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附件2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测评微能力》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附件2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测评微能力
编号
维度
微能力
能力描述
所属环境
A1
学情分析
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
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分析学情,扩大学情分析范围、丰富学情分析形式、提升学情分析效率。
多媒体教学环境
A2
教学设计
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
掌握数字教育资源的获取与评价方法,从而丰富教育教学资源的媒体形式,会根据教学主题判断资源的适用性,保证数字教育资源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多媒体教学环境
A3
教学设计
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
根据教育教学需要设计与制作演示文稿,通过可视化方式有逻辑地呈现内容结构,说明课堂教学流程、呈现关键知识信息、整合呈现多种媒体素材,丰富师生互动的形式。
多媒体教学环境
A4
教学设计
数字教育资源管理
掌握数字教育资源管理的工具和方法,整合多种信息资源,有序管理数字教育资源,提高资源管理效率和使用效率。
多媒体教学环境
A5
学法指导
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
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并实施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目的明确清晰,阐释充分,契合教学主题和学习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出课堂讲课内容,为课堂教学奠定基调。
多媒体教学环境
A6
学法指导
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
借助合适的信息技术手段设计与优化讲解、启发、示范、指导、评价等课堂讲授活动,破解学生理解和吸收学习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展开知识建构,引发高阶思维活动。
多媒体教学环境
A7
学法指导
技术支持的总结提升
合理应用信息技术资源或工具开展课堂总结与提升活动,帮助学生深化对内容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
多媒体教学环境
A8
学法指导
技术支持的方法指导
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或资源支持写作表达、推理演算、调研分析等方法的教学,准确示范、及时反馈、丰富练习情景,帮助学生有效理解和掌握具体方法,提高学习成效。
多媒体教学环境
A9
学法指导
学生信息道德培养
注重对学生信息道德意识和行为的培养,在教育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信息道德。
多媒体教学环境
A10
学法指导
学生信息安全意识培养
注重对学生信息安全意识和行为的培养,在教育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
多媒体教学环境
A11
学业评价
评价量规设计与应用
在教学中设计并应用评价量规,具体的描述每个指标每个级别的要求,清晰、准确地引导学生学习。
多媒体教学环境
A12
学业评价
评价数据的伴随性采集
利用技术工具实时、全面采集学生学习过程信息,及时把握学生学习情况并实施干预、提供支持,系统评价学生学习行为和结果。
多媒体教学环境
A13
学业评价
数据可视化呈现与解读
借助信息技术工具进行数据的呈现与解读,对数据进行快速整理、分析并呈现结果,利用数据分析结果改进教育教学。
多媒体教学环境
B1
学情分析
技术支持的测验与练习
利用信息技术在课堂中或课堂外开展测验与练习活动,丰富测验与练习的活动形式,提高统计效率与反馈速度,及时获得可视化结果,优化评价方式与评价成效。
混合学习环境
B2
教学设计
微课程设计与制作
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设计并制作微课程,丰富教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支持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需要。
混合学习环境
B3
教学设计
探究型学习活动设计
依据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合理借助信息化手段支持探究型学习活动,培养和提升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创建数据分析微模型
发现或引入真实的教学问题,建立数据分析微模型,运用可视化的形式呈现,直观表达分析结果,揭示隐含在数据中的规律性。
智慧学习环境
备注:
1.学校可根据自身信息化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学环境、混合学习环境、智慧学习环境),从以上30个能力点中至少选择2个维度的能力点供教师选学。
2.多媒体教学环境:包括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与交互多媒体教学环境等类型,重点支持教师实施集体教学。
3.混合学习环境:包括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网络教学环境、移动学习环境等类型,重点支持开展集体学习。
4.智慧学习环境:有智能教育设备支持的学习环境,能够支持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与差异化学习。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附件2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测评微能力》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