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完整的科学知识点 归纳

本文由用户“小小傻瓜不见”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3-08-04 08:37:24 举报文档

以下为《六上完整的科学知识点 归纳》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 光

为什么能看到物体

检查日期









是否会背









签字









⒈在我们的活中有许多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它们属于(光源)。如:(太阳)、(亮着的电灯)、(燃烧的蜡烛)等。如果没有光源,我们就(不能)看到物体。对于人类来说,( 太阳 )是最重要的光源。发光又发热的光源叫(热光源),发光不发热的光源叫(冷光源)。

2.(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萤火虫 )、( 太阳 )等是自然光源,( 日光灯)、( 点燃的蜡烛)等是人造光源。

3.萤火虫、水银灯、日光灯等是(冷光源),白炽灯、点燃的蜡烛、酒精灯等是(热光源)。

4.(太阳) 是地球上最大的光源。月球不是(光源),不能(自行发光)。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阳光),我们看到的月相是月球被太阳光(照亮部分)的形状。

5.点燃的火把是(光源),因为它能够(自行发光),熄灭后它就不是(光源)了。

2. 光的传播

检查日期









是否会背









签字











6.小孔成像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筷子斜插入盛水的杯子中发现筷子(变弯),是由于光(折射)的缘故。

7.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能看见(光线照射)的现象,如:(太阳发出的光透过树叶云层的间隙照射地面)、(灯泡发出的光穿过黑暗照亮物体)等等。

8.射击手射击前,眼睛要通过枪上的缺口、准星看到目标物,这就是瞄准,这利用光是(直线)传播的特点。

9.直筒望料管可以看到蜡烛的光,折的塑料管不能看到烛的光,这是因为(光沿着直线传播)。

10.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的特点,制作一个简易的照相机。(小孔成像)形成的是一个(倒立)的图像。小孔成像原理是(光线沿直线传播的)。

11.人在阳光下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不可能绕过我们的身体,因此在身体的背面有一个光照不到区域,就形成了(影子)。

12.月相的变化、(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等现象的产生,都是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的反射

检查日期









是否会背









签字









13.平面镜能够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这就是光的反射现象。物体反射光的能力有差异是因为:(光滑表面把光都反射到一个方向,光线较集中;而粗糙表面把光反射到多个方向,光线不集中。)

14.调整(平面镜)的(角度)和(位置),能控制光线的传播方向。

15.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表面(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里。

16.人们除了利用(平面镜)来改变和控制光的(传播方向)外,还发明了 (光导纤维)、(放大镜)来改变和控制光的传播方向。

17.我们可以用多块平面镜多次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实现对光传播方向的控制,让光照射到我们想要照亮的地方。

4.设计与制作:潜望镜

检查日期









是否会背









签字









18. 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

19.潜水艇里的水兵常常利用(潜望镜)观察海面上的情况。

20.制作一个简单的潜望镜至少需要(两)块平面镜。

5.光的颜色

检查日期









是否会背









签字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由此可见太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组成的。

彩虹是太阳光被空气中的(小水滴)色散后得到的一条七彩光带。早晨看到草上的露珠映在日光中能呈现鲜艳的颜色,而且颜色随视线的方向而改变,这是(露珠相当于三棱镜,太阳光照射到露珠上发生了色散现象,显得五颜六色,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颜色也不同。)

做“彩虹再现”实验时,(背)对着太阳喷雾容易看到彩虹。

6. 光与生活

检查日期









是否会背









签字









24.(太阳)是地球上最巨大的光源,它属于(自然光源),它给地球上的万物提供了(光)和(热)。人类自从学会了钻木取火以来,经历了从(火光照明)到(电灯光照明)的发展历程。

25.人们利用光来(照明),光除了给与我们光明外,还帮助我们传递(信息)。

26.从古代的(烽火台)、(灯塔)到现在的(交通灯)都是通过(光)来传递信息的。

27.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如今人们可以利用(光导纤维)进行通讯,并已将这项技术广泛应用于(电视、广播、交通、军事、医疗)等众多领域。

28.(莫尔斯码)是(美国人莫尔斯)发明的一种(通讯)代码。它用(点代表短信号 ? ),(用划代表长信号 —— ),通过长短信号的组合表示(字母)、(数字)等符号。

29.(光)是继大气污染、水污染、工业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等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环境)污染。

30.光是一把双刃剑,我是这样理解的:光对人类有利的一面是(光除了给与我们光明外,还帮助我们传递信息)。不利的一面是(光污染会破坏动植物的自然生活规律,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生产)。

31.我们要积极加入暗夜保护行动的行列之中,我打算做到:树立暗夜保护意识,节约能源,敢当护夜小卫士;关灯一小时;不长时间地看电视。

第二单元 机械好帮手

7 常用的工具

检查日期









是否会背









签字









32. 工具是能够帮助人们完成工作的( 器具 )。生活中,人们要顺利完成一些工作常常需要借助(工具)。工具的使用是人类( 进化史 )上的重要的一步。

33. 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它们发挥作用的位置 (也不同) 。

34.完成某些任务需要(特定的工具) 。各种工具起的作用不同,但它们的(作用原理可能(相同或相似 )。这 些 工 具 大 多 运 用 了 (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等 (简单机械的原理 )。

35.常用的工具有(羊角锤、钢丝钳、开瓶器、卷笔刀、镊子、剪刀、扳手)等。

8 巧用小棒

检查日期









是否会背









签字









36 .饼干罐、奶粉罐的盖子常常盖得很紧, 一般没有专门开盖的工具。人们经常借助(小棒)、(螺丝刀)或(钉子)等工具打开罐盖。

37. 盛物的铁罐顶面的(边缘)通常都会做成(凸起状)。

38.在探究开罐过程中罐子边缘的作用时,(用重物)代替( 罐盖 ,用(小塑料块)代替罐子(边缘),先用小棒直接向上翘起一摞书,无法撬起;再在小棒下面适当的位置放一块(小塑料或者橡皮),则很容易撬起。说明(罐沿)起到了一个(支点的作用)。

39.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杠杆上有三个作用点:(动力点、阻力点和支点)。使用杠杆时,动力点和阻力点都围绕着支点运动。

40.许多常用的工具在工作时具有(杠杆)的特征,可以看作(杠杆类工具),剪刀、老虎钳、开瓶器都是杠杆类工具。

9 好用的钳子

检查日期









是否会背









签字









41.很多杠杆类的工具可以让人们更(省力地)完成工作,例如用(羊角锤)起 钉 子,用(小棒)开罐盖等。除此之外,人们还根据需要制造了(钢丝钳、尖嘴钳、食品钳、火钳)等(杠杆类工具)。

42.钢丝钳的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食品钳的支 点到阻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这里的距离指的是两点 之间的 (垂直距离)。

43.尝试通过改变杠杆支点位置,分别模拟钢丝钳和食品钳的工作状态。发现 钢丝钳能(省力),食品钳 (不能省力)。

44.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时,(省力 ) ;支点到阻力点 的距离大于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时,(费力)。

45.有些杠杆类的工具不能省力,但还要制作和使用它们的原因是(使用方便。)

46.人们设计制作杠杆类工具时会考虑 (省力、省距离、方便、实用)等方面的因素。

10 方便的手轮

检查日期









是否会背









签字









47.在家庭和工厂中,很多管道上都有控制阀门用的 (手轮), 水龙头上也有控制阀门的( 手柄)。车辆的 (方向盘) 靠一个大轮带动 (轴 )的转动来控制方向。

48.像方向盘、阀门手轮这样由 (轮 )和( 轴) 组成,并且(轮)和(轴)能一起 (转动) 的简单机械,就是轮轴。

49.在探究轮轴能否省力时,我们先直接用(测力计)提起重物,再通过( 轮轴) 提起同一重物,比较两种方式用力的 (大小)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轮轴可以(省力)。

50.力的大小用测力计来测量。测力计读数的方法为;根据 (量程 ,计算分度值;待示数 (稳定)后读数,视线应( 垂直 ) 于某某。使用前,要(轻轻地来回拉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 ,以免指针被卡住。

51.门把手、螺丝刀、自行车踏板都运用了 (轮轴)的原理。

52.转动大轮提起小轮上的重物,轮轴(省力)。转动小轮提起大轮上的重物,轮轴(费力)。轮越大,轴越小,用轮提起轴上的重物就越(省力)。

11 晾衣架上的小轮

检查日期









是否会背









签字









53.晾衣架的转向器上有一种具有(凹槽 )的特殊轮子—— (滑轮)。 滑轮也是一种(简单机械) 在生活中,人们常常用滑轮来(吊起重物)。

54.定滑轮提升重物的力(向上 ) ,拉力(向下) ,(不能省力);动滑轮力的方向相同,可以(省力 )。

55.用滑轮做一个起重机,即组装一个( 滑轮组) ,需要用到2个滑轮,分为 (1个)定滑轮和 (1 个)动滑轮。要注意绳子的自由端要通过每一个滑轮。

56.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但可以省力,滑轮组(既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又可以省力)。

//

12 适合的坡度

检查日期









是否会背









签字









57.陡坡和缓坡都是(斜面。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它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楼梯、盘旋的引桥、蜿蜒的盘山公路都是斜面 )。

58.研究陡坡和缓坡的特点时,我们需要准备的实验材料有:(长度 不同 的木板、纸盒、测力计、秒表、小车)。要改变的实验条件是(斜坡的长度。斜坡的(高度不能变)。

59.拉动小车上斜坡的时候,要注意(匀速拉动)。

60.陡坡的特点是:(省时、费力)。缓坡的特点是:(费时、省力)。

61.把小小的螺丝钉、螺母放大来看,螺纹也是一种(变形的斜面)。

62.螺纹( 密集) 的螺丝钉(更省力)。

63.做坡度计的步骤:把量角器用双面胶粘到直角三角板上,再把一段细线用透明胶粘到量角器的中心点。细线的另一端粘上小块橡皮泥作为重锤。

64.测量坡度的步骤:首先在台阶上铺一条木板,再把坡度计垂直地放在木板上,待细线稳定后,观察细线与量角器重合的刻度,这个刻度就是台阶的坡度。

65.走轮椅的斜坡,坡度必须很(小)。

13 传动的齿轮

检查日期









是否会背









签字









66.齿轮是一种有齿的(机械零件),被广泛运用于各种机器的(传动部件)中。

67.机械传动在(机器中应用)非常广泛,它可以改变运动的(方式、方向或速度)。机械传动有(多种形式),常见的有(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等等。

68.将两个(齿数不同)的齿轮组装在一起,分别转动两个齿轮,它们转动的(齿数相同,方向相反)。大齿轮转动(较慢),小齿轮转动(较快)。

69.变速自行车链轮上(最大的齿轮带动飞轮上最小的齿轮)转动时,车速(最快), 但是(最费力);链轮上(最小的齿轮带动飞轮上最大的齿轮)转动时,车速(最慢),但是最(省力)

70.在观察身边的传动装置时,要(注意不能靠近或触摸发电机)。

第三单元

14 测试我们的反应

检查日期









是否会背









签字











71.能引起我们的眼、耳、鼻、舌皮肤等感觉器官感知的环境变化都是刺激。我们的身体对不同的环境刺激做出的应对措施就是反应。

72.不同的人对同种刺激的反应速度一般不同。

73.“抓尺子”的测试中,谁抓到尺子位置的示数越小,说明他的反应速度越快。

74.人体对各种刺激作出的反应分两类:不受大脑控制的反应和受大脑控制的反应其中不受大脑控制反应速度较快。

75.集中注意力、多锻炼身体提高体能、做一些针对性的强化训练等等可以提高人的反应速度。

15 大脑的作用

检查日期









是否会背









签字











76.脑是人体中最重要的器官。?大脑是脑的主要部分,它的体积相当于我们攥紧的拳头那么大。

77.人类有着极其复杂的大脑。大脑通过庞大的神经网络与身体中的每一个部分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指挥并协调着人体的每一个_动作。在大脑控制和协调下,身体各部分密切配合、协同工作,完成每一项生命活动,如走路、说话、运动、学习等。

78.大脑的大多数功能都是在大脑表层实现的,它的表面凹凸不平,有很多皱褶。这就大大增加了大脑表层的面积,因而使人更聪明。

79.大脑是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分,是指挥人体各器官一切活动的最高“司令部””,也是思维和意识活动的“指挥部”。

80.大脑能管理人的感觉 、运动?、说话、情绪、记忆、分析 和推理等活动,所以被称为人体的“司令部”。

81.?大脑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指挥部”,或者“司令部”。

82.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有眼睛、耳朵、鼻子、舌头、皮肤等,分布在这些器官里的神经将接收到的信号传入大脑,人就有了各种感觉。

83.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是皮肤?,大脑接受了它的刺激后,就产生了压力、疼痛、冷热的感觉。

84.神经_是人体的“电话线”,能把人体各部分获得的信息及时报告给大脑,并能把脑下达的命令及时传达给人体各部分。

16 爱护我们的大脑

检查日期









是否会背









签字











85.大脑的重量大约只占体重的2%,但它消耗的能量却是身体全部能量的20%,所以每一个人都需要通过睡眠给大脑进行休整的机会。

86.长期的睡眠匮乏会使人在身体上和精神上感觉不适,影响身体健康。因此,小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应不少于10小时。

87.人体的许多行动都是由大脑进行协调的,人的思维、记忆以及智力、情绪等也是由大脑控制的。当大脑疲劳,受到伤害或患病时,会引起感觉、语言、运动、行为和思维等方面的障碍。

88.大脑接收到的各种信息大多数来自人体的感觉器官。

89.大脑接收到的各种信息大多数来自人体的感觉器官,如眼睛、耳朵、鼻子等。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远离有害环境等可以保护这些感知环境刺激的器官。

90.应对新冠肺炎,正确的“七步洗手法”是内-外-夹- 弓-大-立-腕

91.睡眠对大脑的影响有哪些?(至少5条)

答:

睡眠是一种重要的生理现象。

2、睡眠的作用是通过睡眠可以使人消除疲劳,使脑功能和体力得到恢复,因此睡眠具有保护作用。

3、失眠的危害。

睡眠机能有了障碍,常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脑皮层活动失常。

4、人需要的睡眠时间随年龄、身体和工作情况而不同。

5、睡眠时,许多生理功能发生了变化。

92.为了有个健康的身体,我们该怎么做呢?(答对四条即可)

答:(1)注意个人卫生。(2)讲究营养,并注意饮食卫生。(3)注意学习姿势与用眼卫生。(4)加强体育锻炼。(5)不迷恋电脑。(6)科学用脑。(7)多吃点维生和纤维素的食品。(8)不能吸烟和酗酒。

93.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那么我们要怎样科学用脑,保护我们的大脑呢?

答:我们要注意保护大脑,要做到营养补充合理膳食,坚持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情绪的稳定,科学用脑,平时注意保护大脑,尤其在运动中。 第四单元遗传与进化

第 17 课 生物的遗传现象

检查日期









是否会背









签字









94.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与植物一样,动物也具有类似的现象 ;动物的后代都与它们的上一代一样属于 同一个 物种,并且保持了上一代的 主要特征。

95.“种豆得豆,种瓜得瓜”,“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子会打洞”这些都是遗传现象。

96.生物繁殖的后代大都具有与亲代相似的特征,这就是生物的遗传现象。

97.如果想养一只长耳兔宝宝,则需要去找长耳兔妈妈所生的小兔。

第 18 课 专题探究:外貌特征能遗传吗

检查日期









是否会背









签字











98.与酒窝、卷舌类似,人体具有许多不同的外貌特征 。如头发的颜色、皮肤的颜色、耳垂的大小等。

99.通过镜子观察自己的外貌特征 。思考亲人们是否也具有这些特征,然后我们可以作出假设:外貌特征是能遗传的。

100.制定调查计划时,可以选择的调查对象有: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和兄弟姐妹。

101.根据自己设计的调查方案在家中做调查.研究外貌特征是否在亲人之间有规律地出现。

102.酒窝是人类的一种外貌特征,可以通过父母遗传给子女。

103.可遗传的外貌特征有 发际形状 、 眼皮 、 肤色 、 酒窝 、 耳垂 等。

104.人的两只眼睛中有一只是 优势眼 。掌握判断优势眼的方法,平时我们、习惯多使用的那只眼睛就是 优势眼 。优势眼也是 可以 遗传的。

第19 课 生物的变异现象

检查日期









是否会背









签字











105.生物都具有遗传现象。每一种动物或植物在繁殖后代时都保持了亲代的主要特征 。

106.生物中除了具有遗传现象,还具有变异现象。生物体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大多会存在着各种差异,这就是生物的变异现象。三叶草通常有三片叶子,但也有极少数是四片的。这是因为植物存在变异现象。

107.搜集各种落叶,观察这些叶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我们不能找到完全一样的两片叶子。

108.子代与父代之间,或者 同代生物 的不同个体这间,有着或多或少的差异,这种现象叫 生物变异 。

109.三叶草的叶子有时是四叶的

黑母猪生下八只黑色的小猪 遗传

爸爸近视眼,儿子也是近视眼

双胞胎姐妹长得很不一样 变异

妈妈是双眼皮,女儿却是单眼皮

第20课 生物进化的证据

检查日期









是否会背









签字











110.地球上的生命,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向的方向发展、演变的,这就是生物的进化现象。

111.很多科学家都认为鸟类是由古代爬行动物进化而米的。

112.古代动物的遗体和遗迹经过漫长的年代,形成了化石。化石是人们认识生物进化过程的一种重要的证据.

113.生物进化经历了数千万年甚至数十亿年的漫长历程,主要原因是环境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150米 的距离;飞行时双局部收翼展开宽达 3 米。

第23课 网上学习:探索恐龙灭绝的原因

检查日期









是否会背









签字











129.地球上曾居住着一群奇特、巨大的生物恐龙、它们在地球上生存了1亿5000万年之久。距今约7000万年前,恐龙仍然是地球上的“霸主”。然而,在6500万 年前,它们奇迹般地全部灭绝了。

130.恐龙灭绝之谜的研究涉及很多方面。仅凭一个人的力量开展研究会比较困难,我们可以像科学家一样,利用互联网进行合作,通各种途径收集资料、对恐龙灭绝的原因进行探究.

131恐龙灭绝的原因目前没有定论.

探究技能:推断

检查日期









是否会背









签字











132.当我们试图找出导致某种现象或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但又不能直接观察到其原因时,往往需要运用推断这种科学方法.

133.推断的步骤为:现象 猜想 观点 证据 解释 评价。

134.如果推断出来的结论或观点能够合理解释某种现象或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并与证据相符,那么这个结论就是的合理的。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六上完整的科学知识点 归纳》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