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化学必背知识点》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化学知识点
一.固体的颜色知识点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初中化学重要知识点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 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
(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
(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
三.中考化学必背知识点
(1)质子数决定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核电荷数)。
因为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
(2)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3)质子数、中子数决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因为原子中质子数+中子数=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4)电子能量的高低决定电子运动区域距离原子核的远近。
因为离核越近的电子能量越低,越远的能量越高。
(5)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类别。
因为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或=4为非金属,=8(第一层为最外层时=2)为稀有气体元素。
(6)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方程式
1与硝酸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Fe2O3+6HNO3=2Fe(NO3)3+3H2O 现象:红色固体溶解,生成黄色溶液
CuO+2HNO3=Cu(NO3)2 +H2O 现象:黑色固体溶解,生成蓝色溶液
Cu(OH)2+2HNO3=Cu(NO3)2+2H2O 现象:蓝色沉淀溶解,生成蓝色溶液
NaOH(或KOH)+HNO3=NaNO3+H2O 现象:不明显
Mg(OH)2+2HNO3=Mg(NO3)2+2H2O 现象:白色沉淀溶解
2与二氧化碳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_**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H2O + CO2= H2CO3
高温煅烧石灰石(工业制二氧化碳):CaCO3 高温 CaO + CO2↑
3与钡盐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BaCl2+Na2SO4==BaSO4↓+2NaCl现象:有白色的不溶于强酸的沉淀生成
BaCl2+Na2CO3==BaCO3↓+2NaCl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但可溶于盐酸和硝酸,其实也溶于硫酸,但生成硫酸钡沉淀,不容易看出来。
4与碱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碱 + 非金属氧化物 —— 盐 + 水
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
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
5工业炼铁
(1)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还原剂(CO)将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角,并不能将试管口对着自己或别人。
4空气的成分
1、空气含氧量的测定——过量红磷的燃烧实验问题:
(1)为什么红磷必须过量(耗尽氧气)。
(2)能否用硫、木炭、铁丝等物质代替红磷?(不能,产生新物质)。
2、空气的成分:
N2:78%;O2:21%;稀有气体:0.94%;CO2: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3、氧气的用途: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
4、氮气的用途。
5、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6、空气的污染:(空气质量日报、预报)。
(1)污染源:主要是化石燃料(煤和石油等)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汽车排放的尾气等。
(2)污染物:主要是粉尘和气体。如:SO2、CO氮的氧化物等。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化学必背知识点》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