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一轮复习专题《等效平衡》

本文由用户“lakeofcrystal”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4-06 13:02:11 举报文档

以下为《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一轮复习专题《等效平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等效平衡专题

1.含义:在一定条件下(等温等容或等温等压),对同一可逆反应体系,起始时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同,而达到化学平衡时,同种物质的百分含量相同。

2.原理:由于化学平衡状态与条件有关,而与建立平衡的途径无关。因而,同一可逆反应,从不同的状态开始,只要达到平衡时条件(温度、浓度、压强等)完全相同,则可形成等效平衡。

等效平衡规律

等效类型

①

②

③



条件

恒温、恒容

恒温、恒容

恒温、恒压



反应的特点

任何可逆反应

反应前后气体

分子数相等

任何可逆反应



起始投料

换算为化学方程式同一边物质;其“量”相同

换算为化学方程式同一边物质;其“量”符合同一比例

换算为化学方程式同一边物质;其“量”符合同一比例



平

质量分数

(w%)

相同

相同

相同





浓度(c)

相同

成比例

相同(气体)





物质的量

(n)

相同

成比例

成比例



恒温恒压下等效平衡的分析方法——虚拟容器法

对某一可逆反应,无论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是否相等,改变起始时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只要按化学计量数换算成同一半边的物质的物质的量,若物质的量之比与对应组分起始加入的物质的量之比相同,则达到的平衡与原平衡等效。如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可逆反应:



①②的图示如下:



对于不是恒压下的条件,也可以利用此模型,即先在恒压条件下建立等效平衡然后再压缩,比如上述①③若在恒容条件下比较,可以先在恒压条件下比较出二者是等效的,各物质的百分含量是相同的,然后再将③的容器压缩至一半,则分析出再次平衡后SO3的体积分数会增大。

(1)构建恒温恒容平衡思维模式

新平衡状态可认为是两个原平衡状态简单的叠加并压缩而成,相当于增大压强。



(2)构建恒温恒压平衡思维模式(以气体物质的量增加的反应为例,见图示)

新平衡状态可以认为是两个原平衡状态简单的叠加,压强不变,平衡不移动。



(3)恒温恒容与恒温恒压条件平衡比较模式(起始量相同)



1.在一恒定容积的容器中充入4 mol A和2 mol B发生反应:2A(g)+B(g)xC(g)。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w%。若维持容积和温度不变,按 1.2 mol A、0.6 mol B和2.8 mol C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w%,则x的值为(  )

A.只能为2         B.只能为3

C.可能为2,也可能为3 D.无法确定

2.[双选](2013·**_*一定条件下存在反应:CO(g)+H2O(g)CO2(g)+H2(g),其正反应放热。现有三个相同的2 L恒容绝热(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 密闭容器Ⅰ、Ⅱ、Ⅲ,在Ⅰ中充入1 mol CO和1 mol H2O,在Ⅱ中充入1 mol CO2 和1 mol H2,在Ⅲ中充入2 mol CO和2 mol H2O,700 ℃条件下开始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容器Ⅰ、Ⅱ中正反应速率相同

B.容器Ⅰ、Ⅲ中反应的平衡常数相同

C.容器Ⅰ中CO的物质的量比容器Ⅱ中的多

D.容器Ⅰ中CO的转化率与容器Ⅱ中CO2的转化率之和小于1

3.有甲、乙两容器,甲容器容积固定,乙容器容积可变。一定温度下,在甲中加入2 mol N2、3 mol H2,反应N2(g)+3H2(g)2NH3(g)达到平衡时生成NH3的物质的量为m mol。

(1)相同温度下,在乙中加入4 mol N2、6 mol H2,若乙的压强始终与甲的压强相等,乙中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NH3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中Z的物质的量为乙的2倍,但加压平衡向生产Z的方向移动,故2p2>p3,错误;D、甲乙处于相同的平衡状态,则α1+α2=1,而α2>α3,所以α1+α3<1,错误。故选B。

12.B [温度一定,平衡常数不变,A错误;甲中平衡常数K===400,B正确;乙和丙中二氧化硫起始量相同,但丙中氧气物质的量大于乙中氧气物质的量,所以α1

以上为《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一轮复习专题《等效平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