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文言文阅读 书信教师(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文言文阅读 书信
应考锦囊
进行古代书信体散文阅读技巧的学习,需要考生有一定的文言文基础知识的积累。诸如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句式的特点等;并且能够大致读懂一篇文言文中所写的人和事,能够准确地翻译出句子的意思。而“书信类”文言文阅读,其实就是将考生所学的文言知识进行迁移与运用。其阅读技巧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文体特征
古代书信一般具有称谓、启辞、正文、结语、祝词和署名六部分(或称“六要素”)。
1.称谓。也叫提称语,例如,“李生足下”(韩愈《答李翊书》),“足下”,是称对方的敬辞。在古代,下辈称上辈或同辈相称,均用“足下”。又如“运使学士阁下”(王安石《上杜学士言开河书》),“阁下”,等同于“足下”的意思。又如“区宇分崩,遭遇灾祸,违离膝下,三十五年。”(北周·宇文某某《报母书》)用“膝下”起首,既表达对父母的敬重,又表达眷恋之情。譬如“丘迟顿首”?(《与陈伯之书》迟顿首陈将军足下:),“顿首”一般是地位相等的平辈间的礼节。再如,“太史公牛马走司马某某再拜言。”(司马某某《报任安书》)意思为“太史公像牛马一样供役使的走仆司马某某再次拜言。”这是司马某某自谦之辞。“拜”,本义为古代表示敬意的一种礼节,两手合于胸前,头低到手。
2.启辞。即信文的开场白,或寒暄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例如,“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敬禀”的意思是:“敬爱的母亲大人,我恭敬地禀告的事情如下。”
3.正文。正文的用语格式,此处以“说”的意思为例。向对方说事时,根据表达的需要和感情的不同,语词运用也不尽相同。表示“说”的词有言、语、告、谓、曰、云等,但它们在意思上也有细微区别。“言”是主动跟别人说话,“语”是回答别人的问话或告诉别人一件事,而“曰、云”后常有引语等。
另外,关于书信中的结语、祝词和署名,考生也应稍作了解,此处不再赘述。
二、把握正文内容
读懂书信的内容,是做高考“书信类”文言文阅读理解题的根本。“书信类”文言文应怎样阅读呢?以下几点供考生参考:
知晓写信缘由。写信缘由,即作者写信的背景。例如,“康某某:足下昔称吾于颍川,吾常谓之知言。然经怪此意尚未熟悉于某某,何从便得之也?”(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意思是“嵇康谨启:过去您曾在山]Z面前称说我(不愿出仕的意志),我常说这是知己的话。但我感到奇怪的是当时您对我还不是非常熟悉,不知是从哪里得知我的志趣的?”
背景:这是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写给朋友山涛(字巨源)的一封信,是嵇康听到山涛在由选曹郎调任大将军从事中郎某某,想荐举他代其原职的消息后所写。魏末时期,司马昭阴谋篡权,想招揽夙有名望的嵇康为己所用,就让嵇康的朋友山涛以做官为诱饵写信劝说。生性狂傲的嵇康不愿出仕,便写就这脍炙人口的书信名篇。了解了写信的背景,对这封绝交信以嬉笑怒骂的笔墨表达嵇康对山涛的藐视也就不难理解了。
2.分析书信人物。书信人物,包括写信人(作者)和收信人(读者),以及信中所提及之人。⑴写信人和收信人,例如《上欧阳内翰第一书》,是苏洵与欧阳修的书信,他说了两方面的Qg容。一是出于“知之特深”的体会评论对方的文章,二是为使对方“知之”“信之”。⑵写信人介绍自己。如,“痛自严君见背,两易春秋。冤酷日深,艰辛历尽。”(夏某某《狱中上母书》)意思说“自从父亲离我而去,悲痛地过去了两个年头。怨恨惨痛越积越深,历尽了艰难辛苦。”这是作者在清顺治四年(1647年)被捕后,于南京狱中写给其母的}U笔信,开头介绍了自己的情况。
3.赏析书信情理。例如,“大抵生则不遇,死而垂声者众焉。扬雄没而《法言》大兴,马某某生而《史记》未振。彼之二才,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尹某某驰骋上下,用力于兵革之地。(2)如其不然也,吾何忧焉?(句式)(3)不知者又将以为自誉以求人之知己也。
参考答案:
1.D
2.?D(是:正确)3.?B(①是写自己的愿望;②是写自己开始读古人书;⑤是要欧阳修理解自己的苦心)4.?C(后一个分句表述有误,应该是“没有用古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看到别人不如自己,就认为自己的学问可以了”)5.(1)尹某某在朝廷上上下奔走,在战场上效力。(得分点:驰骋、兵革、句式)(2)如果不是这样,我担忧什么呢?(得分点:如、然、句式)(3)不了解内情的人,又会认为我是在自卖自夸(赞誉自己),用来求得别人的赏识。(得分点:知、以为、求人、知己)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文言文阅读 书信教师(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