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小说知识点-赏析句子之修辞手法》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小说知识点
四级答题法:人物、情节、主题、环境
句子赏析
修辞手法:分析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及作用是什么?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也叫“譬喻”“打比方”,中国古代称为“比”或者“譬(辟)”。
常见的种类:
明喻:有本体和喻某某,比喻某某一般有:像、好像、仿佛、犹如、似、若等。
例子:叶子(本体)出水很高,像(喻某某)亭亭的舞女的裙(喻某某)。(朱自清《荷塘月色》)
暗喻:有本体和喻某某,比喻某某一般为:是、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等。
例如:母亲啊!你 (本体)是?荷叶(喻某某), 我(本体) 是?红莲(喻某某)。(冰心《荷叶·母亲》)
借喻:无本体和比喻某某,但是有喻某某。
例如: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喻某某)了,我再也说不出话。(鲁迅《故乡》)
博喻:连用几个比喻,对同一本体从不同角度,不同相似点进行比喻。
一种是同一物体的不同状态
例如: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某某。(朱自清《春》)
一种是同一物体的同一个方面
例如:看见空际细雨似的,朝雾似的,暮烟似的飞沫升落。(《听潮》)
还有一些其他的比喻方法:回喻、约喻、扩喻等(一般不考,感兴趣了解一下就好)
答题模板: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达了……的思想感情。
可以结合比喻的作用:具体、生动、形象、浅显易懂、便于理解、给人以鲜明印象等来答题,因为一些术语是可以得分的,多答不扣分。
例题:她看得非常仔细,仿佛每一句话都是一道值得反反复复咂摸的美味。(从修辞的角度)
答:这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来信中的话比作美味,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母亲看信的仔细,可见(表达了)她对阿莱的思念之情,为下文母亲发出“可一次都没有叫我”的疑问作铺垫。(又时候要结合文章和文章拓展答案)2022年广州中考
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常见类型:
把非生物拟人化。
例如: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高尔基《海燕》)
把有生物拟人化。
例如: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儿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把抽象概念拟人化。
例如:资本就是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渗透着血污来到世间的。(马克思《资本论》)
答题模板: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事物)生命的活力(或是人的特点),或者是使……人格化,(或将什么比作人),具有人的特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某事物的某个特点,表达了……思想感情。
拟人作用:亲切自然、生动活泼、色彩鲜明、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等。
例题: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海燕》高尔基)
答:这一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海燕拟人化,用“高傲”一词赋予海燕以人格特征,刻画了一个勇往直前,不畏艰难的勇者形象。
3.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夸张可分为"普通"类和"超前"类。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
常见的种类:
(1)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
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
例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比,则是利用语句的节奏感,音律美,作透彻的阐述或强烈的抒情,以产生语意贯通、气势刚劲的修辞效果。
(四)有时反复和排比两种修辞方法也可以交织在一起。
例如:“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这个排比句,描写松树顽强的生命力,其中“它”也用了反复的修辞方法
答题模板:这句话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进行了反复,起到了强调作用,突出了事物……的特点,强烈的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反复的作用:(重要事情说三遍)反复可以只是两遍。
(1)强调,增强语气。
(2)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情感的作用。同时,反复的修辞手法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小说知识点-赏析句子之修辞手法》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