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桥》第二课时详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桥》
一、教材分析:
小小说《桥》是小学语文人教版(部审)第11册第四组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本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果断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涵。
这篇课文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语言简练生动,极富韵味。在表达方法上有三个突出的特点:
1.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
2.本文多用简短的句、段来渲染紧张的气氛。
3.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增强表现力。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继续引导学生在感人的故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二是帮助学生在读书思考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词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以读为本,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读来感悟课文,并创设情境,在场景的对比中理解人物精神品质。
3、让学生逐步深刻感受到老汉不徇私情、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
二、教学重点 抓住文章中令人感动的句子,体会村支书的性格特点和高贵品质。环境的紧张有效地烘托了人物形象,把洪水飞速上涨时,老汉每一次举动的内涵作为教学重点。
三、教学难点 理解题目“桥”所蕴涵的深刻含义。四、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背景音乐
五、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上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本文的主要人物是老支书,可课文的题目为什么是桥呢?他们两者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这节课让我们继续来学习12课——桥。
师:在学习课文之前,老师要检查一下大家的字词掌握情况,请看屏幕上的词语,让我们以开小火车的形式来读一下。(出示课件1)
咆哮 狂奔 狞笑 放肆 势不可当
拥戴 清瘦 胸膛 沙哑 揪出 豹子
师:很好,我很喜欢你的声音,响亮、清脆、特别有精神。请你带着大家再读一遍。(真不错)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这两组词语,分别是描写什么的?
生:洪水和老汉。(板书)
师:那么围绕洪水和老汉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回忆一下,谁能用最简洁的语言告诉大家。
生答。
师:同学们概括的很准确。
过渡语: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改变了一个村庄的命运。同学们让我们把目光先聚焦在这场洪水上面。
(二)朗读想象,感受洪水的凶猛与村民的恐慌
师: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1-6自然段,并划出描写洪水的语句。思考:这些句子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特点?(出示课件2)
师:好,开始。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分享成果。谁愿意第一个?
1、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出示课件3)
生答
生1:这是一个比喻句。
师:作者什么比作什么,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1:我从这句感受到了洪水的凶猛,可怕。
师:哪些词语让你有这样的感受?
生1:咆哮、受惊的野马、势不可当可以感受到。
师:你能来读一下这个句子吗?(生读)
师:读得非常流利,但老师感觉还不像一匹受惊的野马,谁再来?(生读、齐某某)
师:你还找到了哪些描写洪水的句子?
2、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出示课件4)
生:这句话运用拟人的手法描写了洪水。
师: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来表现洪水的可怕。这样的句子文中还有几处,请大家找出来。(生读)(出示课件5)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师:你是从哪些词看出它是拟人句?
(课件出示“跳舞”、“狞笑”、“舔”、“爬”)
师:你找的很准确,请坐。那这些词语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答。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合作朗读这几个句子,再次感受洪水的可怕。
(课件出示6)
师: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
生: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师:这是一场凶猛的洪水——
生: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师:这是一场恐怖的洪水——
生: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师:这更是一场令人胆战心惊的洪水——
生: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过渡:在大家的朗读声中,我们感觉到这场洪水是越来越猛,死神在步步逼近,大家亲眼看到过这样的洪水吗? 现在我们就去看看他的真面目。
(播放洪水视频)(课件出示7)
师:突如其来的洪水,无情的吞没着整个村庄。在这个危急时刻,假如你是村民中的一员,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生:逃跑
师:文章中的村民又是什么反应?请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生1: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
生2: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生3: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师:从这几个句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村民们非常的---(慌张)。 此时他们有出路吗?
生:有。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桥。
师:非常棒。那此时这座窄窄的木桥在人们心中意味着什么?
生:这是一座可以逃生的桥,生命之桥。
师:面突如其来的洪水,村民‘你拥我挤’、‘疯了似的’、‘跌跌撞撞’,当他们来到木桥前时,那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同学们,现在让我们再次走入课文,来感受一下,老汉这个人物形象。
(三)、 品味语言,感悟写法,感受老支书的光辉形象
出示自学提示:(课件出示8)
请同学默读课文7-23自然段,划出描写老支书语言、外貌、神态、动作的句子,认真读,认真想,从中体现了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
师: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你们都划到了哪些句子?
1、老汉清瘦的脸上躺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师:这句话写出了老汉怎样的特点?
生答。
师:这句话中,哪个词最能表现出老汉的沉着冷静?
生:一座山
师:对,此时老汉镇定如山,那老汉盯着乱哄哄的人群,他想用眼神告诉大家什么?
生:排队,有秩序。
师:对,老汉想让大家冷静下来,有秩序的过桥,此时老汉的表现和村民的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生答
师:你们说的很好,是啊,老汉像一座山,一座挡住了死亡威胁的靠山!老汉不仅是一座山,更是一座————桥,一座承载希望的生命之桥!(完善板书)
师:还找到了哪些句子?
2、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师:你们觉得这句我们应该用什么的语气来读?
生:急
师:那就请你带着这样的语气再来读一下这句话。生读。
师:你们还找到了哪些描写老汉的句子?
神态、语言描写
句子3: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师:哪个词是神态描写?
生答
师:对冷冷的。
作为一名党员,任何时候都要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所以党员就要排在后面,把生的希望留给群众,老汉的话起到了震慑的作用,一百多人,终于有序的开始撤离,但还是有一个人特殊了?谁来读读这个句子。
动作、神态、语言描写:
句子4: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师:这句话中哪些词是动作描写?
生:……
师:冲、揪、吼动作描写,谁能边做做这一系列动作,边某某?
师:这一系列动作给你什么感觉?
生:很凶!生气!
师:一个党员,在面临生死抉择的时候,丢下全村老百姓,只顾自己逃生去了,老汉看到这一幕能不生气吗?所以老汉吼到……(引读句子3)
师:谁再来试一下?指名读(1——2个)
师:联系上下文,我们已经知道了小伙子是他的儿子。那揪出小伙子的一瞬间,村民们会怎样想?小伙子又会怎样想?
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
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
生答。
师:排到后面去!越靠后越接近什么?(死亡)可这个小伙子是他的亲生儿子!难道他不爱自己的儿子吗?(爱)
师:作为父亲,老汉怎会不爱自己的儿,但是作为村支书,作为一句党员,他更爱自己的村民,所以他这样做了。此时你觉得这是一个怎么样的老汉?
学生先口答,然后找人上前板书:(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不殉私情,舍己为人、大公无私)
(二)体会老汉父亲的大山形象
师: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的呻吟,很快要倒塌,在死亡面前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此时,他们又是怎么做的?用书中的话来回答。(出示课件)
(生自由答)
师:哪个字最能表现老汉对儿子如山般的父爱?
生答:推
师:很好,从这个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老汉此时想把生的希望留给儿子,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老汉对儿子的爱。
师:老汉吼到:——生齐某某
师:水已经爬上来老汉的胸膛,此时他心急如焚,再读:
生读
师:一个推字,让我们感受到了老汉伟大的父爱,他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想把自己的儿子推向生的彼岸。
(四)、升华情感、回扣主题、品味练笔
师:当灾难来临时,面对村民和儿子,老汉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村民),当危难逼近时,只剩下他和儿子时,他选择了(儿子)。
可就在这时,最悲惨的一幕还是发生了!教师引读21——23自然段
(轻音乐响起)
师接读: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位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师:虽然村民们得救了,但是老汉和小伙子宝贵的生命被永远的留在了那里……
师:木桥不见了!可老支书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的生命之桥却会永远的留在村民心中,永远,永远,永远……
师:这节课我们读了、感了、悟了,相信同学此时一定文思如泉涌,那么现在就请同学拿出自己的笔
(练笔二选一)
(1)
泪眼朦胧之中,泪眼朦胧之中,老太太的眼前又出现了老汉为村民辛劳的一桩桩往事。那一天,
。
(2)此时此刻,假如你就站在老支书的坟前,你会说些什么呢?想一想,把它写下来,最好用上“桥”这个字。
要求:
① 运用短句或比喻、拟人的写作方法来描写
② 写完后,互相交流、指名展示。
师:谁愿意把你写的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答。
师:同学们写得都很好,相信此时你们一定被老汉和小伙子的壮举所深深的打动了,但遗憾的是由于时间关系,你们不能一一展示了。但老师相信,老汉和小伙子伟大的形象,不只会留在村民们心中,也将会永远的留在我们每一个人心中。对吗!
下课。
板书设计
桥
洪水 老汉
(…………) (…………)
《桥》教案
蓝旗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广胜小学
王 旭
以上为《《桥》第二课时详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