认识上的分野。

《学记》一开篇,就从儒家德治与仁政的思想出发,开宗明义地提出一个鲜明的观点:“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认为统治者要想感化人民,使人民遵守现行的社会秩序,成为一种习俗,就必须通过教育;要建设国家,统治人民,也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的地位。因为统治阶级要延续其统治,必须使其子弟通过教育,学“为君”、学“君民”;要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安定,也必须通过教育对人民施行教化,使其懂得立身处世之道,形成良好的道德与智慧。很明显,培养具有“建国君民”能力的统治者,把人民教化成“安份守己”的顺民,是其主要的教育目的。

无独有偶的是,《雄辩术原理》对教育的作用同样抱有坚强的信心,对教育的功能怀有极大的热情和期望。在这本书里,昆作良从“人道”思想出发,尤其重视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他尖锐批评“只有少数人生来具有接受教育的能力,而多数人悟性鲁钝,对他们的教育是徒然浪费劳力和时间”的观点是没有根据的。恰恰相反,“大多数人既能机敏地思想,又能敏捷地学习”,“如果在以后的岁月中这种希望成了泡影,那就说明,缺少的不是天赋能力,而是后天的培养和教育”。在这种“人人可接受教育”,教育可以使每个儿童成为优异的雄辩家,成为亚历山大式的伟人的认识基础上,昆体良认为。人的教育应该从婴儿期开始,在幼儿期则要注意保护儿童语言的纯洁性。而一到学龄期,教育的最好场所就应是学校。这些都表现出一个教育家热爱教育事业的高贵品质。昆体良的教育目的也很明确:培养“善良的而精于雄辩”的政治家。从而为当时的统治阶级服务;同时通过雄辩术教育,使更多的平民百姓有参与政治活动、跻身统治行列的能力。

但是,从《学记》和《雄辩术原理》关于教育作用和目的的论述中,人们可以看出。二者虽然都很重视教育,但论述问题的角度和着眼点却大相径庭。《学记》是将教育与政治高度结合起来,使教育成为政治的手段,尽管它也说明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但“知道”的目的,即人的最终发展是服从于政治与社会发展的。社会是目的,教育促进人的发展只是一个中介。因而在教育目的上强调的是平民百姓对统治阶层及其意识形态——“君”与“俗”的绝对服从。而昆体良则将教育与人性紧密结合起来,使教育成为发展人的手段,通过人的发展去促进社会的发展,而社会的发展应该为人的发展提供保障。完善人,使人的天资秉赋得到自由、长足的发展是目的,因而鼓励平民在限从统治的前提下,积极参与政治活动。这两种对教育作用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而是强调“夏楚某某,收其成也”。这对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学记》与《雄辩术原理》不愧为古代中西方两颗教育明珠,闪烁着古代学者和广大教育工作者智慧的光芒,体现了人类对教育活动的某些共同认识。人们不难从上述比较中看出,重视教育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要求教育为一定的政治服务;普遍把德育置于教育内容的首位,注意人才的全面培养;完善教育、教学制度及其管理,狠抓教学工作,按教育规律、教学原则办事;了解儿童,尊重儿童,教育要从儿童的年龄特征出发;尊师重教,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师生合作等,是古代中外教育发展的共同规律,也是对我们当今的教、教学改革最有意义的启示。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学记》与《雄辩术原理》教育思想的比较与启示》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